近来,“供给侧改革”这个新名词成了中国经济中一个火热的关键词。短短十天时间内,国家高层领导人至少4次提到了供给侧改革。

那么,作为一个偏“学术范儿”的经济学名词,近期频频刷屏的“供给侧”,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供给侧?

对于供给侧改革,主席的原话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通俗解释一下这个“新概念”的话,就是,之前中国侧重于需求端管理,要刺激经济,首先想到的是扩大需求,增加消费。但供给侧同样有很多改进的空间。比如,出租车总量供给不增加,只是提价、增加油补,仍解决不了打车难问题。

对此,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高层密集提出供给侧改革,正是要让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转变为供给、需求共同发力。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姚景源:

总的来讲,我们还是要向总供给和总需求得以平衡。但是现在我们在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亟待去解决。比如我们现在看不单单是需求问题,还有供给不合理的问题,如果用新的发展理念,不仅仅扩大需求,同时我们应该着力的放到供给这一端,找出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我们供给方面得到比较好的改善。

实施供给侧改革要从何处入手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吴庆:

淘汰落后产能,加大产业重组的力度,要让一些特别落后的产能,让他们破产。有些行业,适当的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要消灭僵尸企业,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很多产能过剩的产业获得重振。

通过供给端不断的改革、完善,让消费能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根本的力量。现在大家为什么到国外去买东西,那么显然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人家的产品品质好,第二个人家价格便宜,我想在供给上,如果我们自己的产品也能够做到这两条,得到我们老百姓认可的话,那大家也不会跑到国外万里迢迢,千里迢迢,大包小包的往回背。

读而思

duersi

由此可见“供给侧改革”是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在经济新常态下,“三驾马车”确实已经显出颓势:投资收益下滑,国际需求低迷,国内需求也亟须升级换代。因此,“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重新改变资源的配置来提升效益,但并不能否定“三驾马车”。

宏观论述题供给侧改革(QA)(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