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燃烧基础知识(消防员必须要知道的燃烧知识基础)(1)

作为一个消防员应该对燃烧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只有认识了“敌人”才能规避风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消防燃烧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燃烧的学科,《消防燃烧学》的一些理论概念与消防员日常的灭火战斗息息相关,因此,掌握这门学科是每一个消防员的基础,小编整理了《消防燃烧学》中的16个名词解释,都来看看你是否都已经掌握了。

01

燃烧的本质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随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02

燃烧的四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不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03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通常物质的含氧量超过50%,燃烧发蓝光,低于50%燃烧有显光的火焰,在太阳下看不见;燃烧物质碳含量越多,燃烧的烟越黑。

04

火灾烟气

火灾烟气是由燃烧物质分解后的气相混合物和空气、水蒸气、CO、CO2等物质形成的一种复杂混合物。火灾烟气是有毒的,并有可燃的风险;火灾烟气是火灾蔓延的主导者。

05

烟囱效应

因温度差导致气体沿着竖直管道(楼梯间、电梯井、竖井)向上流动的现象。烟囱效应气体流速相当快,可达到3~8m/s。

06

轰然

轰燃是指在室内火灾中,所有燃烧物瞬时全面燃烧的一个过程。轰燃是火灾变成全面燃烧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07

回燃

回燃是指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发生火灾,燃烧一段时间后新鲜空气补给不足,不能满足燃烧的正常需求,火灾逐渐进入缺氧状态(阴燃),房间内充满大量可燃烟气,由于某种原因密闭房间内突然流入新鲜空气,室内火灾重新发生非均匀的预混燃烧。

注:轰然和回燃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发生的条件也不相同,不能混淆这两个概念。

08

烟羽流

在火灾中,火源上方的火焰及燃烧生成烟气的流动称为烟羽流。

09

顶棚射流

当垂直向上扩散的烟羽流受到顶棚阻挡时,热烟气将沿顶棚水平流动,形成顶棚射流。(在顶棚沿水平方向流动的烟气现象)。

10

闪燃与闪点

可燃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蒸发出气体,当产生的可燃蒸汽遇到火源只能维持一闪即灭的现象时,这种燃烧现象叫做闪燃,闪燃发生时的温度叫做闪点。

11

燃点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和外界点火源作用下,可燃物发生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燃点(又称着火点)。

12

自燃点

在规定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然点。

注:燃点和自燃点是两种不同途径达到燃烧时的温度,请加以区别。

13

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会发生爆炸的最高和最低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爆炸极限越低,物质危险性越高。

14

气体的燃烧形式

①扩散燃烧:扩散燃烧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与气态氧化剂相互扩散,边混合边燃烧的过程。

②预混燃烧:预混燃烧又称动力燃烧或爆炸式燃烧。它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预先同空气混合,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

15

液体的燃烧形式

①蒸发燃烧:蒸发燃烧是指可燃性液体受热后边蒸发边与空气相互扩散混合、边燃烧,呈有焰的气相燃烧形式。

②动力燃烧:可燃性液体的蒸气、低闪点液雾预先与空气混合,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称为动力燃烧

③沸溢式和喷溅式燃烧:可燃性液体的蒸汽与空气在液体表面上边混合边燃烧,燃烧放出的热量向液体内部传播。由于液体特性不同,热量在液体中的传播具有不同特点,在一定条件下,热量在原油或重质油品中的传播会形成热波,并引起重质油品的沸溢和喷溅,使火灾变得更加猛烈。

16

固体的燃烧形式

①蒸发燃烧:固体的蒸发燃烧是指可燃性固体受热升华或融化后蒸发,产生的可燃气体与空气边混合边着火的有焰燃烧 。

②表面燃烧:所谓表面燃烧是指固体在其表面上直接吸附氧气而发生的燃烧。

③分解燃烧:固体受热分解产生可燃气体而后发生的有焰燃烧,称为分解燃烧。

④阴燃:阴燃是指在氧气不足、温度较低或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固体物质发生的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