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满族,1989年入伍,2010年退伍。曾经有老兵的身份,现在以新兵的姿态投入到#今日#中来,感兴趣的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与在美文、情感写作方面有共同爱好的友友,交流心得。

狗的土味方言(东北方言)(1)

网络上,“狗”已经不再是那个可爱的满地跑的小狗了,什么单身狗、加班狗、累成狗、比狗还狗等网络热词比比皆是,它已经脱离了“狗”的本意,二次、三次加工成了可供传播交流的象征符号,充满了调侃、戏谑和贬义的符号。

“狗”在东北方言中的喻意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在东北话里“很狗”是很离谱的意思,因此“你是真的狗”梗的含义是指这人不靠谱、很离谱、很差劲。

“狗人”在东北方言中指这个人不讲究,没有互相当做朋友,缺乏道义与诚信,不靠谱,可以同享福,但是不能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契合人们常说的“狗东西”的语境。

在东北方言体系中,关于“狗”的形象不都是负面和贬义,还有相当的敬意在里面呢!

东北少数民族——满族,先祖出自白山黑水,世居高山密林,湖泊田野。特殊的自然环境衍生了渔猎民族的称号。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满族与其他民族一样,也有自己的禁忌 : 不准杀狗,不准吃狗肉,不准戴狗皮帽子,不铺狗皮褥子,不穿狗皮袄等。

满族为什么禁食狗肉?这要从“义犬救罕王”的这个传说说起:

满族祖先努尔哈赤被明朝总兵李成梁派兵追赶,逃无可逃,躲到了一片荒草甸子里,追兵找不见人,就纵火烧着了荒草甸子。火势蔓延之际,努尔哈赤带着大黄狗跳到水池里,大黄狗沾一身水,用湿毛去压周边的草,来回许多趟,最终,努力哈赤得救,大黄狗却累死了。从此,罕王立下规矩,满族人不得吃狗肉。

与狗有关的东北方言

【狗枣子】东北方言俗称 “狗枣子”,学名“狗枣猕猴桃”, 也叫枣子、软枣子,产自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四川、云南等省。其中以东北三省最盛。【狗剩儿】东北农村一般用于给孩子(多为男孩)取乳名或小名。本意指狗吃剩的东西,起名狗剩是希望小孩能有顽强的生命力,能经住病痛坎坷的折磨。“狗剩儿”体现着东北农村质朴亲和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调侃和嘲讽的土气。

狗的土味方言(东北方言)(2)

【狗脾气】东北话里的狗脾气也就是臭脾气,一般是形容脾气上易冲动,固执,顽固不宁,偏执,暴躁,常惹祸的人。【狗奴才】受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影响,古人将狗看成摇尾乞怜的动物,例如封建统治者称下级为,自古以来传统观念中便将狗与奴性思想捆绑在一起。【狗嗖地】【狗狗嗖嗖】是抠搜的意思,就是说明这个人呢比较小气,不大方。抠明白了吧,就是抠门儿。非常为重,不舍不得花钱这样的一个人,这个呢就是吝啬鬼葛朗台。人呢,只是拿钱非常重要,你看看有没有其他的不良品质,如果还有其他的不良品的,就没有必要跟他在一起了。

狗的土味方言(东北方言)(3)

【狗懒子】(1)狗懒子,写作:狗卵子。读音:狗(三声)蓝(三声)子(轻声)。就是狗的睾丸。(2)狗历来是骂人的比喻对象,睾丸更是见不得人的东西。所以这句东北话地意思就是贬低和损毁对方的尊严和形象。是漫骂的专用词。(3)不过,话还得说回来,在东北,相互谩骂最多的是好朋友,如果你在一般交情中使用这个词,一定会引发群殴!【起秧子(猫狗发情)】一般是形容狗起秧子,就是母狗发情期那几天。【狗啃屎】(向前摔倒),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指摔倒狼狈的样子,第二种,则是真正的狗啃屎拉【狗尿台】就不是好词,狗尿生出的蘑菇,想想都不是什么好物件,并且,因为生长的环境,所以总是在骂人中比做地位低微的人,出生不好,本身又不怎么样的人。其实,狗尿苔这句话是从我国的歌后语中来的,金銮殿上的狗尿苔--长在好地方,还有阴沟里的狗尿苔--见不得阳光。【狗头少脑】一种用来污辱人的话,稍含贬义,表达一种轻微的蔑视。一般用来形容不按常理办事有点小聪明但是品质不坏本事又不大的人,类似于二流子。《马大帅》里面的范德彪、刘老根中的药匣子李宝库算作是这种人物的代表。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表达一个人原来气焰嚣张,现在受了打击,没了气焰。有时候也叫做“狗头扫脑”。【狗屁不懂(通)】意思: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好狗不挡道】来自谚语:好狗不拦路,恶狗常当道。一般来说好狗通人性,有眼色,是不会当道的,貌似这句话有合理的成分,但其实它是形容人的,情况就有些复杂了。

与“狗”相关的东北方言中,大多都具有鲜明的贬义色彩,将狗的低贱、势力等来隐喻人的消极特点。

狗的土味方言(东北方言)(4)

为何东北方言中“狗”渐趋贬义?

满族是渔猎文明,随着清军入关,以及汉人闯关东,满族人与汉人在长期的文化交融过程中,由渔猎文明转向农耕文明,满人不再需要狗来指引方向或捕捉猎物,狗失去了神圣光辉,价值窄化为看家护院。在现代文明中,狗更是变成了大多数人的宠物,负责陪伴玩耍。当人们对狗不再保持敬畏之心,自然在方言的形成和使用中偏向调侃和贬义。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