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冷涡、副热带高压和季风主雨带之间的互动已经成为我国天气的主题,在冷涡的频频攻势下,近期我国华北、东北等地雷雨不断,在最近30天的全国降水量实况图上看,东北华北不少地方累积雨量已经达到100毫米以上,甚至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冰雹和龙卷风这样的灾害性天气。而在南方,持续北抬乏力的雨带让江南、华南多地暴雨不断,最近30天已经出现了大片400毫米以上的多雨区,甚至部分地区累积雨量超过600毫米。

台风活跃期有什么影响(台风活动持续疲软)(1)

但就在这个时候,也有不少网友回神过来:这都6月中旬了,怎么还没有听说台风的消息?上一次西太平洋有命名台风活动,其实已经要追溯到4月——4月中旬,西太平洋迎来了一波常年同期特别少见的活跃辐合带活动,1号台风马勒卡、2号台风鲇鱼先后生成,形成了4月同期极为少见的双台风共舞局面,最终已台风马勒卡吞噬台风鲇鱼,并且北上在太平洋上化为温带气旋而告终。

台风活跃期有什么影响(台风活动持续疲软)(2)

但在台风马勒卡和台风鲇鱼的双台风共舞之后,到6月中旬的这两个月里,西太平洋再无新台风生成,虽然时不时有台风胚胎在低纬度洋面涌现,但都未发展成为新台风。至6月14日,西太平洋台风数量仅为2个,对比1951-2020年的平均值,已经明显偏少了,可见今年以来的台风活动其实是相对疲软的。

台风活跃期有什么影响(台风活动持续疲软)(3)

作为全球“暖池”,西太平洋一年四季十二个月都可以有台风活动,但一般来说,在5月以后开始显著活跃,进入夏季后数量会进一步增多,登陆我国的台风也会逐渐增加。今年6月,在季风爆发后,西太平洋地区的低纬度辐合带仍然不甚活跃。超级计算机的集合预报中认为,未来10天低纬度的台风预测线寥寥无几,也就是说即便到下旬初期,也暂时还没有台风明显活跃的态势。

台风活跃期有什么影响(台风活动持续疲软)(4)

不过,在热带气旋预测概率图上,超级计算机指出在20天以后(504小时~672小时),我国东部沿海和海区出现了台风活动的迹象,尤其是福建浙江台湾三省,有相对高一些的概率,这意味着在6月下旬-7月上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举北抬后,台风活动可能会开始活跃,并且不排除会影响我国。

台风活跃期有什么影响(台风活动持续疲软)(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