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1)

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之后逐渐发展两大类,一类叫拼音文字(英语、法语、德语、俄语等等),另一类叫非拼音文字(汉字和水书)。

拼音文字是线形的,给你一个字母,你看不出任何意义,只有当一串字母像一条线那样组合起来,才产生意义。不过,作为方块文字的汉字则不同,每个字都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举个例子,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文字的信息熵的比较如下:法文3.98比特,西班牙文4.01比特,英文4.03比特,俄文4.35比特,中文9.65比特。由此可见,拼音文字的信息熵小,差别不大,而汉字的信息量最大。


(150)识

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2)


字形演变:

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3)


本义溯源:

“識(简化后为识)”的本字是“[zhí]”,因此我们先来认识“戠”字。

甲骨文“戠”由“戈”和“言”合成,比较各种分析后,我认为最合理的解读是:戈,象征手持戈矛的兵士;言,为将领发出的口令(言字解读见本系列第149期“意”)。因此,“戠”就是按指令形成各种阵势,也就是队列图形:

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4)

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5)

“音”虽晚于“言”出现,但早期并不区分,因此金文“戠”出现了从音从戈的字形:

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6)

金文“戠”

为何认为“戠”的这种解释最为合理?是因为据此可以比较好地解释由此衍生出来的“識、職、幟、織、熾”等字,而其它解释要么不合理,要么太牵强。

(职),听令做出所要求的动作。引申为:做事的人;再引申为:岗位。

(帜),绘有标志性图案的旌旗或布条。

(织),在织布过程中加入图案,即制造有图案的布。

(炽),夜晚手持火把进行军阵操演,气氛紧张而热烈。(战事紧急时,需要补充大量新兵入伍,训练时间也延伸到夜晚,每个士兵一手持火把、一手持兵器,来操练军阵)

因此,“”从言从戠,其本义也就得以显现:辨别图形(或事物)的形状和细节,并用言语描述之

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7)

小篆“識”

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8)

隶书“識”

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9)

楷书“識”

“戠”后来不再单独使用,只是作为偏旁了,甚至逐渐被读音相近但笔画简单的“只”所替代。简化字便将“识”代替了“識”:

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10)

楷书“识”

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11)


衍生含义:

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12)


延伸了解: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对这句箴言可作三种理解。

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这大约是箴言本来的意思,它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希腊人大抵也是这样理解的。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回答是:“认识你自己。”接着的问题:什么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给别人提建议。”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看来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

第二种理解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在希腊哲学家中,好像只有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接近了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过我自己。”还说,他的哲学仅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不说认识世界,至少就认识人性而言,每个人在自己身上的确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可惜大多被浪费掉了。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性认识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无情地把自己当作标本,藉之反而对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第三种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实现自我,真正成为自己。这种理解最流行,我以前也常采用,但未必符合作为城邦动物的希腊人的实情,恐怕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引伸和发挥了。

(摘自《周国平的博客》)

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13)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其他汉字解释:

虎 、 新 、 年 、 福 、 德 、 善 、 瑞 、 丰 、 春 、 安 、 家 、 金 、 康 、 乐 、 礼 、 庆 、 喜 ......

古今汉字造字依据(越原始越深刻)(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