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蕴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雪豹项目团队18日披露,布设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黄河源头区域的红外相机首次监测到雪豹交配完整影像,对雪豹行为学的研究与完善具有重大价值。

卖萌又贪吃、发起威来超凶超凶的,雪豹的颜值可以说是很高了。体长110至130厘米,尾长90至100厘米,体重一般50至80公斤之间。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头部黑斑小而密,背部、体侧及四肢外缘形成不规则的黑环,四肢外缘黑环内灰白色,黑斑形成三条线直至尾根,尾尖黑色。

“雪豹交配完整影像记录于黄河源头同一地点不同时段,涵盖雪豹标记、求偶、交配等行为。”世界自然基金会雪豹项目负责人何兵介绍,2018年至2019年黄河源头区域冬季雪豹监测中共记录到雪豹29次,影像资料共941段,并于近日完成数据整理和分析。

黑龙江发现雪豹有多稀有(黄河源头首次监测到雪豹交配完整影像)(1)

 2019年2月19日20时03分许,两只雪豹个体出现在相机镜头中,时而刨坑翻滚、时而嬉戏追逐;20时22分,两只雪豹开始进行交配,交配过程伴有雪豹特有吼叫声;交配用时约36秒,整个求偶过程持续约23分钟;次日7时27分许,同一地点再次记录到两只雪豹的求偶及交配过程,经过11分钟的刨坑标记等动作后,从7时38分始两只个体进行了时长31秒的交配过程。

黑龙江发现雪豹有多稀有(黄河源头首次监测到雪豹交配完整影像)(2)

“两组视频记录到的是相同雪豹个体。”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负责人阿旺在分析两组视频资料后表示,“猫科动物有短时间内多次进行交配的习性,但目前对雪豹野外繁殖行为具体模式还知之甚少,这组资料是对野生雪豹繁殖生态的重要补充。”

何兵表示,开展雪豹监测在填补黄河源头雪豹信息空白的同时,也将协助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雪豹种群和黄河源区域生态保护。“三江源地区是雪豹核心栖息地,但一直以来缺乏对雪豹生活方式和生存状况的全面考察。”

此次监测中红外相机除记录到雪豹交配影像外,还记录到雪豹带幼崽画面,并捕捉到岩羊、赤狐、藏狐、兔狲等11种哺乳动物影像。

雪豹分布于中亚高原,我国青藏高原及帕米尔高原地区为主要分布区。常栖于海拔2500至5000米的高原地区。中国西藏、青海、四川、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高山地区均有分布。

雪豹素有“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之称,它的存在,对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起到自然平衡作用。

雪豹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由于非法捕猎、栖息地减少等多种人为因素,数量一度急剧减少。197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雪豹列入濒危物种;在中国,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多年来,世界各地很多组织都开展了雪豹保护工作。201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雪豹从濒危类别,调整为易危类别。

目前,三江源区雪豹数量估计在1000只以上。三江源地区的雪豹保护,已形成政府主导、农牧民为主体,社会力量和民间组织参与的保护模式。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等19家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现状》研究报告显示,位于三江源地区的杂多昂赛雪山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每百平方公里分布有近3只雪豹。

由于难以适应低海拔地区气候,雪豹人工繁育难度极大。西宁野生动物园是我国唯一的雪豹繁育基地,人工繁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16年6月10日在西宁野生动物园内诞生的“傲雪”是目前国内唯一现存的人工繁育雪豹,也是雪豹繁育难题攻关小组成功繁育并且成活时间最长的一只雪豹。目前“傲雪”发育正常,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