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在看《三国演义》时自以为已经懂了,平常日子也常听这句话,可是今天在看《流金岁月》时,听了叶谨言批评朱锁锁的一段话,发现自己的理解还是挺肤浅的,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身在曹营心在汉心在哪里?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身在曹营心在汉心在哪里(身在曹营心在汉)

身在曹营心在汉心在哪里

“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在看《三国演义》时自以为已经懂了,平常日子也常听这句话,可是今天在看《流金岁月》时,听了叶谨言批评朱锁锁的一段话,发现自己的理解还是挺肤浅的。

杨柯原本是精言集团的销售经理,是精言集团的一名得力干将,后来因为和老总叶瑾言互相猜疑,或者自己想创业,于是离开了精言集团。虽然叶谨言先前用尽方法留住杨柯,但是对他却实施明升暗降,不仅架空权力,甚至将他两个亲信调去外地。杨柯得知此事后,直接冲进办公室找叶谨言讨说法,两人一言不合就翻脸,最后不欢而散,杨柯也决然离职。

朱锁锁不理解叶谨言的做法,于是便为杨柯打抱不平。原本叶谨言还在气头上,继而厉声提醒她摆正自己在精言集团的位置。叶谨言说杨柯很有才能,也为精言做出过贡献,对单位也很重要,但一旦他想离开了,有更好的去处,说明他的心已经不在这了,我还留他干什么?精言集团这么多年从来不缺杨柯这样的销售人才,更不缺一个朱锁锁。你们走了,我还可以向社会招聘,招三四个朱锁锁没有问题。

之前叶谨言的秘书范金刚曾劝朱锁锁,不要在叶谨言心情不好的时候,去为杨柯申辩,但朱锁锁不听,果然不仅被叶谨言批了一通,也让她走人。

考虑到杨柯有恩在先,再加上叶谨言的态度,朱锁锁一时冲动,当场离职,并将工作牌交给范金刚。叶谨言气急,对于朱锁锁的选择,不置可否。可在范金刚离开后,叶谨言终于失去惯有的冷静,当场砸碎办公室的玻璃,宣泄心中怒火。

“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自己的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是自己的心却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这不仅使我想起了曹操挽留关羽的情形。东汉末年,曹操将刘备打败,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夫人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对关羽关怀备至,送他宅院、美女、战袍及宝马,并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恩礼非常。但关羽还是无动于衷,一心只想知道刘备的下落。张辽问他为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说因为他与刘备有过生死誓言。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留人留不住心。杨柯、朱锁锁要走,你是留不住的,即便暂时留住,他的心已不在这里。与其硬留倒不如放他们走。企业人员的流动是个不可避免的现象,人才的争夺是最为激烈也是重要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当个人理念与企业文化存在着根本的冲突,其结果只能是分道扬镳。

在如今人才流动现象频繁的职场中,“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也常被用来比喻工作状态不稳定的员工,不满意目前的工作职位,心不在焉地应付着目前的工作任务,心里想着远走高飞,另谋高就。

无论工作时间长短,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都会给予企业相应的回报,他们也一定懂得知恩图报的。

当然,作为领导也要辨证地看待员工的跳槽现象,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有些跳槽现象实在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这样的“人才”不留也罢。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人才,就该像关羽那样,走了还让曹操依依不舍,而且关羽也不掩饰他对刘备的真实感情。

当个人的发展速度快于企业的发展节奏,或是个人理念与企业文化相矛盾时,跳槽也是难免的选择。当然对跳了槽的员工或骨干,领导还是要大度,要留有余地,不要把关系搞僵了,以免他日不好见面。另外也要尊重离职员工的人格和尊严,不要讲过头话、伤人话,不要讲以往对人家的好处。关羽离开曹营后,不是还在华容道放了曹操一码吗?况且好马也有吃回头草的。

2023年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