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语文全国卷Ⅱ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高考作文解题思路和范文?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高考作文解题思路和范文(最考思维能力的高考作文题)

高考作文解题思路和范文

高考真题

【2018年语文全国卷Ⅱ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何谓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这道作文题可谓是命到了点子上。从这个角度看,有人称之为“史上之最”,也是不无道理的。

这是一道兼有文理科思维的作文题。读懂材料内容方面,理科生似有优势,因为材料和统计学与物理学联系更紧;探究材料内核层面,文科生又占上风,因为这道题关涉了很多哲学观点。

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试题分析》权威解读:

最佳立意角度:“幸存者偏差”,通俗来说,当你获得信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死者并不会说话),那么这些信息可能会与实际信息存在一定的偏差。但考生能到这个立意的,少之又少。

也可以写:全面、综合地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主要矛盾,抓关键少数矛盾;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理性分析;跳出思维惯性,以逆向思维挖掘隐藏在表面背后的事实。

还可以写:敢于面对质疑;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细节决定成败。但注意结合材料来进行充分的阐释与论证。而不是泛谈“细节”等。

我们还可以补充和上面说法类似的立意:

要提防“注意力陷阱”(人民日报在2018年4月26日曾发文《警惕“注意力陷阱”》),要避免陷入“经验主义”“主观主义”误区,不拘泥于所见所闻,不囿于成见偏见,不以主观臆测替代理性分析,要摆脱认知的局限,站位要高视野要宏阔,要还原真相、了解全貌,要让“沉默的数据”说话……

审题立意

擦亮眼睛看世界

别被你的眼睛蒙骗了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真相躲在现象背后

学会让你的思维转个弯

逆向思维,大有可为

理性的光芒

外在的眼睛和内在的眼睛

逆向求证,防患未然

运用素材

思考:生活当中,有哪些“幸存者偏差”现象?写作时,要能结合材料,又能跳出材料,拓展作文思维,关联现实生活。这道作文题很考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在素材的筛选和运用上,也看得出考生的层次。

读书无用论。谁谁谁当初没好好念书如今照样挣大钱,而某些用功读书的人,反而很落魄潦倒。我自己就是博士毕业工作辛苦朝九晚五,过得还不如当初班上的学渣。实际数据: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4%,而在10年前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这一比率是8.7%左右。占总人口比不高的高学历者中,诞生了大量社会精英,比起众多低学历者成为暴发户,概率大多了。

名校学生高分低能。最近炒得很火的“数学天才”柳智宇,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并保送至北京大学,后来又放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然后有人得出结果,会读书的很多都没有生活能力,情商低。

越早辍学越早成功。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读本科时辍学,后来创办了微软公司;研究生时期辍学的戴尔,后来则创办了戴尔公司。可见,越是在学校呆着,学死知识,越是没有出息。

商业与艺术是对立的。有人能数出一些冷门电影佳作,好看,艺术高。热门作品则过于商业化,艺术水平低。于是认为,拍得好的电影往往是冷门电影。殊不知,很多既卖座又有水准的电影,被忽视了。

战场上,满地伤号,该先救谁?那些满地打滚、呻吟不止的人?似乎是重点救援对象。但事实恰好相反,最需要救助的可能是倒地发不出声音的人,因为他们伤情严重,奄奄一息。

坐飞机太危险了。每次飞机失事,人们就觉得不能坐飞机了。事实上和车祸比,后者概率高多了,死亡人数也更多,但飞机失事往往无一幸存,报道铺天盖地,而车祸很常见,被关注度不高。

书店里形形色色的励志鸡汤。成功者现身说法,告诉普罗大众如何走向成功,事实上呢?还有很多行业里的失败者,悄寂无声,更没有出书的资格。

一些媒体的报道。电视台记者来到火车站台上,问了好些人,“请问您买到火车票了吗?”大家都开心地说:“买到了!”于是记者做出结论:“马上过春节了,人们思乡心切,今年火车票难买,但我们通过现场采访发现,大伙儿都买到了票,正踏上归乡的旅程。”“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样的神对话突然刷屏,本质上是寄寓了人们对这种街头调查采访的调侃与反讽。

电视台采访了一名脱贫致富、产业规模化的养鸡大户,然后欣喜地写下:农村是一片新天地,门路多,收入高。

一些听证会的结果。的士要涨价,有关部门举行听证会,请了几个经济条件宽裕的市民,他们认为价格不高,可以涨价。

讲座报告的效果反馈。某学者专家做讲座,口若悬河,眉飞色舞,过后收到了多条短信,“获益匪浅”“很有启发”,由此可知,这是一场成功的讲座,引人入胜的报告,这样的讲座报告再来一打!殊不知,90%的听众都在玩手机或者睡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