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尤高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刘长卿(714?-7902),字文房,室城(今属安誉)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少居嵩山。唐玄宋天宝后期鉴进士第。官至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唐肃宗、代宗年间以诗名。

与钱起齐名,为大历诗风的主要代表。多写住道失意之感,并及时代之离乱。状写自然之作,能情景交献,兴在象外。尤长五言律诗,自许为“五言长城”。著有《刘随州集》。

刘长卿五言诗十首(刘长卿的一首怀古诗)(1)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五言诗十首(刘长卿的一首怀古诗)(2)

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因遭人诬陷,被贬为睦州(今浙江建德)司马。

此诗似他赴任途中,经长沙贾谊故居凭吊所作。诗歌通过对贾谊迁谪失意不幸命运的同情,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身世之感。

刘长卿五言诗十首(刘长卿的一首怀古诗)(3)

首联一个“悲”字,奠定全诗基调。飘泊栖迟,抱负成空,“三年”谪宦,“万古”悲哀。此为贾谊之悲,更是刘长卿之悲。

颔联深秋暮色,似乎暗示国家前景发发可危。

刘长卿五言诗十首(刘长卿的一首怀古诗)(4)

颈联先从文帝有道,贾谊尚且抑郁而死,隐约联系自己的坎坷沉沦;再从屈原不知贾谊昂念自己,联想到贾谊定不会料到有人会凭吊他。

时间长逝,忠臣遇谗的悲剧不断上演,诗人不禁发出“怜君何事到天涯”的深沉感又,在为古人鸣不平的同时,寄寓着诗人自己对不合理现实的控诉。

刘长卿五言诗十首(刘长卿的一首怀古诗)(5)

此诗借古伤今,含蓄蕴藉。诗人巧妙地将自身的坎坷际遇和内心的悲苦融入到具体的诗歌意象之中,借古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讽世之意含而不露,体现出刘长卿近体诗研练深密、婉曲多讽的风格。

徐兴公曰:刘长卿《过贾谊宅》:“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初读之似海语,不知其最确切也。

刘长卿五言诗十首(刘长卿的一首怀古诗)(6)

谊《腾鸟赋》云:“四月孟夏,庚子日斜”,“野鸟入室,主人将去。”日斜、人去,即用谊语,略无痕迹。(〔明〕胡袁事《店音癸签》卷二十三)

谊之迁谪,本因被谗,今云何事而来,含情不尽。(〔清〕沈德潜《店诗别裁集》卷十四)

此诗颇脍炙人口,葬石评其“都是虚字,薄弱不可耐”,盖以篇中所用“此”、“惟”、“独”、“空”、“犹”、“岂”、“处”等虚字,甚轻弱,全靠此等字周旋,故也作七律者,不可不知此病。(〔清〕黄培芳《香石诗话》喜一)

刘长卿五言诗十首(刘长卿的一首怀古诗)(7)

盛唐之诗人怀古,多沉雄之作。至随州而秀雅生姿,殆风会所趋耶?(命隆云《诗境流说》丙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