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有这样一些农民怀着对生活的热爱拿起了画笔,农民画就这样在上世纪50年代诞生了。农民画以农民画家的身份特征命名,发展成一个画种,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规律和艺术价值,以及艺术特征。农民画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画家下乡对提高农民画的艺术价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画与市场经济结合,使热爱绘画的农民探索出一条既能投身艺术创作又能发展个人经济的新路子。

农民画的创作群体为普罗大众,农时务农,闲时绘画。依托政策导向、乡村文化产业、旅游等衍生的特殊艺术创作形式,利于提升农民综合艺术素养、活跃农村文化气氛,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画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祈福纳祥的希望和信念。下面从表现题材和形式语言(造型语言、色彩语言)两个方面分析农民画的艺术特点。

农民画的表现题材

农民画的表现题材大多以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民俗活动为主,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譬如,山东省日照市靠近大海,日照的农民画表现题材多与大海有关,画面常出现打鱼、赛龙舟等。而河南省内黄县地处内地,当地多种枣树,内黄农民画的表现题材多以打枣、晒枣等劳动场景为主。由此可见,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俗活动、服饰文化、感情信仰等,与之相应就有不同的农民画表现题材,形成丰富的品类和风格。总之,农民画常常表达人们积极乐观、清新刚健、淳朴活泼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画面充满喜庆感。

农民画有什么的特点(农民画创作的表现题材和形式语言)(1)

农民画有什么的特点(农民画创作的表现题材和形式语言)(2)

内黄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属黄河故道,黄河文明给这里的人们打下深深烙印。内黄县民间绘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民众基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大胆吸收现代艺术之长,展示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内黄县农民画艺术的主流。内黄县现代民间绘画作为一种传统民俗的文化,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研究价值。

农民画有什么的特点(农民画创作的表现题材和形式语言)(3)

农民画有什么的特点(农民画创作的表现题材和形式语言)(4)

舞阳农民画汲取了民间美术的乳汁,秉承了劳动人民的真诚质朴,以其率真稚拙的表现形式而独具特色。农民画的作者们,熟悉农村风俗民情,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撷取素材,表现内容上极其丰富,传说故事、节庆庙会、民俗生活、农事物象都是其创作的主题。他们画自己的生活,衣食住行,农事劳作;画自己的情感,欢笑爱恋,人性美善。大则天地人和,小则眉眼一瞬,场景之中不乏细节的描绘。

农民画有什么的特点(农民画创作的表现题材和形式语言)(5)

农民画有什么的特点(农民画创作的表现题材和形式语言)(6)

农民画是具有鲜明民族性、地域性和民俗风格的原发、原创的中国绘画。它摆脱了学院派绘画模式化的束缚,坚持“我画我心,笔随心走”的创作风格,是接地气的原创艺术,展示出劳动人民的生命之美、生活之美、生态之美。

农民画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特点,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是表现千家万户的日常起居和风俗礼仪,美化并充实着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陶冶着人们的情操,鼓舞着人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农民画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近年来,人们开始重视农民画的创作和研究,有些地方农民画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

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多系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风格奇特,手法夸张、有东方毕加索之美誉,其范围包括农民自印的纸马、门画、神像以及在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吉祥图画。现代农民则在纸面上绘制乡土气息很浓的绘画作品,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了陕西宜君、南京六合、安徽萧县、陕西户县、江西永丰 、延安安塞、江苏邳县(邳州)、上海金山、河南舞阳等地的农民画乡。全国各地的农村、牧区、渔岛、社区的数十个农民画画乡,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最广大群众对时代的感受。

农民画的形式语言

对农民画的艺术特征,很多人从形式风格方面作了探讨,并且作出了不同回答,如:装饰性、平面性、夸张变形、构图饱满、色彩鲜艳、不拘透视等等,这些回答都有所根据,但却没有抓出支配这些特点的内在因素。这种因素是可以让农民画在风土民情、形式风格、内容语言有机统一的东西。农民画的这种艺术特征,不是作品本身显现的表面的特点,它应该是源自于民间千百年积淀下的原始经验、民间文化以及因此形成的民间艺术思维定式。

与精英文化绘画相比较,率真和质朴是民间美术特有的审美品格和艺术特征。作为民间美术的农民画,质朴与率真也首先成为农民画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农民画的率真和质朴风格又是多方面的,既是传承能动的,是形式风格的,又是情感的、精神的。农民画的质朴首先表现在绘画的制作材料上。农民画绘画的选材均为日常生活中常见之材料,纸、笔、颜料都低廉朴素,“由于材料的简朴,不作多的雕琢、修饰,保持着粗率质朴的痕迹,恰恰因此而显露出淳朴天然的趣来”,这正是农民画自然亲和与朴实的体现。

民间艺术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末流,而是现代艺术创作的主体和源头。

·造型语言

农民画如同绘画、雕塑等其他一切造型艺术一样,从外形来看,就鉴赏来说,它凭借自身的一种形式讨人喜欢,并让人产生愉悦的感受。其图案造型具有丰富多样、色彩鲜明、笔浓彩重,构图随意奔放、拙中藏巧等特点。

农民画具有夸张、大胆的造型特点。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厚、真实、乐观向上的感情色彩,是人们劳动生活中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农民画的图形形式虽然有时有逻辑方面的“荒谬”,但是它具有象征性、不可言语性、情感性等特点,通过运用联想、想象、比喻、象征、抽象、借代、夸张、变形、诙谐、幽默等手段,创造出极具个性、丰富多样的生活新形象,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农民画的人物形象打破了时空、环境的限制,运用平面化的造型方法和吉祥象征的造型语言深入物象本质,这使得农民画有着一种不可言说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画发展历史悠久,大师群星灿烂,经过漫长的岁月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艺术宝库,这些经典作品也为农民画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比如农民画中的平面性、装饰性、不拘透视等就是中国画传统精髓的具体体现。还有传统造型中的装饰纹样,工艺美术中的图案等也为农民画的造型语言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例如内黄农民画造型上以肥硕为美,具有简练、夸张和装饰性意趣。或许过去受的苦难太多的缘故,在当地人心目中,肥硕总是与富有、丰衣足食、生活幸福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同时,肥又是健康、能干、兴旺发达的象征。因此,内黄县农民画中的人物造型“质朴、浑厚”,表现手法上具有“笨拙、粗黑”,造型夸张、概括取神是内黄农民画的主要特点,在处理形象时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大胆取舍,抓住形象的主要部分,夸张物象姿态,使主体一目了然,形成朴实画风、呈现大方的美感,就像舞台上的亮相动作一样,富有节奏美。在此基础上赋予其极大的想象力,给人带来美感和联想的余地。

·色彩语言

农民画在色彩语言上的共性为色彩饱满鲜艳,对比强烈;多采用纯度较高的原色;不拘泥于物象原有色调,讲究主观性和象征意义;常用黑白灰来稳定对比色。这些色彩特征更能突出表达吉祥、喜庆的思想,从而形成大俗大雅的艺术特点。暖色符合劳动人民的心理和生活需要,使人们保持积极努力向上的精神,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向往。画家在表现物象时,常常从内心世界出发,对外在事物进行改造和装饰,运用高度概括的手法,象征性的表现事物的本质风貌和特征,较少掺入理性色彩,常常按照自己的直觉和意愿巧妙的对景物进行合理的夸张和变形。这种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创作,用色热烈、明快、响亮、轻松、自由而率真,呈现出中华民族艺术特有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农民画的构图独特,往往不留任何空间,这种绘画构图的方法使人联想到他们对每一寸土地的珍爱与利用。农民画色彩浓郁,它所表现、传达的奔放激情,是农民粗犷、直爽的性格的艺术写照。农民画的内容丰富,从农家生活到田园景致,无不表现了农民贴近自然的纯朴气质,以及对生活执着的热爱与期望。

我国的民间绘画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年画、木版画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剪纸艺术是我国农村妇女展示自己才能的手工艺,它们都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的代表,在我国的农村有着深厚的土壤。农民画就是广泛吸收了这些传统民间艺术的精髓,逐步形成的。

色彩上,内黄县农民画与悲剧无缘,它往往选取喜庆事物作表现内容,这种选题的明确倾向性,决定了它的色彩对比强烈、火红热闹。它以红、绿、黄、紫、黑等单色为主,并用当地特有的土制颜料,而且巧使时尚流行色彩,讲对比重协调,以平涂为主,兼有烘染,色块大而不碎,形成了强烈的民俗化色彩,与“雅丽”的金山农民画很是不同。民间流传的“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红间黄、喜煞娘”、“红重紫、臭其屎”等色彩搭配方法,在这里都得以很好地运用与体现。

农民画有什么的特点(农民画创作的表现题材和形式语言)(7)

·对农民画发展的思考

农民画真实地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民画是最贴近劳动人民的艺术,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其发展创新,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农民画的创作不能局限于农民画家,而应该有更大的范围。专业画家应多深入农村生活,到劳动人民中去,切身体会劳动人民的生活,创作出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感息息相关的作品,丰富农民画的艺术语言形式。

最后,农民画的表现题材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新的时代有新型的农民。新时期的农民是国家建设的支柱,所以农民画应该为表现新的生活而创作。我认为,把新时期的新题材注入现代农民画中,让农民画题材与时代同步是我国农民画的发展方向(作者系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工笔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杨健生)

编辑:王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