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吉小平 通讯员 郭建立 许金安 文图

核心提示 在洛阳市新安县,23岁的姑娘郭文瑞生活在群山环抱之中,她从15岁开始便挑起了家庭重担,在照顾残疾的父亲和八旬奶奶同时,还要种地养牛。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她的要求却吓退了许多提亲人,“能同我一起照顾爸爸和奶奶吗?”

家庭:15岁挑起三代人生活重担

“医生怎么还不来,你父亲发烧了他怎样还不来!”80多岁的奶奶坐在村子路边水泥墩上嘟囔着。“我给爸配过药吃了,你回屋吧,别出来了,天都黑了”郭文瑞劝奶奶赶快回屋歇着。

大龄老人捡养残疾女孩报恩(23岁女孩深山喂牛报恩养父)(1)

8年前,当时15岁的郭文瑞初中毕业后,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一面照顾截瘫的父亲和年迈的奶奶,一面种地

今年23岁的郭文瑞从8年前初中毕业就开始挑起家庭重担,2014年爷爷去世前还能给她搭把手,但从那以后她既要照顾截瘫的父亲和年迈的奶奶,还要种起4亩地养殖约20头黄牛。

11月23日天气格外晴朗,郭文瑞的父亲少有的和她一起去了牛圈。文瑞父亲告诉记者,女儿其实是自己抱养来的,而他自己终生未婚。1个多小时后文瑞推着父亲的轮椅回到了家里,她赶紧将晒好的被褥给父亲铺好,并且在两层床单间夹了一层防水皮布,随后她麻利地给父亲脱衣褪袜,扶父亲上床休息。文瑞说她父亲这天坐轮椅时间太长,股部的老伤口发了炎,因此发了低烧,对于怎样处置这种情况她已经驾轻就熟。处理完父亲病情已经中午12点,她要给全家做饭了。

面条在小压面机里一圈一圈地转着,“现在电动压面机比以前省劲,以前手摇太慢了”郭文瑞边说边在面皮之间洒上自产的玉米面。她先给父亲盛了一碗捞面条,浇上菜,碗端到床头柜,让他先吃起来。然后又下了一锅面条,煮得稀烂,“奶奶牙口不好”她说。

大龄老人捡养残疾女孩报恩(23岁女孩深山喂牛报恩养父)(2)

郭文瑞奶奶80多岁,她每天为牙口不好的奶奶单独做饭,将食物煮得烂熟

郭文瑞和奶奶的床对着床,她们就住在厨房隔壁,这样方便文瑞晚上照顾奶奶。文瑞父亲的房间就对着她家开的小商店,她把常卖的香烟放在父亲床头,这样自己出去忙时父亲也能代为照看生意。虽然是一个人忙里忙外,但是家里的地面还是被她扫得干干净净,堆放的饲料玉米横看成排竖看成列。

生活:百斤身躯每天背饲料千斤

郭文瑞家的牛棚里现在养着18头黄牛,牛栏对面堆着码好的麦秸秆压缩块儿和成包的花生瓤,这些牛饲料都是买外地的。“那天卸麦秸秆忙到了晚上两点”,送货卡车只管送到村口大路上,文瑞用小车把它们拉到牛棚边上,然后自己一块一块的扛进牛棚。就这样每块50多斤的麦秸秆压缩块,总重超过一万斤,都被她扛了进来。

和牛棚相连的是一个很大的青储饲料发酵池,里面堆料的高度有一人高,郭文瑞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把玉米杆和着麦秸秆用粉碎机打碎,然后蒙上塑料布发酵一个月。“塑料布得蒙很严实,漏气的地方会发黑,就不能给牛吃了”,郭文瑞用一只很大的提篮装着青储饲料,每篮饲料重有50斤。

大龄老人捡养残疾女孩报恩(23岁女孩深山喂牛报恩养父)(3)

郭文瑞单手垮着重50多斤的饲料,显得有些吃力

她每天要给牛儿们喂食两次,每次十三四篮,这样算下来她每天挎(方言音kuai)的有1400余斤,除此之外还要在喂水时加入一些精饲料。

“现在喂牛省事些了,以前喂猪更麻烦”,从今年春天的时候她逐渐把猪卖掉,改喂黄牛。她说2014年是她家喂猪最多的时候,当时喂了近400头,一天喂料就有3000多斤。“那年爷爷突然不在了,一下子把担子交给了我”。文瑞回忆,当时自己每天打理完猪儿们,天色都是黑洞洞的。即使现在养牛轻松些,她每天也要忙到傍晚6点钟,然后回家做饭和打理家务。

除了养殖外,家里还有近4亩的农田,好在现在机械化程度高,省去了不少力气,但是打药除草还是要她动手。23岁的年龄,刚过百斤的体重,她已经是事业的顶梁柱。

相亲:“你能同我一起照顾爸爸和奶奶吗?”

在农村像郭文瑞这个年龄早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据文瑞讲,她是村里唯一的“留守”青年,其他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俗话说千顷地一棵苗,原本备受瞩目的她,却因为家庭负担遭到了冷落,“能同我一起照顾爸爸和奶奶吗?”一句话吓退了所有相亲的人。

大龄老人捡养残疾女孩报恩(23岁女孩深山喂牛报恩养父)(4)

郭文瑞在把青储饲料装进篮中,这些饲料是她将玉米秆和麦秸秆粉碎后发酵而成

郭文瑞对记者说,爸爸和奶奶这两位老人她肯定是要负责到底了,但在现实的大环境下,很少有男孩子有勇气和能力为婚姻背上这样的重担。“如果他愿意上门,彩礼啥的我这边可以象征性要点,毕竟我们这里有这种规矩”郭文瑞说。

作为家庭顶梁柱的文瑞,一般的男孩子确实难以做到和她志同道合,8年的生活磨炼她已经成为“女汉子”,尽管现在她对男方在物质上是零要求,但是对方的人品和事业心还是不会有任何含糊。

“车子房子现在可以没有,但是将来还是要有的”,郭文瑞指的房子是县城里的商品房。以她目前的发展情况,这些要求并不是什么非分之想。由于郭文瑞今年是头一次养牛,至于能有多少收入她还不确定,但是每头牛出栏的价格都超过了1万元,而牛的生长周期在6-7个月,收入预估不会太坏。

大龄老人捡养残疾女孩报恩(23岁女孩深山喂牛报恩养父)(5)

为了省钱,郭文瑞已经几年没有买过新衣服,但她乐观的表示自己穿新衣服太糟蹋

在采访郭文瑞时,大河报豫直播帮文瑞进行了“征婚”,许多位网友被她的事迹所感动,一些男青年表示能接受她的家庭情况,更有东北网友表示自己也是养牛大户,她可以把爸爸和奶奶接到这里,这位网友还在直播后台留言索取文瑞电话。

致富:想帮助大伙儿一齐脱贫

现在郭文瑞是组长,放在过去她就是大队队长,“乡里开会,我是最年轻的组长,还是没结婚的!”文瑞的人品和能力得到了乡里的认可。当上组长后,她又带着五六户贫困户一起养牛、养猪,为大伙儿提供技术支持,她想要带大家伙儿一起脱贫。

现在郭文瑞并不孤单,它家隔三岔五有人来串门,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帮扶单位的领导、村里的干部都定期来文瑞家走访,了解请况。她办养牛场,县里送来了小额贷款和到户增收的好政策。在养牛时,她碰到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打电话询问技术人员。文瑞爸爸看病住院,也有县残联的工作人员操心着给张罗报销。如今她的爸爸和奶奶,享受着每月190元的低保,她家还领到了每季度750元的光伏发电分红。

大龄老人捡养残疾女孩报恩(23岁女孩深山喂牛报恩养父)(6)

23岁的郭文瑞手上长满老茧

郭文瑞每天忙忙碌碌,晚上她会打开自己的手机刷上几条抖音,乐呵乐呵,她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追剧了。虽然她仍然生活在山村,但95后的郭文瑞已经通过手机和外界紧密的连接在一起,生活重担让她提前成熟,对于自己的未来郭文瑞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