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蠕动指手足抽搐缓慢无力,属虚风内动的典型症状多见于温病后期真阴亏损,水不涵木,肝风内动常伴见低热,颧红,手足心热,口干舌燥,心中憺憺大动等《温病条辨·下焦篇》:“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手足出水怎么治?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手足出水怎么治(健康术语-手足蠕动)

手足出水怎么治

解读

手足蠕动指手足抽搐缓慢无力,属虚风内动的典型症状。多见于温病后期真阴亏损,水不涵木,肝风内动。常伴见低热,颧红,手足心热,口干舌燥,心中憺憺大动等。《温病条辨·下焦篇》:“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

应用领域

可出现手足蠕动症状的证候类型举例

1、阴虚动风之手足蠕动

阴虚动风证总由阴液亏虚,筋膜失养所致。肝为藏血之脏,肾主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同源。肝主筋,其筋脉之灵活舒利运动,有赖于肝肾精血的濡养,且肝为风木之脏,以阴为体,以阳为用,故阴津精血不足,则水亏火旺,每易引动肝风,而为虚风内动。若阴虚至极,大汗或吐、利过度,阴液亡失或温热病邪久羁,劫夺阴液,则气随津脱,气失所附,阳气无以依附而外越,则精血内夺,阳浮于外。很好地说明了阴阳的互根互用,因此,阴竭则阳脱,终致阴阳离绝的病理转归。治疗以缓肝息风,滋液降火,方用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加龟板、鳖甲、牡蛎。

2、阴液闭厥,心肝燥火证之手足蠕动

心肝燥火闭厥,多由失治误治,或本质素怯,温暑之邪化火,内陷心肝,耗伤阴液,虚风内动,内闭心神,治以大滋阴液,兼清降心肝之火,方用连梅汤主之。

3、清阳蒙蔽,脾胃湿火之手足蠕动

脾胃湿火郁闭,吸收秽邪,募原先病,邪气分布,营卫皆受,气分窒塞,上中下三焦交病,湿热挟痰浊,蒙蔽清窍,迷漫神机,内窍闭塞。治以芳香通神,淡渗宜窍,通利三焦,方用芳香通神,淡渗宣窍证方,或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合安宫牛黄丸加减。

参考文献

1、李湘云.《温病学辞典》: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年

2、李洪成,李新平,李新晔.《中医证候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年

3、张明雪,阴虚动风证与血虚生风证鉴别,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1月9日,0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