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的故事》: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活成了麦兜的样子

麦兜,香港最为经典的卡通角色。千禧年之后,省港澳的孩子可能不会认得出香港娱乐圈新生代的明星,但一定会记得这只样貌趣致的小猪。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1)

“我个名叫麦兜兜”。麦,在香港不算少见的姓氏,据说是取自于编剧之一麦家碧的名字。兜,大概与粤语的俚语“猪兜”相呼应。只是“猪兜”已经是现在不再常用的口头语,难以避免地存在着点刻薄的意味,还不断地提醒我们:麦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不下十数年的历程,他固然可以不长大,依然在每部电影的开头回到那副懵懂可爱的躯壳,开始讲述不一样的故事,但——你可要长大了,甚至变老。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2)

然而这样“执字粒”(单纯地从字面)解读这个名字,可能并不太能符合作者的本意,在《麦兜的故事》的一开头,麦太(麦兜的妈妈)已经很明确地交待了麦兜名字的来由。话说麦太怀胎十月,在一家看起来条件简陋的医院病房临盘,一只形迹可疑的脸盆如有神助地辗转在繁华却破旧的香港老区街道,飞到了麦太面前,悬停在她的身旁。麦太当时心想,这定是神迹无疑了。盆,在粤语的语言体系里,亦可称为“兜”,麦太认为这是“神”的指示,便为尚未降生的孩子取名“麦兜”。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3)

这一取名的环节让我想起了另一部香港本土意味极浓的电影《香港制造》,其中的男主角,名为屠中秋,名字的来历,是因为他在中秋的那一天诞生。他认为大人们很懒、很不负责任,连起名字这件事,都要依靠某种巧合——依靠一个节日。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4)

大概麦太的取名行为只是这部超现实主义电影中跳脱写实的一环,麦兜的成长与中秋的成长,虽然都是遵循着一个大家都心照不宣的轨迹,但是麦兜还是比那位沉溺在陈果的沉重暗色调里的早逝少年幸运得多,麦兜拥有他妈妈没有停歇过的爱。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5)

麦太是个普通不过的中年师奶,不过她和常人相比,有一副憨厚的猪的躯体,但也没有显得她在这繁华闹市中有多突兀。她与其他师奶用同样的腔调讨论孩子的学习、交流今日菜价如何,同样地受到着中年发福的困扰,也同样地对孩子的前途带有不切实际的希望。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6)

“希望我的将来孩子能够聪明绝顶,如果不能聪明绝顶,那长帅一点也行。长得像周润发……周星驰都可以了。”那个从窗外飞进来的“兜”随着话音落地而同时坠地。事实证明,那个“兜”并不算是什么神迹,因而小麦兜和其他千千万万被淹没在楼房大厦的阴影中的、被人群隐去名字的小孩子一样——不太聪明、也没有很帅,有很多小缺点。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7)

但与其他的同龄小朋友一样,就读于春田花花幼稚园的麦兜爱幻想。某日他看到了一个电视上一个马尔代夫的旅游广告,便认定了那里是水清沙幼的人间天堂,便理所当然地急切问她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去马尔代夫。麦太这时又展现出她现实主义的一面:“把药乖乖吃完,妈妈就带你去马尔代夫。”麦兜还是忍着苦把药吃完了,他还满心欢喜地打电话给他的幼稚园同伴,告诉他们“我准备去水清沙幼的马尔代夫啦”。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8)

麦太只是个普通不过的香港师奶,如果非要说她有什么特别,便是她是单亲妈妈,她要花别的妈妈两倍的力量,才能撑起这个家。照顾好麦兜的起居饮食,送他到最近的一家不赖的幼稚园,麦太已经倾尽全力。至于马尔代夫?确实是天堂般太过遥远的光。但麦太没有想过要食言。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9)

支付不起远赴马来西亚的机票,就用平顶山的缆车作下伪装,普通餐盒也被麦太改造成特制飞机餐,麦兜那天恍似沉浸在一个甜美的热带梦中。麦兜的甜美梦幻泡泡没有被麦太过早撞破,麦太还是愿意以最直接又最真挚的方法,轻轻地用手将这个脆弱又可能生命短暂的梦幻泡泡包裹起来。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10)

纵然麦兜没有过人的头脑、也没有出众的外表,他知道一些最直接又最真挚的方法,例如以爱来回馈妈妈的爱。那天电视里传来中国香港的选手李丽珊参加奥运会滑浪风帆摘得金牌的消息,便背上他的小背囊踏上舢板,想向珊珊的师傅请教滑浪风帆的技艺。麦兜想成为奥运冠军,也只是为了妈妈。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11)

舟车劳顿来到长洲,找到珊珊的师傅黎根时,黎根在一家苍蝇馆子,将一直腿搭在饭桌上,他穿着一件看起来像极了囚衣的背心。那是麦兜第一次要去直面成人世界的残忍,他的世界里,不再全是散发着奇异光芒的美好人物,不再被彩色梦幻泡泡充盈。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12)

黎根叔不肯教麦兜滑浪风帆,只愿意传授给麦兜抢包山的绝技——十二路包山腿。抢包山,一项早已被禁止的运动,再去学抢包,又有何意义呢?这个问题太深奥了,我们不懂,麦兜也不曾想明白,他还是默默地努力,练出了两条粗壮的大腿,因为有一天,他在妈妈的桌面上看到了妈妈写给奥运组委会的信,请求他们将抢包山纳入到奥运会比赛项目中来,麦兜此前的动摇被瞬间抛弃。只是,他也不懂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是抢包山?为什么是一项已经不复存在的民俗运动?不懂、不懂,这都只是为了妈妈。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13)

小时候,电视上的点播台会不时地出现一个片段。那是两根无比粗壮的小腿,还很粗糙,很“佬”(香港俚语:形容中年男人),站在沙滩海浪的边缘,浪水涌上来、又落下去。那是一个沉默的长镜头,对于一个小孩而言,它没有一点美感,而那个沉默的长镜头所表述的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理解力。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14)

麦兜从来都不是一部给小孩子看的喜剧片,当然“纸包鸡”和“鱼旦粗面”或为我们的娱乐匮乏的童年增添了一些无厘头的笑料,但是当我们真正地看懂了这部基调太灰太灰的港产动画片,我们会惊觉到,在这只小猪的见证下,我们终于是长大了,变成了一个“佬”,或者沦为一个奔波于家庭与菜市场之间的“师奶”,就如同麦兜所拥有的那些闪着光的美丽幻想,都一一被遗忘、被现实的巨轮碾碎。

麦兜故事看完为什么不开心(在时间的长河中)(15)

这是一部现实不过的港产文艺片了,讲述这个故事的主体,竟是这样一只线条简陋的滑稽小猪——他不能是个人,不必是个真实的个体,因为这样,就未免太残忍了。与《香港制造》一样,在这个都市的灰色角落,有无数的人生故事在上演,又悄无声息地落幕。前者将血淋淋的一切勇敢地揭露给你看,后者则是为这个现实世界包裹上了一层薄薄的糖衣,这层糖衣是荒诞的、经不起推敲的,但是这也是无法缺少的,谁又想荧幕一次又一次地预演自己失败晦暗的人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