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初前苏联的文学:苏维埃时代前半期的文学创作(1)

文/马家骏

在苏联存在的75年间,俄罗斯文学,可分为前37年(1917-1953,即列宁、斯大林时代),也就是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前半期(叫做“现代文学”),以及后38年(1954-1991),也就是五十年代后半期到八十年代的文学(叫做“当代文学”)。前半期的文学,本来是多样性的文学,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延续着“白银时代”,还有各种文学流派。在“拉普”(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的宗派主义打击下,纷纷处于不利地位。1934年,各种派别都被解散,成立统一的“苏联作家协会”,文学便成一律符合当局政策的艺术品了。

1.无产阶级文学的特点

苏维埃时代的前半期的文学,其主流文学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不同于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更与同时代的西方的、俄罗斯的现代主义文学迥然不同。这种文学的特点可归纳为下列各点:

首先,二十世纪无产阶级文学是一种新型的文学,他与政治斗争密切相连。它是十九世纪宪章派文学、1848年法德革命文学、巴黎公社文学的直接继续,它产生在以俄国革命为中心的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三十年代以苏联文学为代表,出现了全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繁荣。四十年代,无产阶级文学站在了反法西斯文学的最前列。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而发生曲折。

其次,在思想政治与创作方向上,无产阶级文学有鲜明的无产阶级阶级性和共产主义党性,它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指导下,为着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利益而斗争的文学。新的思想决定这种文学具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集体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成为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有力武器。

再者,从反映的内容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表现新的世界和新的人物,它展示劳动的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它歌颂共产党的领导,歌颂人民群众,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描写劳动大众的崭新面貌。其中刻划的优秀共产党人的形象是人民群众学习的榜样。

还有,在艺术上,无产阶级文学运用了新的创作方法,这是革命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以及两者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结合的新的方法,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个创作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过不小的影响。

最后,在文学的队伍上,无产阶级文学是由崭新的作家创造的。无产阶级的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他们来自劳动人民或革命的知识分子。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都很重视文学问题,他们对文学发表这样或那样的意见。在斗争中,不少作家献出了生命,用鲜血写出了壮烈诗篇。

总之,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学不仅在思想性、政治性上更新了人类文学史,而且在艺术上也揭开了新的一页,它在艺术的方法、形式、风格、技巧、手法上有着自己的创造。

2.无产阶级文学的概况

苏维埃俄罗斯的无产阶级文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十月革命后无产阶级文学中最伟大的代表仍然首推阿·马·高尔基。高尔基在苏维埃时代从事了巨大而众多的文学工作,为人类和平、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十年代的苏联革命文学,是在国内战争及其后的经济建设的各个时期发展的。这个时期的革命文学描写了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的急风暴雨。勃洛克、布留索夫、别德内依等写了讴歌革命的诗篇。伊凡诺夫(1895-1963)的《铁甲列车14-69号》、比里别洛采尔科夫斯基(1885-1970)的《暴风雨》(1925)、特列尼约夫的《柳鲍芙·雅洛娃娅》(1926)、肖洛霍夫的《顿和的故事》(1926)、拉甫列尼奥夫(1891-1959)的《决裂》(1928)等展示了革命洪流的壮阔气势和斗争的艰辛。苏联文学中写革命主题的优秀作品,当属三部经典小说:德·安·富尔曼诺夫(1891-1926)的《恰巴耶夫》(旧译《夏伯阳》,1923)、亚·绥·绥拉菲摩维奇的《铁流》(1924)、亚·亚·法捷耶夫的《毁灭》(1926)。其中,《恰巴耶夫》塑造红军将领、游击英雄夏伯阳的生动形象,描写在乌拉尔一带布尔什维克党改造和领导军队以及同敌人的斗争;以卓越的心理描写表现了共产党员克里乞科夫的光辉面貌。《铁流》描写了南俄哥萨克群众在郭如鹤为代表的共产党员领导下,通过战斗考验成长壮大的过程。《毁灭》则描写远东一支游击队的故事,揭示了革命斗争中人才的选择。这些小说表现了党的领导,展示了人民群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马雅可夫斯基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斯大林语)

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劳动和大建设是苏联文学的重要主题。还在二十年代革拉特珂夫(1883-1958)就写了《水泥》(一译《士敏土》,1925)。三十年代这方面的杰作有:列昂诺夫(1899-1994)的《索溪》(1930)、卡达耶夫(1897-1986)的《时间呀,前进》(1932)、马雷什金(1892-1938)的《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1937)、克雷莫夫(1908-0941)的《油船“德宾特”号》(1938)是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小说。它们歌颂了五年计划建设时期的先进劳动者的优秀品质和忘我斗争的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的面貌。

描写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展示广阔农村生活和农民精神上的成长,也是三十年代文学的重要方面。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1932)、潘菲洛夫(1896-1960)的《磨刀石农庄》(一译《布罗斯基》,1937)、特瓦尔多夫斯基(1910-1971)的长诗《春草国》(一译《摩拉维亚天国》,1936)描写了农民如何在集体化过程中的斗争和农民中成长的新的人物。苏联农民如何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前进,这在施巴乔夫(1898-1979)、普罗柯菲耶夫(1900-1971)、伊萨柯夫斯基(1900-1973)等人的诗歌中都有多方面的表现。

新的一代人物的成长和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是建设年代苏联文学关注的题材。马卡连柯(1888-1939)的《教育诗》(1935)和《塔上旗》(1938)、凯特林斯卡娅(1906-1976)的《勇敢》(1938)、盖达尔(1904-1941)的《学校》(1930)等一系列小说,表现了革命青少年的崭新的精神面貌,歌颂了他们的劳动热情和斗争精神。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尼·亚·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这位工人出身、在革命战争和劳动建设年代成长的作家,他是在双目失明和瘫痪中写成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和《暴风雨所诞生的》(1936)。这两部书对青少年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作家自己的经历为基础,概括了一代苏联优秀青年的特点,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样不朽的艺术典型,小说以十月革命到经济建设的十多年历史时期的矛盾作为基本冲突,揭示了一代革命青年在革命战争和烈火中、在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同阶级敌人的斗争中、在战胜难以想象的困难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中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献身精神、崇高品德和伟大思想。小说以历史画卷的多彩的描绘、热情澎湃的抒情插笔、真实的日记书信的镶嵌、激动人心的叙述与概括,创造出光芒四射的艺术作品,使保尔·柯察金成为革命青少年的楷模。

史诗性巨著的出现,是这个时期苏联文学的伟大成就。其中有高尔基的《克里姆·萨木金的一生》、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法捷耶夫的《最后一个乌兑格人》、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等。这些作品人物众多,场面复杂,结构庞大,展示了生活的大变革,所写性格复杂的探索人物,以对人民和祖国命运的态度而决定自己的归宿。

这个时期卓有成就的还有维什涅夫斯基(1900-1951)的反映国内战争的史诗性剧本《乐观的悲剧》(1933)、包戈廷(1900-1962)歌颂十月革命和伟大领袖的剧本《带枪的人》(1937),以及历史题材的作品,警惕帝国主义战争、保卫社会主义、反对法西斯侵略野心的作品。

卫国战争中,优秀的诗篇有吉洪诺夫(1896-1976)的《基洛夫和我们同在》(1941)、阿丽盖尔(1915-1992)的长诗《卓娅》(1942)、英贝尔(1890-1972)的长诗《普尔科沃子午线》(1943)、安托科里斯基(1896-1978)的长诗《儿子》(1943)、特瓦尔多夫斯基的《瓦西里·焦尔金》(1945)等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表现了苏联人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反映了战争期间的斗争生活。

优秀的剧本主要有:考涅楚克(1905-1972)的《前线》(1942)批判了军事上的保守和宣传上的浮夸;列昂诺夫的《侵略》(1942)表现了敌后人民的斗争。另外,一些历史题材的剧本,强调了民族自豪与爱国主义,但有的美化了老沙皇,对后来颇有影响。

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小说是苏联文学史上灿烂光辉的一部分。格罗斯曼(1905-1964)的《人民是不朽的》(1942)、戈尔巴托夫(1908-1980)的《不屈的人们》(1943)、别克(1903-1972)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大道》(中译名为《恐惧和无畏》,1944)等表现在前线、在敌后的广大战士和人民群众同仇敌忾的英勇斗争。战后,法捷耶夫写了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波列沃依(1908-1981)的《真正的人》(1946)、卡扎凯维奇(1913-1962)的《星》(1947)和《奥德河上的春天》(1949)、潘诺娃(1905-1973)的《旅伴》(1946)和《克鲁日里哈》(1947)、布宾诺夫(1909-1983)的《白桦》(1949、1952)、阿扎耶夫(1915-1951)的《远离莫斯科的地方》(1948)等,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卫国战争广阔的斗争与劳动场面。巴甫连柯(1899-1951)的《幸福》(1947)、尼古拉耶娃(1911-1963)的《收获》(1950)、柯切托夫(1912-1973)的《茹尔宾一家》(1952)和安东诺夫(1915-1995)的中短篇小说,描写了战后苏联人民在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劳动和生活。战后写十月革命前后的历史题材的长篇巨著有费定(1892-1977)的三部曲《早年的欢乐》(1945)、《不平凡的夏天》(1948)、《篝火》(1965)、革拉特珂夫的自传三部曲《童年的故事》(1949)、《自由人》(一译《逃亡的农奴》,1950)、《荒乱的年代》(1954),这些史诗般的作品,概括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其它如茹尔巴的《普通一兵》、柯斯莫捷绵斯卡娅的《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伊琳娜的《古丽娅的道路》、比留柯夫的《海鸥》、多勃沃尔斯基的《三个穿灰大衣的人》,都曾在中国青年中发生过积极的影响。

(注:本文作者已经授权本头条)

马家骏 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原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原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原理事、陕西省高等学校戏曲研究会原会长、陕西诗词学会原顾问、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原常务理事、陕西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独著有《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美学史的新阶段》、《诗歌探艺》、《世界文学探究》等12种;与女儿马晓翙二人合著《世界文学真髓》、《西洋戏剧史》等4种;主编有《世界文学史》(3卷)、《高尔基创作研究》等9种;编辑有《欧美现代派文学30讲》等4种;参编合著有《马列文论百题》、《文化学研究方法》、《东方文学50讲》、《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等40多种。

名列《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剑桥《国际传记辞典》(英文第27版)、俄罗斯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国外俄罗斯学专家名录》(俄文版)、《陕西百年文艺经典》等40余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