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热播的《那年开花月正圆》,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1)

孙俪在里面地痞二流子的演技,再一次征服了不少观众。不少粉丝说,以后“娘娘”孙俪,就要变成“大佬”孙俪了。

而只活了17集的吴聘,也激活了大家的少女心,并且赚足了大家的眼泪。何润东整容般的演技,也让人啧啧称赞。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2)

而“败家子”沈星移,也因为爱情在变得越来越好。(不得不说,小编要爱上他了)

然而,更让小编更感兴趣的是,追究这些人物人生轨迹变换的内在因素。家庭的变故、历史的变迁、环境的改变这些因素都不可或缺,然而真正起决定因素,还是来自三个家庭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

不得不说,三个人的成长环境都各有不足。

看似“最惨”的周莹,为什么会成为整部剧里最后的人生赢家。就让我们好好来分析一下他们各自的优、劣势。

吴聘:专制集权家庭出身,受过高等教育的“富二代”。在家族中备受重视,可谓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3)

说到吴聘,恐怕能想到的都是优点了吧!

高:学问高、长得高;

富:家境殷实、饱读诗书;

帅:处事帅、宠妻的时候最帅!

这样的男人,怎么可能会有缺点?

然而,吴聘最大的缺点,就是太听话。

这个从小养尊处优的乖宝宝,有着有能力又专断强势的父亲,又有软弱无能没有主见的母亲。

他在父母面前孝心十足,所以在他强硬起来要和周莹在一起时,父母就觉得他离经叛道,甚至不顾他大病初愈让他半夜罚跪。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4)

太听话就会导致性格懦弱,做事保守,创新能力弱,进取心差。

吴聘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不该做的生意不做,不该办的事不办,就连娶亲也是父母之命,谈不上喜欢但也不会去反抗。(遇到周莹之后他开始试着反抗了,没曾想没反抗两下子就挂了)

吴聘很像身边一些懂事、成绩好的优秀乖孩子。(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5)

这样的孩子长辈们最喜欢,但是这份深得长辈的喜欢,却会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大的阻碍。

他们的人生,从学习、工作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父母参与的影子。哪怕换个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的床单,父母都会认为太花哨而换回来。

就这样,父母按照自己额喜好“雕刻”这自己的孩子

上哪所学校、学什么专业、进什么公司,所有的一切都被安排的妥妥当当。

这个听话的孩子只需要听话,只需要努力,一切就可以了。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6)

他们有梦不敢想,有心不敢做逐渐变成父母的附属品。

所以吴聘之所以没能成为剧中最后的人生赢家,刨去被人算计和身体原因之外。他缺乏足够的创新和勇气,也注定了他不可能成功。

他最终结局,可能只是变成他父亲的翻版。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7)

最近乐芽育儿岛微信群里有位妈妈求助:

她说孩子有一顶特别喜欢的帽子,可随着年龄的增大,帽子已经完全戴不下去,但孩子对帽子的喜爱却一点没有减少。

妈妈说,买了不少的帽子,都入不了孩子的眼,每次顶着不合头围的帽子出门,路人都会盯着看,那眼神仿佛在说,你看这个妈妈怎么这么不会带孩子。

不就是戴一个帽子吗?家长在乎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旁人对自己怀疑的眼光?

为什么不放手让孩子戴出去,他戴着开心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8)

如果真的戴的不舒服,他自己也会受不了,总有一天会放下这顶帽子,去爱上一顶更适合的帽子,这是孩子成长中最宝贵的体验。

他长大了以后,做事情都会更有自己的想法。培养孩子的创新和尝试的勇气,就是尊重他们的个人意志。

他们不需要事事都听父母的话,但是一定得认真听听自己的话。这样的孩子,未来才有无限可能。

再说到旁人的眼光,真的是怀疑吗?说不定他们只是在心里想,这小孩真可爱啊,我也想生一个。

沈星移:二胎环境下,生活在完美哥哥光环下的“败家子”。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9)

二胎环境下,大宝和小宝的教育、争宠问题,不仅父母心力交瘁,孩子们也常常怀疑自我定位。

二胎中,总有这么一个孩子深得父母欢心。要么是因为刚来到家中的小宝,要么是一个品学兼优,贴心能干的姐姐或哥哥。

在这样的对比下,另外一方势必会受到冷落。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10)

而剧里的沈星移正是这个被冷落的娃。大哥沈月生是父亲的左膀右臂,他精明能干、待人宽厚,是沈家既定的继承人。

如果沈月生不出意外,沈星移还能继续过着潇洒自在的沈家二少爷的日子。就算外人都认为他不学无术,是十足的败家子。他仍旧认为自己是响当当的人物。

可是大哥的突然离世,父亲恨铁不成钢的一顿“暴揍”,让沈星移突然醒悟,他不想在父亲面前继续“什么都不是”。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11)

然而就算再努力,得到了父亲再多的表扬,在父亲心里,那个完美的沈月生,仍旧是沈星移不可企及的高度。就算沈星移赚到了不菲的银子,父亲还是说他永远比不上大哥,就因为不够贪。

看看父亲训斥儿子的这些话,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

“你大哥怎么就走了,他要是活着该多好,我就不用再和你这个败家子生气了!”

“你永远比不上你大哥,因为你不够贪。”

“你看看你,连个跑街都做不好,你大哥在你这边年纪的时候,早就能独当一面了!”

正因为这些永远都比不上,沈星移开始自暴自弃,用这种行动来倾诉自己的不满。

一个总被拿来跟兄弟姐妹进行比较的孩子,会体验到父母的爱被剥夺与关注的丧失,甚至是屈辱。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12)

永远也忘不了弟弟犯错被教训时,妈妈总是会在骂完他之后回头对我吼一句,小的不听话,大的也是一样!

可是那时候的我,刚拿了全校第一名的奖状回家刚放下书包准备做第二天的功课预习。

只是因为是姐姐,所以弟弟的所有过错我都需要承担一部分吗?

这不公平。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13)

有一个同学说,他并不是不聪明,而是不想费力去学。

家里有个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是村子里有名的学霸,也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所以从他出生以来,他听过最多的就是,“我不要求你比你哥优秀,能有一半这么好,不让我们为你的后半生操心就好了。”

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一文不值。所以现在他年收入40万,但他的内心仍旧有着深深地自卑。而对父母也怎么都亲近不起来。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14)

这些孩子真的就不如人吗?其实并不是。而是他们生活的环境迫使他们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他们自我价值感、认同感很低,自信心不足。

沈星移后来“因为爱情”而进行了转变,但是这个过程是异常艰难的,而且他也是无比幸运的,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这么幸运。

所以二胎家庭,请一定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平等、耐心的对待两个孩子,才是最好的二胎教育。

周莹:一个被家族抛弃,跟着“不靠谱”老爹走南闯北的小混混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15)

周莹的身世,在剧里看似最惨的。刚出生就被抛弃,被好吃懒做爱玩好赌的周老四收养。

他俩居无定所,走南闯北,靠卖艺为生。老四基本不怎么管她,缺银子时,就把周莹卖掉。

但是周老四看着很混蛋,他却给了周莹十足的安全感。

他们会约定好相遇的时间,而且从不食言。因为意外没等到女儿,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四处打探。

周莹问:“爹,我们有家吗?”

周老四说:“能睡着的地方就是家!”

这给了周莹笑对生活的勇气。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16)

在吴家落寞,所有人信心低沉时,周莹仍旧能大大方方就讲出让所有人宽心的话。

就比如拿着形同废石的易式堂时,她说:“这式易堂的大印怎么没用?可以当镇纸,当砖头防贼,还能垫桌子用!这大当家的我可以不当,但是这银子我必须给要回来!”

这种笑对挫折的能力,是不可多得的人格魅力,也是她超过他人,成为陕西女首富的杀手锏。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17)

社会学家总结一个人能成功的要素,就是智商、情商和逆商。而周莹的人生经历告诉告诉家长,永远不要给孩子设框。

现在的父母不是不懂教育,而是他们太懂教育。所以他们会强制孩子按照自己定好的线路去走。孩子们被教育的懂事、乖巧、机灵,可是走出了父母定好的线,孩子们剩下的只有迷茫。

而周莹受到的教育看似“离经叛道”,其实正是父亲给他的这种空间,让她可以肆无忌惮的大笑、游走。她见多识广,尝尽世间百态,她充满想法,并且乐于思考敢于表达。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18)

好的教育,不是高高在上让人无法企及的。现在高端、上档次的教育受到追捧。

让孩子上贵族学校、吃西餐、去国外旅行,确实增长了孩子的见识。

但是带孩子上街、去超市,甚至是农村,教会孩子起码的生活知识,这种“接地气”的教育,让孩子能更贴近生活,了解人情世故,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更鲜活的教育。

而《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周莹更是接足了地气,看惯了世态炎凉,才练就出一颗强大的内心。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周莹原型是谁(那年花开因为她爹)(19)

所以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地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一个不被拿来比较而是被父母看见的孩子,

一个在规矩之外拥有内心自由的孩子,

一个看过,听过,闻过,摸过,

感受过鲜活的孩子,又何愁不是未来的大赢家!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