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李连杰的电影功夫(功夫皇帝李连杰)(1)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天地独大,在人生的浪潮造化中,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在尽力而为之下,顺应自然,保留真实,不勉强,不虚伪,方能求得人生的光明。

我们所有荒芜烦乱的情绪都是来自渴望外界对自己的认知和肯定,但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避开这些狂喜失落,找寻内心深处的安宁。千帆过尽,只有修炼内心的安宁才会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1,"功夫之王"

1963年4月26日,李连杰出生在北京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1971年,8岁的李连杰便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开启了作为武术运动员的生涯

播放李连杰的电影功夫(功夫皇帝李连杰)(2)

在1975年的全运会上,李连杰就在武术套路比赛中,一举夺得全能冠军。从1975到1979年,李连杰连续五年蝉联全能冠军,堪称习武奇才。

在因伤退出武术界后,李连杰受电影导演邀请,初涉影坛,1982年,李连杰首次出演就是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一经上映,大受好评。

在当年一毛钱一张电影票的年代,《少林寺》最终竟然有着惊人的上亿票房,不仅打破了华语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作为动作明星出道的李连杰也因此片收获了外界的一致赞誉,红遍了大江南北

在往后其主演的动作电影片中,李连杰不断创新并发扬传统武侠片和功夫片的精髓,在李小龙之后,成为了又一代人心中的功夫皇帝

播放李连杰的电影功夫(功夫皇帝李连杰)(3)

1991年,由其主演的动作片《黄飞鸿之壮志凌云》将李连杰在影坛中的地位再度推上新高,影片中既有着江湖情仇的快意,也饱含民族大义,底层人物的挣扎和时代背景的残酷,《黄飞鸿》也成为打破传统武侠片的经典之作,而李连杰所塑造的一代宗师黄飞鸿至今也无出其右者。

马云对李连杰也十分尊崇,不仅将他视为偶像,两人还曾在各自的事业上互相合作过,在李连杰的帮助和统筹下,马云拍摄了《功守道》电影,不仅圆了与儿时偶像同台对打的梦想,更促使了二人后来一同开设太极禅院。

千禧年之后,李连杰一路高歌猛进,踏入好莱坞,不仅佳作频出,将中国的功夫符号在全世界打响,他也为自己的演艺生涯时刻寻求突破,在非动作类的影片中,也向观众展示了极为动人的演技。

2008年,凭借在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中精湛的表演,李连杰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播放李连杰的电影功夫(功夫皇帝李连杰)(4)

在电影成就之外,李连杰在商业上也大获成功,在和妻子曾经用11亿港元收购远东控股后,如今身价累计高达300亿,也超越了成龙在内的一众一线明星,2007年,李连杰成立了公益组织壹基金回报社会,但愿苍生俱饱暖的美好心愿也从此成了他一生都在践行的事业。

从初出茅庐的功夫巨星,到不断求索,锋芒尽显的电影王者,如今淡泊明志后,也拥有了兼济天下的胸怀

2,病魔缠身

从出道至今,李连杰一直用真功夫为我们演绎了各种真英雄的出彩角色,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这样的历程都十分不易。

长期拍摄电影时对身体造成的大伤小伤在显老后逐渐显露出伤痛的峥嵘,这大概是人生最不幸的事情之一,明明还拥有着继续为梦想奋斗的权力,但失去健康只能让一切戛然而止,有时候机遇有很多,身体却是唯一

播放李连杰的电影功夫(功夫皇帝李连杰)(5)

7年前,李连杰被诊断出患有甲状腺亢进,需要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年龄的限制和身体不佳的原因,在武打动作电影之路上,李连杰被迫停下了脚步,从大众视野中渐渐退却的李连杰,开始在藏传佛教中为自己追求内心的平和和身体的安稳。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年华一去不返,岁月催人老,曾经杀敌打斗无所不能的功夫皇帝开始朝着心灵的朝圣之旅跋涉远行。

当媒体记者当众质疑李连杰的修行是否为作秀的目的时,他一点也没有感到不愉快,反而对提问的记者回答道:"做任何事都会受到周围人的质疑,这很正常,但是自己的内心一定要坚持做正确的事。"

播放李连杰的电影功夫(功夫皇帝李连杰)(6)

明星不管在聚光灯下,还是在舞台外,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世人的围观和猜测,但只要一心做正确的事,问心无愧,外界的纷纷扰扰,流言蜚语就会随着结果的揭晓而慢慢消弭。

过去的经历都已经变成自己的见识,未来的美好幻想消失后,过往还在的英雄梦清醒了,能独善其身,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便已是最好的姿态。

3,修行清旅

早在1997年,34岁的李连杰便对宗教产生了模糊的亲切感,在一次访谈中,他提到:一个人追求快乐时,从小到大,都是在不断地追求情,追求名,追求利,最终便是追求权。人们都以为自己在得到财富名利之后,有了情感的联结,有了利,有了权,便会活得不痛苦,但用外在的追求来保障内心的快乐和安全感,这是一段永远不能抵达终点的旅程。

播放李连杰的电影功夫(功夫皇帝李连杰)(7)

"无论拥有多少物质,都不能缓解一个人心灵承受的疾苦,佛教让我可以重新熟悉这个世界,认识宇宙,知悉生命和宇宙的联系,最终认清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让我身心愉悦的根源。"这便是李连杰20年来修行佛教的重要原因。

"活着,是一场盛大庄严的旅行",人们都说生活忙碌,因为社会不断变快的节奏催赶着人们追求存在于世的价值,但同时,忙碌的身心也为自己的懈怠找出理所当然的种种借口。

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上面才能找到意义,修剪掉过去芜杂的人生上长出的不合时宜的树叶,在自己的追求上留下一份赤诚的感动

播放李连杰的电影功夫(功夫皇帝李连杰)(8)

"我研究心灵思考和学习已经有20年了,最近的5-6年,我的上师对我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让我从必须坐完800小时到坐3000个小时,再去不丹老师修行过的山洞找到心灵感受,开发潜能。"

在身患重病之后,李连杰便经常去往深山礼佛,在山洞中打坐,禅修,净化尘世的芜杂,唤回内心的宁静,这是他一个人的朝圣

文/映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