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前些日子

一则关于“北极下起了塑料雪”的新闻引起了热议

被视为人类尚未“染指”的人间净土

近年也持续受到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

让不少人大呼痛心

环保人士呼吁

在这些污染物破坏极圈生态系统之前

必须采取严厉行动,遏制它们的扩散

谈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环境保护)(1)

作为负责任的央企

中化一直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开展

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们各项污染防治任务均取得了优异战果

对于生态环境保护

我们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谈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环境保护)(2)

9月3日下午,中化集团召开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系统回顾了集团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情况,聚焦公司当下在环保污染治理方面的短板与不足,部署下一步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

谈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环境保护)(3)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率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中化集团党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五大事业部在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的污染防治工作中持续不懈努力,各项环保指标可控在控。中化集团2019年荣获国资委“第五任期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称号。

五大举措抓落实

1

集团党组强部署

2

防污治理重投入

3

系统管理提绩效

4

清洁生产助改进

5

环保检查促提升

聚焦不足补短板

1

责任意识与传导

2

法律法规符合性

3

日常管理规范性

4

系统管理全面性

六项工作促落实

1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环保意识

2

厘清工作要求,完成攻坚任务

3

配强专业队伍,满足管理需求

4

加强过程管理,促进管理提升

5

加大隐患排查,定期跟踪闭环

6

强化过程监管,严肃执纪问责

尽管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付出诸多努力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企业而言,小化觉得我们还需要正视自身不足,持续改进现有工作,才能取得更长远发展。

会议上,对于集团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宁高宁董事长这样讲:

谈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环境保护)(4)

谈现状——“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决不能落后于的要求,决不能落后于党中央的要求,决不能落后于社会的要求”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化集团下属企业在环保意识、日常管理的规范性、系统化管理的落地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对照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检查标准,集团部分企业在依法合规、责任传导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虽然过去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但仍然停留在依法合规上,处罚舆情也仍有发生,这远达不到我们企业使命和愿景的要求。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决不能落后于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决不能落后于党中央的要求,决不能落后于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谈愿景——“要想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型化工企业的目标,就必须要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具备极强的自我驱动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勇担历史责任,引领世界绿色发展”

过去我们讲要为社会创造价值,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国家税收等。从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安全环保已成为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它的重要性高于企业盈利,我们必须把生产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放在显著位置。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已经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要想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型化工企业的目标,就必须要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具备极强的自我驱动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勇担历史责任,引领世界绿色发展。

谈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环境保护)(5)

谈策略——“生态环保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是要靠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实现本质环保”

本质环保的实现,要依靠科学技术,从源头设计到企业生产运营的每一环节,从工艺、技术到装备的每一方面,都需要对环保的有效管理、对市场机制的充分利用、对先进科技的良好应用。这不仅不会增加企业成本,反而能保护好环境,提高企业效益。对此,必须有鲜明的态度和坚决的行动,对于环保不达标的老旧企业,要按本质环保的要求及时整改;对于新项目、新投资、新业务,更要把本质安全环保放在首位来考量,依靠技术和产业升级,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真正实现本质环保。生态环保问题的解决,归根结底是要靠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实现本质环保。

谈问责——“对任何造成环境污染的人员和事件零容忍,绝不迁就、绝不姑息、绝不手软”

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通报问题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固废偷埋、废水偷排、弄虚作假等方面,相关责任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党纪政纪处分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当前,国家对化工企业环保安全的管理标准越来越严格,对此我们要关口前移,必须做到内部严厉监管和问责,但凡查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纪委要给予相关人员严格的党纪处分,对任何造成环境污染的人员和事件零容忍,绝不迁就、绝不姑息、绝不手软!

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使命感、我们的社会责任都不允许我们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环境。企业越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就越大。面对新机遇,我们必须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强化系统化管理,以产业升级和本质环保的科技创新为依托,同时构建过程监管和问责机制,秉承中化集团“科学至上”核心价值理念,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良性发展,为全世界贡献我们企业绿色发展的模式和智慧!

谈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环境保护)(6)

谈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环境保护)(7)

谈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环境保护)(8)

谈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环境保护)(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化集团,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