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名”中有大学问□ 刘绍义,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小称呼大学问?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小称呼大学问(小名中有大学问)

小称呼大学问

“小名”中有大学问

□ 刘绍义

年龄稍大一点的中国人,至少有两个名字,除了“官场上”人们常叫的“尊姓大名”外,还有一个不太为人知晓的小名,又称乳名、家名、奶名、小字等。这个名字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为人知,但它却实实在在地伴随着我们走过了童年、少年,甚至青年。

小名叫着亲热,起得随便。不少年纪大点关系又不错的人,就爱吃小名会,有时知道一个人的小名,就像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似地狂喜。小名一般都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最亲近的人起的,起得也很随便,男孩一般采用动物名,什么豺狼呀、猫孩呀、狗子呀;女孩一般用花名,诸如翠花、冬梅、玉兰、山杏、桃子等等。这也算是文雅的名字了,还有的直接叫什么狗蛋、狗胜、狗妮的,光一个“狗”字能起这么多名字,用动物起名字的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后来人们为了叫起来顺口,又用起了叠字之名,像什么圆圆、甜甜、东东、毛毛等,这算是最洋气的小名了。

中国人的小名,从古至今,都没有免俗。《礼记·檀弓》上说:“始生三月而加名。”不论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是山野村夫、小商小贩,他们都有一个长辈给起的小名,而且这个小名大都起得粗俗不雅,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孩子的小名起得越鄙俗越粗野越好养。《白虎通德论·姓名》:“名者,幼少卑贱之称也。”例如晋成公、鲁成公的小名都叫“黑臀”,也就是黑屁股;郑庄公小名叫“寤生”,就是他娘生他时难产的意思。还有郑共公名叫“丑”、刘邦叫“刘季”、曹操叫“阿瞒”、刘禅叫“阿斗”、陶渊明叫“溪狗”、李存勖叫“亚子”等等。由此看来,古代人的小名与我们今天的小名并没有多大区别。

当然,这些小名是不能随便叫的,除了父母长辈以及小时候的发小在自己小时候用小名称呼自己外,长大以后,一般都不许再用小名称呼自己。尽管名人包括伟人都有自己的小名,但成年以后都很少用到,不然就是不恭不敬。我们知道,毛泽东主席以及与他同时代的蒋介石都有小名,分别叫“石三伢子”和“郑三发子”,但除了在介绍他们时用到外,其他地方或场合一般不说他们的小名。在文章中说到自己小名的,我记忆中只有郭沫若先生,他在《少年时代》中写道:“我母亲说我受胎的时候,是梦见一个小豹子突然咬着她的左手的虎口,便一觉醒了。所以我的乳名叫文豹。”

古人中好称人家小名的大约就是辛弃疾了。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下阕中这样写道:“可堪回首,佛狸寺下,一片神鸦社鼓。”这里的“佛狸”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辛弃疾用在这里,以示对拓跋焘入侵中原的鄙视轻贱之意。辛弃疾在同一首词的上阕中还写到一个人的小名,那就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寄奴”。“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至于《三国演义》中写到的“阿瞒”,那都是人家骂曹操时对曹操的称呼了。

所以,如今大家见了面尽量不要以小名相称,你若真常以小名相称了,会引起人家的反感,外人还认为你没修养没礼貌,因为小名叫起来毕竟不是太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