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1)

原创: 韩谦

第一剧集(diyijuji)做单剧周主题策划,每周关注一到两部剧,提升内容壁垒,深度垂直剧集领域。本期是正在腾讯视频热播的《古董局中局》。第一剧集(diyijuji)将从剧中典型人物影像分析、制作幕后故事、中期剧评三个方面来深入分析这部剧。

看《古董局中局》之前,古董行在笔者心中大概有三种样貌:

一种,是捡字纸的。这来源于范雨素的文字。

她曾经写过自己90年代初,在北京买卖收藏书品的经历:每天到北沙滩旧货市场赶“鬼市”,收点珍本、善本、信件、照片,然后再拿到琉璃厂去卖。

一人一个手电筒,在夜幕下搜寻,好似等待龙宫奇遇。这大概是古玩行,最底层的样貌。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2)

第二种,是骗老外的。这主要是受《独自等待》的影响。

片子里,同样由夏雨扮演的古董店老板,吊儿郎当、漫天开价。店里正经玩意儿不多,狗血周边倒不少。

比如,下图这段。因为卖周润发裤衩的“羞耻”情节留名影史,夏雨也算第一人了。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3)

第三种,是搞“鉴宝”的。这是受王刚老师的“教化”。

当年,《鉴宝》节目热播大江南北。王刚带领的专家天团广评民间藏品,真的就发奖金,假的就大锤抡起、当场销毁。

别人看这个节目,可能喜欢的是看藏品、记知识点。我反而最喜欢看砸赝品环节——一锤下去,很有种打倒投机分子的爽感。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4)

看了《古董局中局》,突然发现古玩行还有第四种样貌——胡同上流人的精致生活。

我们在剧言剧。鉴宝的“五脉”家传,是马伯庸虚构的,现实古玩行里的鉴宝手段主要是一看二摸,也没太多花哨。

不过,《古董局中局》虽然是虚的,但在造型置景中,却让人看出了有意思的古董江湖感——而且是上流江湖。

先说主角许愿的古董铺。

许愿本来是“五脉”落魄的后代,在潘家园开个小店,找个饭辙,本来也算不上古玩行的上流。

所以一出场,整个古董铺的全景,给人的感觉是杂乱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5)

许愿出场在干什么事儿呢?一边剁肉馅、包饺子,一边靠一面镜子当监视器看铺子。

前景摆的瓷器,背景的年画、老冰箱,中景夏雨旁边的斗橱、洗菜篮,构图略显拥挤,细节却面面俱到。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6)

外景第一次出场,同样是这样前景遮挡的拍法,小而逼仄,旧而自得。这应当是上世纪90年代北京不少小古玩铺,应有的状态。对比同为五脉中黄家的瑞缃丰,许愿的小铺很是相形见绌。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7)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8)

许愿的上流感在哪里呢?在他的鉴宝手法。

为了鉴别一真一假的两枚汉代印章,他使出了“悬丝诊脉”的看家本事。手法虽然是马伯庸虚构的,但是主创拍得很真。

先用小景深,特写两枚印章。笔者不太通美术行,但道具造型细节到这个程度,加上台案的断裂纹理,也是看过网剧中数一数二的了。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9)

“悬丝诊脉”是要鉴宝人把线飞走起来,勾住印章,在运动中听它的回响,以此判断材质。

这种运动,放到全景镜头,很容易穿帮。《古董局中局》用了大量近景和特写,配上升格镜头,辅以音效、音乐、特效,最大程度上还原了这个过程。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10)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11)

虽然中间几个镜头,有用线拴着印章拍摄的嫌疑(比如下图),但总体上,还是能让人目瞪口呆的。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12)

然后,再说作为“五脉”名后的药不然。

药不然,算是这部剧中古董行上流社会的代表。家族泰山北斗的地位就不用说了,光是他科学鉴宝的研究所,就够让人开眼的。

外景,是需要航拍才能覆盖全局的西式建筑。笔者反正是不知道,90年代的中国,哪里有这样气派的建筑群,也许这就叫“贫限想”吧。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13)

看内景,红砖拱门在画面中间形成框架,纵深的空间感、银行金库一样的封闭感,基本上是民国传奇剧中,才能看到的场景了。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14)

再看内景陈设,俨然《神探夏洛克》里夏洛克的书房了。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15)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16)

科学鉴宝的设备一应俱全,而且都是有名有姓的老物件。书桌上还放了台“大屁股”显像管显示器,看样子药不然也是与时俱进的486电脑用户。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17)

这个场景,虽然一眼看过去有点过于复古民国,但配上药不然“鉴宝”世家的身份,倒也算比较和谐。

总体来说,《古董局中局》看到第6集,不管是90年代的氛围、古玩行当的复原,都算可圈可点。

只有一点,让人难免“出戏”。说好的古玩行上流社会图鉴,但真正到五脉元老出场的戏,场景倒显得草率了。

开篇,五脉重新聚首的戏,整个空间还算古朴精致。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18)

但到了后续,无论是老家伙相互“密谋”,还是下一代向元老汇报,基本都在同一个别墅露台上。好像剧中的五脉元老,都是一群不爱回家的男子一般。

古董局中局掠宝清单40集(古董局中局影像)(19)

虽然老戏骨们大多演的是过场戏,但这场景,恐怕真该向王刚老师的家学习一下——除了沙发,其他陈设全是古董——这才是一个古玩痴迷者该有的样子。

全盘来看《古董局中局》的改编,究竟是偏重古董江湖的全景展现,还是着重以悬疑为线索去讲佛头案,其实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看法。笔者更倾向于前者。

没有了“摸金”的刺激和异象神秘,古董题材再想以悬疑触动观众的神经,已经很难了。

真正想看这部剧的观众,是想看沁入每一个道具、场景的古玩风情,想看暗中较量的袖下波澜。

所谓“画鬼容易画人难”,这也是笔者觉得《古董局中局》的影像值得分析和肯定的最重要原因。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主编 | jin

编辑 |月半

校对 | 格鲁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