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饱和溶液的定义及判断方法是初中化学基础知识,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物质溶解性的定义:一种物质(溶质)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溶解的能力;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1)

我们在研究物质溶解性时,需采取“控制变量法”去研究,即控制二个变量去研究另个变量。

1.1、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种类的关系(控制温度和溶质的种类不变)

在温度和溶质相同情况下,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l如食用油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汽油;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2)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3)

如碘不溶于水,可溶于汽油;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4)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5)

1.2、物质溶解性与溶质种类的关系(控制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变)

在温度和溶剂相同情况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如食盐(氯化钠)能溶于水,但面粉不溶于水;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6)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7)

1.2、物质溶解性与温度的关系(控制溶质的种类和溶剂的种类不变)

在溶剂和溶质相同情况下,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性不同;

如在不同温度下,氯化钠固体溶于100 g水中,如下图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8)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9)

如在不同温度下,硝酸钾固体溶于100 g水中,如下图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10)

如在不同温度下,氢氧化钙固体溶于100 g水中,如下图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11)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1、饱和溶液的定义: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物质的溶液,那么叫做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条件:

①在一定温度下(温度固定):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12)

②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剂的量固定):溶剂量的不同,溶解的溶质量也不同;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13)

③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如在一定温度下,氯化钠(NaCl)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钠固体,但可以再溶解其他溶质,如氢氧化钠(NaOH)、氯化钾(KCl)等。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14)

2.2、如何让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三种: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和改变温度方法。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15)

举例:在20℃时,100g水中溶解15.8g 硝酸钾固体,形成不饱和溶液,如何让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16)

①增加溶质

在20℃时,再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15.8g的硝酸钾可形成饱和溶液。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17)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18)

②蒸发溶剂

在20℃时,将硝酸钾溶液蒸发掉50g的水可形成饱和溶液。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19)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20)

③改变温度

在溶质和溶剂都不变的情况下,20℃硝酸钾不饱和溶液降低至0℃,可得到饱和溶液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21)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22)

2.3、如何让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两种:增加溶剂和改变温度方法。

举例:在20℃时,100g水中溶解0.16g 氢氧化钙固体,形成饱和溶液,如何让氢氧化钙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23)

①增加溶剂

在20℃时,再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水,可得到不饱和溶液;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24)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25)

②改变温度

在溶质和溶剂都不变的情况下,20℃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可得到饱和溶液;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26)

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

3.1、溶液中有晶体出现,在该温度下,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如在20℃下,氯化钠溶液中出现氯化钠晶体,那么20℃下,该溶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3.2、溶液中没有晶体出现,在该温度下,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

如在20℃下,氯化钠溶液中没有氯化钠晶体,有两种情况:

①在20℃下,氯化钠刚好完全溶解,为饱和溶液;

②在20℃下,氯化钠溶解,水过量,为不饱和溶液;

九年级下册化学溶解度的知识梳理(九年级化学下册)(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