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企业最核心的工作逃不出五项内容:高效率高质量地形成资产、让产品和服务保持竞争力、多拿订单多销售、多快好省地向客户完成产品交付、通过客户服务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如何优化这些核心业务流程,是推动企业进步的关键。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说明。

文/徐继军(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副总裁、高级合伙人,华沣管理研究院院长),刘琳娜(华沣管理研究院知识总监、高级咨询师)

01

理解流程

我们在看一个组织时,基于习惯,通常首先看到的会是各个部门、各种职能,以及众多的职位。但是,这个视角并不能帮助我们了解公司内部的工作是如何完成的,更不要谈有效地提升组织绩效。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在思考组织问题时,缺乏流程思维。

流程是什么?简单来说,流程就是做事的过程和方法。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分享过,通过确定“战略破局点”,企业得以确定其战略方向。接下来,通过战略解码,企业中的绩效目标以及与目标相关的关键业务问题也会明确。而目标的达成、关键业务问题的解决,要靠对应的业务流程来实现。这些业务流程基本上都是跨越职能的。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核心业务流程并不是很多,最常见的包括:

企业的每个目标都应该有对应的核心业务流程予以支撑,每个核心业务流程都清晰地指向客户。其他工作流程,都是为核心业务流程提供支持的。各部门和岗位,则是支撑流程得以运转的专业模块。

所以说,流程事实上是公司运营管理真正的主体,是公司战略和组织之间的接口,在公司战略落地和持续改进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只有流程有效,企业才能高效。

关于流程管理,特别需要抓住以下重点:

流程的好坏,最终取决于三个重要的指标:

如果企业的内部流程存在缺陷,即便有清晰明确的战略、清晰的组织结构、能力素质兼备的员工,也无法弥补这个缺陷带来的问题。

因此,如何优化流程,是每一家企业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02

如何进行流程优化

基于我们的研究与咨询实践,企业可以按照下图的方式来有效进行流程优化:

业务流程优化的困难与问题研究(如何基于流程优化推动业务进步)(1)

下面对其中的关键工作节点工作要点进行说明。

企业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问题就是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

所以,首先需要对核心业务流程(价值流)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绘制当前流程图。这里使用的工具建议采用“跨职能泳道图”,相对简洁而清晰。

跨职能泳道图能够呈现工作流程中跨职能间次序步骤,能够展示每个步骤涉及的职能部门和工作事项、各环节间的关系,同时还能展示为过程各阶段负责的执行者。

在绘制流程图时,先画水平的行,代表流程中的各种职能。然后,将该流程的“客户”放在最上部的行中,将该流程下游的“供应商”放入最下部的行中,再标注出其它各行职能名称。接着,找出流程中的功能模块(子流程),如“订单录入”、“定制”、“生产”等,从左到右注明。然后,开始在合适的位置放入该流程第一个步骤,接着不断追问“这个步骤完成或实现了什么、输出了什么、输出到哪里去”,并在合适的位置放入其他步骤,直至完成。

业务流程优化的困难与问题研究(如何基于流程优化推动业务进步)(2)

绘制完成当前流程图后,需要进行现状分析。分析主要有两步:

第一步,识别现有流程的“瓶颈”——导致该流程的效果或效率受到限制的问题点,这些点很可能就是后续流程改进的机会点。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认为的问题点,此时都应该在分析讨论中明确下来,并做出详细记录。

第二步,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步,就是以终为始,按照该流程最后所希望达成的绩效指标(成本、交期、质量等),通过倒推分析,找到流程“瓶颈”乃至流程结构上的问题,以及需要的改进,并且评估可行性,直至能够完成目标为止。

根据当前价值流图分析结果,对改进方案进行归纳总结和取舍,就可以着手进行未来价值流图的绘制。

在绘制未来价值流图之前,首先再次明确:新设计流程的输入、输出应该是什么?每个输入、输出的关键绩效目标是什么?如下图所示:

业务流程优化的困难与问题研究(如何基于流程优化推动业务进步)(3)

业务流程优化的困难与问题研究(如何基于流程优化推动业务进步)(4)

未来价值流图绘制的方法也和当前价值流图一样,都是“跨职能泳道图”。

需要特别注意。未来流程设计出来后,并不等于能够马上实现。因为流程优化之后,往往会对组织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所以,与未来价值流图配套的内容,就是要明确行动计划,列出关键任务清单。如下图所示:

业务流程优化的困难与问题研究(如何基于流程优化推动业务进步)(5)

关键任务清单中任务的完成,是业务流程优化设计和落地执行的基础工作。其中D/I分析,指的是根据难度(Difficult)和影响度(impact)对关键任务进行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如下图所示:

业务流程优化的困难与问题研究(如何基于流程优化推动业务进步)(6)

很显然,难度小、影响度大的任务,肯定要优先采取行动;难度小、影响度小的任务,尽量快速实施,将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影响度大、难度大的任务,需要从长计议,纳入长期推进计划。影响度小、难度大的任务,那就暂缓实施。

03

流程优化组织分工

关键业务流程往往跨越多个部门,流程输出的效果也是多个部门协同工作的结果。级别越高、越是重要的业务流程,其过程越是复杂。流程优化工作必须有合理的组织分工和协调机制来保障。

这里我们通过对项目中的角色分工进行说明,来展示流程优化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业务流程优化的困难与问题研究(如何基于流程优化推动业务进步)(7)

1. 项目总监

项目总监作为发起人,负责组建团队、激励团队,参与关键研讨,监督计划的进展,并协调相关部门提供及时的配合支持。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项目总监应该由有足够权威的公司领导来担任。有的企业仅依靠外部顾问进行内部流程优化和改造,无论顾问的分析多周密、建议多高明,缺少组织推动力的参与,项目就很难获得相关人员真正的深度参与。

2.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一般由对该业务流程绩效结果负责的业务负责人担任,一般也称之为流程负责人(Owner)。项目经理对于该业务流程应该是最为熟悉的,带领团队完成改进方案研讨和制定、推进计划完成。

3. 项目导师/顾问

流程优化工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般企业会聘请管理专家担任项目导师或顾问,对项目组提供专业指导,为团队提供专业知识的赋能,引导团队完成工作。

4. 项目组成员

流程优化工作必须由流程“流经”各部门共同参与完成,这是流程优化非常重要的组织基础。一般项目组成员需由流程的相关部门负责人或关键岗位组成。当然,在研讨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争论不可避免,所以需要项目组成员们在项目导师引导下,通过共创同建,共同完成流程优化工作。否则,最终出来的方案大概率会夭折,不可能得到认同和执行。

5. 后勤保障

为保证效果和效率,流程优化工作往往采取训战结合、封闭研讨、突击工作的方式进行,原则上如果不产生达成共识、满足目标要求的方案,这个封闭式的研讨会就不停止。

在此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的工作强度很大,很容易疲劳,而不可避免的争论还可能导致焦躁情绪。所以,到位的后勤保障就非常重要。应该安排合适的项目支持人员,完成会议室准备、设备准备、文具和工具准备,并且保障好后勤工作。尽可能让小组成员能够心无旁骛地头脑风暴、解决问题。

要保证流程优化项目的成功实施,在明确项目组成员和分工后,项目发起人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必须要明确的任务方向与边界,否则就可能导致团队工作难以聚焦、成员士气低落,结果很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成果。

方法是什么?让每个项目组成员从始至终能清晰地回答以下问题:

04

写在最后

企业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所以,必须要抓住“牛鼻子”,通过解决少数关键问题,牵引和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

在所有这些问题中,除了“战略破局点”之外,最能够牵引企业问题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核心业务流程。

企业最核心的工作,其实没有那么多,逃不出五项:高效率高质量地形成资产、让产品和服务保持竞争力、多拿订单多销售、多快好省地向客户完成产品交付。

那么,如何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推动企业发展进步,是值得每位企业管理者深思的问题。我们建议可以尝试使用本文介绍的方法,来入手改进企业关键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优化的困难与问题研究(如何基于流程优化推动业务进步)(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