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和尚有妻子和儿子吗(沙和尚竟然还有老婆孩子)(1)

从整部西游记电视剧中找到老沙这张英武的截图,可是费了我不少时间

沙和尚有妻子和儿子吗(沙和尚竟然还有老婆孩子)(2)

唐僧念咒悟空昏死,老沙关切地去扶悟空

沙和尚有妻子和儿子吗(沙和尚竟然还有老婆孩子)(3)

老沙蒙观菩萨点化之恩,终成正果

重读西游记原著,真是趣味无穷。关于沙和尚的身世,原著当中,主要有三段说明,前两段由于在影视作品中曝光率极高,因而大家都比较熟悉。第三段说明,虽然不长,却很有趣味,其中有一句话说“养就孩儿,配缘姹女”(黑体字为原著当中的原话,下同),好多人据此认为沙僧当上卷帘大将之前,应该有老婆孩子。果真是这样么,这可是原著当中的原话呀!让我们捋捋看。

第一段说明发生在第八回,菩萨和惠岸领如来法旨,去寻取经人,走到流沙河,点化沙和尚,沙和尚有一段自我介绍:“菩萨,恕我之罪,待我诉告。我不是妖邪,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没奈何,饥寒难忍,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不期今日无知,冲撞了大慈菩萨。”这一段说明,主要提及了他当卷帘大将时怎样被贬和被贬之后的生活。

第二段发生在第二十二回,唐僧、悟空和八戒在流沙河收复沙僧时,八戒去打头阵,沙僧自报家门: “我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玉皇大帝便加升,亲口封为卷帘将。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腰间悬挂虎头牌,手中执定降妖杖。头顶金盔晃日光,身披铠甲明霞亮。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只因王母降蟠桃,设宴瑶池邀众将。失手打破玉玻璃,天神个个魂飞丧。玉皇即便怒生嗔,却令掌朝左辅相:卸冠脱甲摘官衔,将身推在杀场上。多亏赤脚大天仙,越班启奏将吾放。饶死回生不典刑,遭贬流沙东岸上。饱时困卧此山中,饿去翻波寻食饷。樵子逢吾命不存,渔翁见我身皆丧。来来往往吃人多,翻翻复复伤生瘴。你敢行凶到我门,今日肚皮有所望。莫言粗糙不堪尝,拿住消停剁鲊酱!”

这一段是段比较长而全面的介绍,请注意,这里面有一句话,“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第三段也有一句类似和话,我们放到一起解读。

第三段发生在第九十四回,唐僧师徒四人走到天竺国,玉兔精变的假公主用绣球打中唐三藏,国王逼其成亲,唐僧坚持在成亲前叫三个徒弟来见个面,国王就让三个徒弟做个自我介绍,这时,沙和尚说“老沙原系凡夫,因怕轮回访道。云游海角,浪荡天涯。常得衣钵随身,每炼心神在舍。因此虔诚,得逢仙侣。养就孩儿,配缘姹女。工满三千,合和四相。超天界,拜玄穹,官授卷帘大将,侍御凤辇龙车,封号将军。也为蟠桃会上,失手打破玻璃盏,贬在流沙河,改头换面,造孽伤生。幸喜菩萨远游东土,劝我皈依,等候唐朝佛子,往西天求经果正。从立自新,复修大觉,指河为姓。法讳悟净,称名沙僧。”

这一段简短而有趣味,这里面有一句话,“养就孩儿,配缘姹女”,有好多人据此认为,沙和尚在官授卷帘大将之前已经结婚生子。应该说,仅从字面上来理解,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如果放在整个文章当中看,特别是结合第二段介绍中“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这一句来看,其实,并非是说沙和尚与某一位少女配了姻缘,并生了孩子的意思,而是一句道教术语,只不过这个术语现在看来,的确是非常容易造成误解。这里的“婴儿”和“姹女”都来自道教术语,分别是铅和汞,看上去是养儿配女,实为铅汞相投,再重复一遍,道教练丹术中,婴儿一般代指铅,姹女一般代指朱砂,即硫化汞。《西游记》第十九回中的“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也是一个意思。第二十二回中“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中,木母也姹女一样,代指汞,金公和婴儿一样,代指铅。由于西游当中使用姹女时,有时真的是指少女,有时却是代指朱砂,即硫化汞,有时用又用金公代指孙悟空,用木母代指猪八戒,因此,令人搞混也是常用的事。所以,如果有人将“养就孩儿,配缘姹女”误解为沙和尚曾经有过老婆孩子,也有情可原,但却是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