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老师告诉家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爸爸妈妈往往回家便要“兴师问罪”,然后出台一系列规矩:与孩子谈心,要求孩子写保证书;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在一旁监督不让孩子乱动,好像“动”是集中注意力的大敌,可还是有些孩子什么也不动的,他想着自己的事,走着自己的神,一味要求孩子,是行不通的,在知道如何做之前,首要得知道为什么。无法集中思维或许错不在孩子,也可能是因为下面的一些原因,对此家长要正确认识。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常见原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1)

一、孩子神经系统的耐受力差

生理因素对孩子的注意力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甚至有人认为孩子的注意力缺陷从根本上讲是与生俱来的大脑特性所造成的,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偏颇,但由此可见生理因素的重要作用。

孩子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从事一种单调的活动,会引起疲劳,晚上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耍,从不督促孩子早睡早起,造成孩子睡眠不足,第二天孩子的注意力也无法集中。

《童教》针对三千多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没睡饱”是孩子上课无法专心的头号杀手。其中“家庭作息不正常”、“过度学习”更是导致孩子睡眠不足的主要原因。家庭原本应该是提供孩子稳定作息的地方,但其实很多家庭却是经常一团乱。专家发现一个班级里常常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复杂的家庭生活,让孩子无法专心。而大人没把自己的生活与孩子的生活做适度的切割,让孩子眼着父母,大众几点睡他们就几点睡,当然注意力不好。

学习过度也是造成孩子没睡饱,上课无法专注的原因之一。根据《童教》调查,台湾的中小学生,在学校教室上了一天课之后,有超过六成(在都市超过七成)的孩子还要上“安亲班”,有些小学生甚至到晚上十点才从“安亲班”回家。当孩子上了一整天的课,身体与脑力都呈现极度疲倦状态,永远被逼着写功课,水远没有主动学习的快乐经验,当然也就没有机会练习专注。

同样由于孩子神经系统的耐受力差,有意注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水平较低,注意转移的品质还没有充分发展。由此导致了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常常不能根据需要及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应该注意的事物上,更容易分心。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常见原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2)

二、心理因素

(ー)气质影响注意力品质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品质。心理学将气质类型分为四类,黏液质、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孩子的气质差异较大,也会是注意力水平不同的一个影响因素。由于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对待学习的方式自然就不尽相同。

研究表明:不同气质类型的注意力品质是不同的。研究显示,在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三项品质上,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学生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即注意广度大,注意分配值高,注意转移快。相关分析也表明,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都与E量表分有显著性相关,即注意的这些品质是与气质的内外倾向性维度有关的。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点:①多血质和胆汁质在气质的维度上是倾外向的。而外向气质特点的人,由于其活好动,社交范围广,接触新鲜事物多,因而动手机会多,受锻炼的机会多,而注意分配和注意广度是可以在操作熟练的基础上或经过训练而提高的。同样,注意分配影响操作水平,那么反过来,一个人动手能力强,操作熟练,也能影响分配水平,这应该是互为因果的。②从气质的生理基础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来看,多血质和胆汁质都属于强兴奋型,唤起水平高,他们容易建立阳性条件反射,迅速地接受一个反应,因而表现为转移快,分配能力强。此外,研究还发现,注意广度和情绪稳定性、精神质维度有关,即情绪稳定性好,精神质分低,注意广度也大。

在国外一般采用CPT(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来测量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稳定性。本研究采用划削测验探讨气质类型与注意稳定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划削错误率上,四种气质类型间有显著性差异,胆汁质和抑郁质划削错误率高,相关分析也表明,错误率与情绪稳定性维度N和精神质维度P有显著负相关。

注意力品质对学习成绩有一定影响。因此,注意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质,根据其气质类型,了解学生注意力品质的缺陷情况,针对其缺陷方面加强训练,对于提高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积极的意义。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常见原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3)

(二)兴趣对注意力品质的影响

心理学上,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于有意义事物本身在情绪上引人入胜而引起的。例如,学生对一堂生动的课、电影、歌曲等的兴趣就是直接兴趣。直接兴趣具有暂时性的特点。间接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其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对某些课程并不感兴趣,甚至感到乏味,但意识到学好这些课程对将来服务于社会有重要作用,因此刻苦学习,并对此产生兴趣。间接兴趣具有较稳定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


因此,学生的直接兴趣需要我们创设条件来唤起。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就不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童教》调查显示:“老师上课方式太枯燥”"(45.8%),是学生认为他们上课无法专心的第二大原因,尤其是都市里的小孩,老师上课太枯燥甚至是让他们无法专心的最主要原因。任教于南京市第二小学的宋老师就不讳言,学生不专注,有一半的原因老师要自己检讨。而另一个现象是:有64%的导师认为学生上课不专心,是因为上课内容安亲班都教过。安亲班还会超前学校进度,学生有时还会质疑学校老师教的不对,让老师面临更大的教学挑战。

学生的间接兴趣则需要我们帮助他们树立适当的目标,让他们明白坚持下去会得到什么,这个目标一定是他所感兴趣的,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会让他有成就感的,这种兴趣就会成为他坚持长期注意的动力。

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调查组,在25年前针对目标这一问题,对一群学生进行调查,这群学生在体质上、头脑聪明程度上、家庭环境等方面都大体差不多,当时的调查数字为: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经过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3%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25年来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如今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占10%的有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美国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占60%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27%的没有目标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不很如意,常常失业,有的成了流浪汉,靠社会救济。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常见原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4)

三、环境因素对注意力的影响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对孩子注意力的影响是广泛的、持久的和深入的,任何孩子都必然受它的影响。这种大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风气和大众传播等。


所生活的社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孩子就会被什么样的文化所照陶,产生趋同大众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注意选择倾向对孩子注意力产生最直接影响的则是学校环境,包括师生关系、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学校的文化氛围等。学校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教师能否掌握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关注程度,对教育活动的掌控程度,是否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同学之间的群体关系,相互之间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同学之间既可以相互勉励、互为榜样,也可以形成不良互动。家长们对此是否有高度的重视,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了呢?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常见原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5)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养育态度、养育方式、教育观念和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此特别分析专家艾尼克松有十分精辟的观点,他提醒家长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自主性、勤奋的意识、独立的意识,否则家长就是不称职的。

要让孩子集中注意力,首先要整顿家庭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

增强孩子的注意力品质,我们认为家长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给予孩子一个宁静可区隔的学习空间

孩子时时刻刻都在学习,但是孩子仍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父母要给孩子准备一个小小的天地或角落,让他们在里面画图,听音乐、阅读,在这儿,他有不被干扰的权利。

2.增进亲子休闲娱乐的时间和心情

透过休假时间的调整,父母可以安排适合全家体闲的方式,放松自己的心情,增进亲子共处的时光。旅游休闲不一定要去风景游乐区,可以在小区活动,散步、打球、拜访邻居、认识地理环境,甚至逛逛商店、超市、图书馆都是不错的省时省力的亲子休闲,充分把握“该体闲就体闲,该工作就工作”的原则,可促进孩子对作息性质的认识和区别。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常见原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6)

3.教导孩子静坐、冥想、远望的方法

孩子不能专心,常常是因为静不下心来,如果我们能够带领孩子静坐、冥想、远望,对于静心专注会有很大的助力。孩子沉静下来思考,摒除吵烦的尘嚣,可以安稳孩子行事的步调,对于专心的训练可收渐进的效果。

4.作息时间要规律,制定良好的生物时钟

该做什么?如果孩子能清楚知道自己要进行的事情,那么他就会很快进入情况,也能够按部就班、有条有理的处理好每一件事,而且,孩子的作息时间规律,其饮食正常、情绪平稳,对于孩子专心的培养有基本的良好条件。


5.用“心”与孩子相处

谈了那么多的培养孩子专心的方法,无非是希望孩子是真正地在学习,乐于投入学习的过程中,而非被迫定坐在桌前浪费时间,虚掷光阴。而父母、老师也应用“心”去教养孩子,一同带领孩子学习。现今已有一些父母有了真切的领会体认了真情的可贵是超越金钱和权势,宁愿放弃追逐金钱而寻找心灵甘甜的泉源。想想有多久没有为孩子亲手“煮”一顿早餐?有多久没有抬头望一望蓝天?有多久没有去闻一闻静夜星空的味道?孩子是用眼和心去看待我们的,我们整天忙忙碌碌的,没有静心来和孩子说话,怎能要求孩子安静、专心呢?我们示范的程度越好,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

未完待续——如何解决孩子专注力的问题,点击下方“全脑开发林老师”,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