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藻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李春华 李柯澄

狸藻又称水芆、膀胱囊,狸藻科狸藻属植物,为食肉植物中阵容最大族群,它们有漂浮于水面、匍匐地表、陆生于树上等 3 种生长形态,是具活性囊状捕虫结构的小型食虫植物。狸藻品种众多,形态各异,大多数都有漫长的花期,会开出成片可爱的小花。花朵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颜色,是所有食虫植物花中的皇冠。

狸藻全属有 220 多个原生种,为多年生草本,少数为一年生,它们分布范围遍布全球,只要有食虫植物的区域,几乎都有它们的踪影。不但有标准的水生栖息种,也有生长在陆地上,甚至还有产于干旱地以球根方式度过旱季的特殊种类。除水生及陆生的种类外,在热带美洲还有附生于树上、苔藓上的种类,甚至住在附生于树上的凤梨科植物叶基部储水槽内。我国也有狸藻属野生种,约有 17 种,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少数在北至黑龙江和内蒙古等地区也有野生分布。因此,它们生长地由温带到热带,生长方式由陆生、水生到附生。

陆生型种类 约 170 种,多生长于溪流、水塘、沼泽地等水源地附近的湿润陆地。其主茎和捕虫囊大都生于潮湿的地面上,不易观察到。主茎一般都比较细,少数大型的狸藻地下走茎直径可达 2mm 左右,主茎在地下呈辐射状蔓延并分叉,捕虫囊与走茎相连,叶片由主茎伸出地面。花序直立呈总状,有花1 ~ 15 朵,如小白兔狸藻、双岔狸藻、网状狸藻、密花狸藻、紫花狸藻。

水生型种类 约 70 种,生于溪流、水塘、湖泊等水面中,漂浮于水中生长。植株呈条形,可长达 1m。叶围绕主茎轴生长,羽状或丝状叶,无根,捕虫囊多数,侧生于茎干或枝叶上,花序直立,生于茎干上,突出水面。如南方狸藻、浮囊狸藻、丝叶狸藻、缠绕狸藻、黄花狸藻、双花狸藻、巨根狸藻、狸藻等。有些是浅水生的种类,只生于水塘、沼泽等水源地边缘,水深在 1cm 左右,走茎生于水底的泥土下,如陷阱狸藻、异枝狸藻。

虾塘狐尾藻的正确种植方法(狸藻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1)

附生型种类 约 20 种,附生于岩石、树干上的苔藓或广腐殖质中,也有附生于凤梨科植物筒部叶心的水槽中。其地下茎匍匐,根部生有捕虫囊和透明的贮水囊,叶基生,叶形有椭圆形、肾形、长条形、圆形等,花序直立,有花数朵,花大,直径 3 ~ 5cm,最大者可达 10cm,如高山狸藻、长叶狸藻、荷叶狸藻、兰状狸藻、肾叶狸藻、坎贝尔狸藻、洪堡狸藻。此外,还选育了人工杂交品种,如‘伊特卡’‘贝蒂斯’‘皮蒂埃·穆恩’‘维利斯’‘紫光蓝’等。

繁 殖

狸藻属植物是一个全球分布的大属,各种生态型的种类均有其各自的繁殖方法。如多年生、水生或附生的种类可施行分株、茎部切断、根茎切段扦插和播种等方法繁殖。但一些一年生的种类只能进行有性繁殖法,如果大量繁殖种苗,可通过组织培养。

分株繁殖 陆生种群在其地下匍匐茎中会长出许多带叶的小植株,当这些小植株叶片长大成熟后,可连根茎段一起割下分开另盆种植,而附生型种类的储水根,可以选择有芽点且大小适当的,予以切割分株。此外,一些产生冬芽的水生种类,当其冬芽形成后,也可以将冬芽从母株分离让其单独生长。

茎段切断繁殖 此法主要是用于水生种群。在夏季生长期内将粗壮和长得过长的植株以 5 ~ 10cm 一段用剪刀剪断,让其单独生长成另一株植物。这种繁殖方法最好是在植株长得大过密,需要修剪时一并进行。此外陆生狸藻种类,在叶片上的不定芽偶尔会长出幼体,当植株长大后即可加以切割。有些种类可以直接将叶片切离,直接铺在水苔上,即可等待其不定芽的成长。

根茎切段扦插繁殖 附生和陆生种群,多数都有地下匍匐的根茎,这些根茎多带有叶片和侧芽。繁殖时用利刀将蒂芽或不带芽的茎段按 5cm 一段切断,平放于培养土或水苔上,再撒上一层薄土或水苔,洒水后,盖上塑料膜,以维持高湿度。一般在 25℃~ 30℃气温下约 1 个月左右会出芽,待芽体长出 3 ~ 4片叶时可移植。

有性繁殖 此方法繁殖主要是一些1 年生的种类和需要严格的异花授粉才能结出种子的种类。而一些闭花受精的自花授粉种类如需杂交时,也可用此法繁殖。

方法是将一朵花的成熟花粉抖落在白纸上,用毛笔蘸上少许,扫入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完成。一旦授粉成功,子房会膨大,4 ~ 8 周后,蒴果成熟,散出微细种子。陆生种群的种子可直接播于潮湿植料或盆土上。而水生种群可直接将种子播于水面,播种一般要两个月以后才会发芽。

组织培养 通过种子无菌繁殖,培养在 MS 培养基上,或 H 培养基配方( 花宝 1 号 3g/L、琼脂 8 ~ 15g/L、蔗糖 20 ~ 30g/L) 的培养基上,但种子萌芽率不高,需要做其他培养基配方的试验。萌芽后,为了以后的培养增殖,培养基附加 BA1mg/L,在分化苗时需要加入果汁,可提高幼苗的质量。壮苗培养基添加萘乙酸,使小苗生根。采用根尖、茎尖、叶尖离体培养时,可用全强度 MS 培养基 ( 基础盐 ),蔗糖 30g/L,肌醇 100mg/L,琼脂 7g/L,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可按上述固体培养基加入1 ~ 2mg/L 的 BA。产生不定芽的培养基配方:将叶片从无菌培养的植株转移到没有生长调节剂的固化 MS 培养基上( 背面与培养基接触 ),或转移到 MS 液体培养基上,附加 1.0mg/L 的 NAA。当壮苗培养成根系后,在出室前,陆生种和附生种小心地把植株从培养瓶里取出,只需将凝胶洗掉,或将植株浸入水中,用手指将凝胶挤出。定植于培养杯中。陆生禾叶品种及水生细叶品种,组培苗应小心地把植株从杯子里拿出来,在水龙头下冲洗根部凝胶后,用锋利的刀片将植株分成 6 ~ 8 部分,并使用镊子将部分植入基板或水族盘中,并不要对水族馆剧烈的改变,否则将导致水族馆植物腐烂。

栽 培

狸藻生长地由温带到热带,生长方式由陆生、水生到附生均有。人工栽培方面应视不同的生长方式给予不同的栽培方法。陆生型种群是占最大部分,但花朵小而花期短,目前被推广为园艺观赏植物的种类约有 10 种,其中有少数具有醒目白色花朵,和其他多数是粉紫色调的狸藻家族明类不同,如利维达狸藻的粉紫色种,一般的白色种则是纯白色。而小白兔狸藻是产于南非的可爱狸藻,也是最受欢迎的陆生狸藻之一,由于生育性比较弱,要避免和别种陆生狸藻混植。有些叶呈线形的种类如网纹狸藻,其生育极为旺盛,当纤细如针的叶,填满生长空间便宛如草坪一般,是其他成长较缓慢的陆生狸藻的可怕杀手,稍不注意,这种狸藻就会将生活空间全部夺走。还有分布在澳洲西南部干燥地区的球根种,如曼西狸藻栽培时还会面临许多问题,球根须由南半球供应,北半球驯化的球根几乎没有供货来源,若要自己驯化,会面临初次抵达时第 1 年第1 个月生长季太短,将导致植株缩小。再者亚热带南部的冬季低温期太短,不足以让这些品种有足够的时间成长,最后常以悲剧收场。所以在栽培上若想尝试不妨参考球根茅膏菜的栽培方式,但是在冬季生长期来临时,要在盆底垫上水盘,并且提供较深的水位,以利于捕虫囊捕捉土中的小生物。陆生狸藻大多是将叶片覆盖在基质表面,以吸收光线进行光合作用,但是不同种类植株的扩张速度不同,若在相同的平面空间相遇时,强势的一方一定会将弱势者消减,所以避免在同一个容器内栽种不同种的植株,以避免生存竞争。产于澳洲的陆生狸藻中,双岔狸藻易栽培,每年会在初夏及秋季各开 1 次花,和其他狸藻不同的是,花朵少量且长时间地慢慢绽放,少有一次狂开的现象。除了植株地下走茎外,特别是一年生的种类,每当花期结束后,果荚即裂开,种子四处扩散,若要长年保存,有一定难度,最好在结种时采收。对生长多年的植株,在不断扩张新植株时,容易将旧植株老化而导致微菌感染,腐烂部位会由中心向外扩散,最后导致全株覆灭。这种状况易发生在夏季高温一些较纤弱的品种,因此,尽量不要在高温期分株,因为伤口很容易让细菌侵入。

虾塘狐尾藻的正确种植方法(狸藻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2)

海妖女狸藻

水生型种群在水中有几种方式成长,一种是漂浮在静静的水域,开花时直接抽出花梗,如南方狸藻。另一种是漂浮在水面,要开花时由顶芽长出像是浮水板的浮囊,等确定漂浮后再开始抽梗开花,如北美产的浮囊狸藻。还有是平时沉在水底,只在开花时抽出花梗,如丝叶狸藻。另外,产于西澳的缠绕狸藻,在季节性的小池塘中,植株在干季时以休眠的根茎藏在潮湿的池塘底土处,当雨季降临时,植株会在水深处成长,直到花季时抽出花梗,缠绕四周的禾本科植株,开出巨大花朵。产于温寒带的沉水性狸藻,在高温地区的亚热带并不容易种植。不论栽种的种类是漂浮性或沉水性,若在室外栽培,建议选用较大容器,以免经过阳光照射后,水温急速上升。如果栽培的场所在土地上,最好将容器埋入土中,如此让容器内的水温较恒定。要是栽培环境不允许,可选用保丽龙材质的容器,既可以隔绝阳光,又能避免直接照射带来高温。如果在大型室内栽培,以水族箱内栽培模式,漂浮性的狸藻需要比较深的容器,至少深约 20cm,而沉底型的只需维持水表的植株几厘米即可。有些水生型狸藻,可以放养在不同莲花盆里,跟数种水生植物一起养,如布袋莲、松叶萍及青萍,再依照植株光照需求的不同放置在适合地方,每周会调配 1g 水质清净粉,加1g 硝化菌粉加 10ml 液肥,混合后稀释再倒入莲花盆中。生长势很强的狸藻,最好不要与其他水生植物混养。

附生型种群只分布于中美洲、南美洲北部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与兰科植物及凤梨科植物需要以附生种类的栽培方式管理。它们的叶子大,花朵宛如森林中不知名的兰花一般。栽种时,必须调整栽培环境,这些种类多半分布在热带高地以及亚高地气候,亚热带气候区的冬季在栽培上或许没有问题,但夏季的高夜温要多加注意。特别是来自盖亚那高原的兰花狸藻组的洪堡狸藻品种,如果将温度设定在日温 25℃、夜温 18℃以下,植株将在几天之内快速枯萎。因此种植前如果无法准备这些必要的降温设备,建议不要栽培。其他巴西高原产的种类,由于海拔较低,即使夏季白天高温升至 30℃,如果夜温下降至 23℃以下,可以安全度夏。即使生长停止,进入秋季后,又可以快速恢复长势。此外,长叶狸藻在成长期到达最巅峰时,一片叶子可以长达 30cm,在长条状叶形的狸藻中是最长的品种。而该品种虽然不是真正的附生型狸藻,但是采用兰花的塑胶吊篮栽培会比用透气比较差的塑胶盆要理想,且地下走茎会自篮盆伸出,当长度足够长时可切下来用水苔包裹另外栽植。

网状狸藻 星形狸藻

植料选择 不同的种群,陆生种需要含水量高且土质柔软的泥土,由于捕虫囊需要靠水为媒介来捕食土中的微生物,如果土壤过于干硬将无法吸食。因此,基质可用水苔、未调整酸碱值的泥炭土、河沙及贫营养的酸性土壤。也可单用活的白水苔、水苔或泥炭土,也可用水苔 1 份,河沙 1 份或珍珠岩 1 份拌匀成培养土。要注意的是,一些小型种类不能用水苔种植,否则会生长得过快而要频繁换盆分植。陆生狸藻大多是靠匍匐茎在地面上无限扩张来增加生育优势,因此,选择栽培容器时,以表面口径宽广而不太深的为宜,容器外再找个更大且可以保存部分水位的容器,如一般垫在盆底的水盘,尽可能让部分的基质泡在水中,但水盘深度不需太高,约5 ~ 7cm 即可。水生种群可用任何盛水器皿来栽植,最好盆底应留有一层沉底的薄土。如要求酸性水质者,可用泥炭土泡浸水中 1 周后,除去杂质备用。水深以 15cm 为宜。一些浅水生的种类,可用泥炭土 1 份,水苔 1 份和加水适量浸透使其下沉作底土,再灌入适量清水备用。附生种群都是完全附生于树上或长满苔藓的岩壁上,地下部发出许多蓄水球根,建议使用排水好的兰花木框,或两旁有排水洞的素烧盆,甚至是那种都是孔洞用来装碗筷的塑胶篮子,或椰子纤维的吊盆。基质建议使用粗的蛇木屑、粗椰壳,或阔叶树皮与水苔混配,如果用吊篮或板植附生狸藻,可选择长的白水苔作植料。其他比较常见的种类,如三色狸藻、延长狸藻、长叶狸藻、双裂苞狸藻、小肾叶狸藻等,虽然在自然状态是长在地上,由于基质中的走茎相当粗大,如果采用一般陆生狸藻的泡水栽培方式,走茎会快速腐烂。建议使用蛇木屑与上等量的水苔,采取低水位水盘给水,或不垫水盘,每天自叶面上浇水。

温度 原产温带气候区的种类,夏季应维持在 18℃~ 28℃左右,冬季为 7℃~ 20℃。而原产北美洲的种类,夏季生长适温为 13℃~ 29℃,冬季为 1℃~ 7℃。热带气候区的种类,夏季生长适温应在 18℃~ 35℃,冬季在10℃~ 20℃为宜。

一些温带种类在冬季仅留下球形的冬芽沉于水底休眠至春暖重新生长。而很多北美温带和热带种类虽在冬季停止生长,但植株保持常绿。此外,原产澳大利亚西南部的陆生曼西狸藻 ( 又称孟氏狸藻 ),生长期在冷湿的冬季,而在酷热干旱的夏季仅在地底留下米粒大的球根度夏休眠,直至雨季来临时重新生长。附生种类越冬温度更需要加以详述,产地的生育习性,导致这些附生狸藻各自拥有不同的花芽分化模式。兰花狸藻组的成员,在冬季只要每天维持在15℃~ 25℃的适当生育温度,即可四季开花。但是来自南方亚热带高地的多胞狸藻组,以及多稜狸藻组的成员,由于产地的冬季会降到 10℃以下,甚至 5℃,栽培上若无法给予这样的低温刺激,来年的生长期将无法开花,因此在热带区域或许不难栽培,但是要让它开花就需要一些技术。

湿度 陆生种群要在夏季生长期内植料要湿润,最好是有少量水浸更佳。进入冬季休眠期或生长迟缓期,应减少浇水,保持植料干爽或稍湿即可。但曼西狸藻则相反,冬季生长期应保持盆土湿润,夏季进入休眠期,应停止浇水,保持植料干爽。水生种群要求水质 p H值 5 ~ 6.5,如果水质含营养盐过高易导致水中的水藻生长旺盛,此时便换水。如果水中藻类过多会直接影响狸藻生长,此时可从水族店购入杀藻药剂放入水中来杜绝水藻生长。若用赤玉土低pH 值且比较重的土壤,能使容器内的水质保持在弱酸性,轻缓地加水,可保持水质清澈。

光照 除北美洲原产的种类应在充足阳光下生长外,其他种类可在散射光的环境下栽培,尤其是附生种群,直射阳光会灼伤其植株和叶片,因此盛夏季节应置于 50% ~ 70% 的遮光网下栽植。水生种群如需要促使其开花,要在直射阳光下栽培,否则环境过阴,会只长枝叶而不开花。

虾塘狐尾藻的正确种植方法(狸藻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3)

凤梨叶心附生狸藻

虾塘狐尾藻的正确种植方法(狸藻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4)

巨根狸藻

虾塘狐尾藻的正确种植方法(狸藻繁殖及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5)

网状狸藻

施肥 在生长旺盛期,陆生和附生种群可使用复合肥,尤以苗期更要施足肥料,以稀释 5000 倍液喷施叶面,每月 2 ~ 3 次。肥料以海藻肥、花宝 4 号和花宝 5 号两种或者花多多 1 号和 10号两种肥料。花期和休眠期要停止施肥。水生种群可每月换水时减半加施水草液肥,可参考水草的种植方法。也可投喂水蚤,作为水生狸藻的捕食对象,对狸藻的生长会更好。

病虫害防治

陆生种群和附生种群若栽培环境通风不良,易在花梗上或叶背上滋生蚜虫,可用敌杀死 3000 ~ 4000 倍液或阿维菌素 3000 ~ 6000 倍液喷洒防除。红蜘蛛需要使用专门的农药,并按照说明使用浓度,切勿稀释高浓度。蝇蛆常危害陆生狸藻等组织柔软的植株,很容易遭到一种小型的蝇蛆攻击。可施用颗粒状的系统性杀虫剂。水生种群易受水生蛞蝓啃食,一旦发现要及时抓除或在水中投放杀蜗药防除。此外,水中的发丝状绿藻是水生种群的大害,它以黏在水生狸藻类植物的枝叶上生长,使其被重重围绕而生长缓慢。此时要在水中施放杀藻药,也可在水中放养一些黑摩、清道夫和双孔鱼之类的食藻热带鱼类,抑制丝状绿藻的生长。放养时要以一条为好,太多会造成水质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