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跨过一岁的界限之后,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开始出现了迅速的发展,比如他们开始学着说话,学着爬、学着走。而两岁之后,这一切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语言学上叫做语言模仿期,也叫做仿音期。

看起来“平平无奇”,可实际上两岁是每个孩子语言真正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说之前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声源的影响,那么现在,他们开始主动寻求声音,想要吸收更多的字音基础。

从儿童智力发展的角度来说2-4岁是儿童智力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将每个人智力以100%划分,2-4岁承担了其50%的智力构成。而智力和语言的关系同样相当重要,如果话说不好,势必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其他方面。

当然了,家长们也不用担心,并不是所有的语言问题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展。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大舌头,其实更多的是一个说话表达上的语言问题。

它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各种形式上的发音吐字不准确,非常影响个人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沟通。

细舌头与粗舌头哪个好(普通人认为的大舌头)(1)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混淆大舌头和其他语言问题之间的表现,将其他语言问题看作大舌头,结果耽误了孩子的语言恢复。

普通人认为的大舌头是怎样的?

1.舌头过于肥大,舌体肥厚

虽然有些语言问题可以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它的含义,比如结巴、语言发育迟缓、听力障碍等等。但有些语言问题的字面意义更多是一种表现,而并非它本来的样子,大舌头就是如此。

准确来说,大舌头更应该被叫做功能性构音障碍,它是构音障碍五大分类中比较靠前的一类。相比于其他几类构音障碍来说,大舌头多出现于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中,可以通过矫正来改变。

2.大舌头就是喝醉酒的一种特征

或许是因为大家对语言的了解开始深入,所以这一类的看法近些年比较少了,但还是有一些人将大舌头等同于喝醉酒的状态,认为大舌头只是一时的症状,并不会一直存在。

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三四岁的孩子总不能天天喝酒吧?那么他们为什么也同样说不清楚话、发音不清楚呢?可见,大舌头就是纯粹的语言问题,并不是什么暂时的症状。

细舌头与粗舌头哪个好(普通人认为的大舌头)(2)

那么,真正的大舌头是怎样的?

1.各方面正常,但就是发音吐字不准确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在听力、智力方面并无大的问题,而且听、写都很正常,但让他们主动说话表达时就犯了难。明明白纸黑字都写在那,但就是不能准确清楚地读出来。

孩子小的时候不懂说话的重要性,对这种问题显得不是很着急,于是很多家长自己也忽略了问题的存在。可当孩子走出家门,进入学校的时候,大舌头就显得格外扎眼。

2.发音器官配合失误,口部肌肉无力

这一点,其实和家庭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家长比较宠溺孩子,平时跟孩子说话都喜欢说叠词,比如吃饭饭、喝水水等等。还有的家长喜欢跟孩子说“萌语”,比如大西几、小脑斧等等。

看似和孩子之间拉近了关系,可实际上这种方式却影响着孩子的语言成长。当孩子已经习惯这种交流的时候,他们对于发音器官的使用和配合就出现了错误,口部肌肉的调动更是乏力。

细舌头与粗舌头哪个好(普通人认为的大舌头)(3)

同时,家长们应该注意自己的一些错误做法:

1.电子设备随手扔给孩子

对三岁之前的孩子来说,能不接触电子产品最好不要接触电子产品,因为三岁之前孩子的各个方面都没有发育完备,尤其是语言还处于比较简陋的阶段。

如果这个时期接触太多复杂的语言表达,很有可能会影响他们正常的说话交流,大舌头的出现顺理成章。

2.不要过早接触双语以上的语言学习

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以后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东西,于是早早地让孩子开始学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双语学习的确对孩子以后成长有帮助,但并不适合三岁之前开始,毕竟此时孩子连母语都还没有完全熟悉,贸然加入其它语言只会影响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