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从合肥市区出发,顺着淮南北路、沛双路一路抵达造长丰县造甲乡的双河社区,映入眼帘的除了整齐划一的居民住房、宽敞整洁的乡村道路,一个个与红色主题有关的景观小品呈现在眼前,这种“红”,是觉醒年代下的薪火传承。

传承红色文化旅游平台建设(用活红色文旅资源)(1)

  文旅融合,擦亮“红色名片”

  长丰县造甲乡是著名的龙虾之乡,是合肥市虾稻共生种养的发源地、创新地之一,该地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据了解,长丰龙虾文化旅游节已在造甲乡举办了五届,在省内形成了龙虾文化旅游节的特有品牌。

  红色,是长丰造甲乡的底色,不仅仅是因为“龙虾红”,还有觉醒的“红色力量”。去年,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剧中一系列经典镜头也感动了无数观众。而该剧的编剧,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第三编研部主任龙平平,正是合肥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合肥北乡支部创始人崔筱斋之孙。中国革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乡村承载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基础。长丰县造甲乡是双河集农民暴动打响之地,是一块染透革命烈士鲜血的红土地,富含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承载着传播红色教育和廉政文化的历史使命。

  曾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造甲乡积极践行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依托得天独厚的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凝聚奋进力量,擦亮了造甲乡的“红色名片”。

传承红色文化旅游平台建设(用活红色文旅资源)(2)

  汇聚乡村振兴的红色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发展产业是红色文化资源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造甲乡以中共合肥北乡支部纪念馆为“核心”,突出“文旅融合”,重点打造“红色文化”,将党建研学包装成一条精品旅游线路,陆续推出了“红色 研学 党史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主题党建 会务”的旅游产业板块。不断丰富“红源小镇、觉醒甲地”的旅游发展内涵,达到以旅游促发展带民富的目的,逐步打造“红色 旅游 度假 康养”新版本的旅游产业规划。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据了解,去年由长丰县重点打造的庐剧现代戏《崔筱斋》在安徽艺术剧场成功首演,获得强烈反响。该剧是继《红颜》《守望》《马郢计划》之后,长丰县重点打造的又一部现代大戏,是合肥市2021年度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并入选安徽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创优秀剧目展演活动。

传承红色文化旅游平台建设(用活红色文旅资源)(3)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青春力量一经觉醒,先进思想一经传播,中华大地便迅速呈现出轰轰烈烈的革命新气象。”为了更好地感悟青春力量,造甲乡“觉醒甲地”文旅项目在沿途增设多处红色景观小品,同时打造研学的“觉醒之路”。在起点处,设置了钢笔尖打卡点,寓意觉醒的思想在合肥的北乡双河集书写下光辉的一笔。在沿途,用40块铸造牌沿路铺开,形成了追溯建党和革命历程的时间轴线。还设置“红色电话亭”、“胜利之门”、“觉醒动力小火车”、“红色(农夫)市集”等多处红色景观打卡点。

  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据该项目运营方安徽乡振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超介绍,目前,项目正积极挖掘当地的红色文化,同时进行创新,与当下青年关注的文化深度融合,继续讲好红色文化故事,创造出更优秀的红色潮流文创产品,打造更多的红色文化精品研学线路。(记者 刘职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