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1)

七十年风雨征程,

半个多世纪的拼搏奋进,

花都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农业县

经历了奇迹般的蝶变!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2)

新白云机场(关振伦摄)

一跃成为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地铁、

港口交汇的交通枢纽,

成为汽车、空港、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

成为以融创文旅城为龙头的粤港澳大湾区

旅游目的地。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3)

广州融创文旅城夜景

据记载,花县的手工业始于清统三年(1911年),虽然只是简单加工业,但代表了花县工业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之后,花县工业逐步得到稳步发展,产业结构也从以农业主导、向工农业并存发展。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4)

花都区新貌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机场、东风日产相继落户花都,工业的结构发生了质的改变,逐渐告别过去以水泥、漂染等低端落后的产业,取而代之是汽车、航空、皮具、珠宝、电子等现代产业。

至此,花都工业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单一到成体系、数量和质量效益显著增强的蝶变。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5)

东风日产生产车间

曾是广东三大制衣出口基地之一

据记载,

纺织缝纫业是花县最早的手工业。

纺织缝纫业包括毛巾、织布、制衣和织带等专业。

花都的毛巾生产始于清统三年(1911年)。

1938年

花都共有毛巾厂22家,平均年产毛巾637万条,产品主要销往广州和广西。

新中国成立之初

缝纫业由个体经营,接受商业部门加工订货,1955年恢复毛巾出口。花县缝纫业170家,分布在各圩镇和较大的乡村,产值15.57万元。

改革开放初期

1986年,毛巾厂与广州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联营,成为广州市出口毛巾生产基地。花县的缝纫(制衣)业已初具规模,主要生产中山装、青年装、西裤、棉衣、男女唐装衫、衬衣、机恤、解放帽和蚊帐。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

制衣业发展迅速,县属和乡镇办的制衣厂不断增多,花县成为广东省三个制衣出口基地之一。

1993年花都撤县建市后

花都服装业呈波浪式发展。随着华哥尔时装、金河时装、宝华丽等服装企业的迅速发展。到2007年,全区生产服装9720万件,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花都电子、皮具进入国际市场

撤县建市的花都,

发展雄心勃勃,

提出实施“二三一”型产业结构

(即优先发展工业,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农业)

的发展方针,出台了系列政策,

采取了有效措施,逐步调整结构,

大力发展工业。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6)

是年,

花都轻工业产值发展到44.47亿元,

占全部工业产值的74.9%,

逐步形成以轻纺、电子、食品(饮料)

等为支柱产业。

此后,花都电子电器业得到快速发展。1993年以前,花都仅有4家规模较小的电子电器生产企业,主要生产电子元件、电子表等传统产品。1993年后,开始引进外资生产新一代电子产品,VCD影碟机和音响设备生产企业异军突起,电子电器业逐步成为花都新兴支柱产业。代表企业有飞达音响、岩田电子厂等。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7)

参观国光电器

之后,随着莱合精密厂、爱斯佩克环境仪器、裕鸿电子、双龙电器等企业的相继落户投产,发展到2000年,花都共有电子电器生产企业81家,其中VCD影碟机生产企业42家。花都的音响产业开始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8)

鸿利光电

与此同时,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花都皮革皮具业也逐渐开始崛起,先后形成闻名的“狮岭皮革一条街”和“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至2000年,仅狮岭镇从事皮革及其制品生产经营的个体私营企业就有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9)3000多家,产品远销亚洲、美洲、东欧等地。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10)

汽车改变花都工业结构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花都的重工业占的比重并不高,数据显示,1993年花都重工业产值为18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29%,产品主要以建材、机械、金属制品为主。建材业是花都的传统工业,历史悠久。

建市后,以水泥生产为主的建材工业成为花都的支柱产业。建材业中,除水泥企业外,还有陶瓷企业较具规模,且一度成为广州地区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11)

东风日产第二工厂外景

改变花都工业结构的,是汽车产业。花都的汽车工业发展较早,主要生产基地是广州京安云豹汽车有限公司,属中外合资企业,1993年10月正式投产,年汽车生产能力2万台,发动机4万台。

2000年6月,广州风神汽车有限公司与广州京安云豹汽车有限公司实行资产重组,达成协议,合作生产“风神”系列中高级轿车。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12)

东风日产第二工厂车间内部

2000年7月,花都撤市设区,工业经济随之也迎来了发展新时期、新机遇。2003年东风乘用车公司在花都区成立,为花都汽车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年10月省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13)政府批准花都汽车城为广东省唯一的汽车产业基地,纳入省工业发展总体布局。

此后的若干年中,汽车产业都是花都最重要的产业,产值也曾占据了花都经济版图的半壁江山。当时的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14)区委区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15)政府甚至还提出“发展第一、经济第一、工业第一、汽车第一”的口号,可见汽车产业的地位无可撼动。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16)

在整个“十五”规划时期,随着汽车、皮革皮具、金银首饰加工三大支柱产业的成型,花都迅速奠定了工业发展的方向。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17)

外商参观采购狮岭皮具

2002年9月,花都狮岭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授予的“中国皮具之都”称号;金银首饰制造业从无到有,已建成了初具规模的金银首饰加工区,成为区外汇增长的新亮点。三大支柱产业产值362.69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一半,达到50.3%。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18)

狮岭皮革皮具节现场

现代产业体系逐渐成型

从量变到质变,花都走过的路并不算很长。在“十一五”时期,花都工业经济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工业经济继续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19)

2010年,工业增加值412.10亿元,较2005年增长1.23倍;工业总产值1586.9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69.17亿元,分别较2005年增长1.21倍和1.68倍。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总量升至全市十二个区县级市第四位,汽车年产67.38万辆,汽车产量占了全市汽车产量近50%。

此外,花都各类品牌数量逐年增加,到2010年底,花都区获各类名牌超过100个,其中国家级品牌6个。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20)

产业加速集聚发展,构成起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相继形成了花都汽车城、狮岭皮具集群区、花都珠宝城、空港物流和高新产业基地、赤坭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集群区,构成起以汽车、空港、皮具、珠宝四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建材、塑料化工等产业为重要组成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高端产业推动花都高质量发展

进入“十三五”规划时期,

花都的工业发展更加令人瞩目。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21)

飞机维修基地

按照功能定位:花都充分利用白云机场和广州北站两大交通枢纽,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交通枢纽型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国际空铁枢纽、高端产业基地、体闲旅游绿港、幸福美丽花都,成为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的先行区。

在具体的产业布局上,

花都提出重点6大组团协同发展:

↓↓↓

●由汽车及新能源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区、轨道交通综合发展区组成的先进制造业组团;

●由微商电商创新产业园区、空港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实验园等组成的电商微商及高新技术组团;

●由广州北站商务区、对外贸易开放集聚区组成商务贸易组团;

●由花都湖南部地区建设时尚产业创新组团;

●由现代物流产业园区、航材制造产业园区组成现代物流及航材制造产业组团;

●依托花都文旅城等打造都市休闲旅游组团。

十三五期间,

花都要完成“战略枢纽”建设,

一是建设国际航空枢纽,

二是建设重点功能区即广州北站商务区。

花都产业发展规划(权威发布花都70年蝶变)(22)

过去成就辉煌,未来值得期待。

新的时代、新的征程,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时间节点上,

花都又迈开了坚定的新步伐。

广州花都发布编辑部

来源丨区科技工业商务和信息化局

文丨仕雄 部分图丨日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