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小伙伴就深夜私聊了一个关于课程学习的问题——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1)

看到这位小伙伴的问题,我真是有些感叹:看来我对思维导图的传播力度还是不够啊!

思维导图,思维先行,当然会多讲关于梳理思路的内容啊!

在思维导图的实战应用上,不少小伙伴也很关心如何把一本书里的重要内容绘制成导图,帮助自己提升记忆效果。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2)

我上个月也在妈妈点赞&秋叶书友会共读群里做过一次主题分享《如何通过思维导图结构化呈现一本书》。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3)

今天,我重点给大家谈谈用思维导图来呈现读书笔记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梳理结构。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4)

梳理结构是”读书笔记导图六步骤“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怎么梳理?

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概念——BOIS。

什么叫BOIS?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5)

中文翻译是分类阶层化——

首先,梳理范围大的类别信息

然后,呈现更细致的层次/结构/逻辑

关于BOIS的应用,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来感受一下。

这个小游戏的名字叫层层闯关。

所谓层层闯关,就是我们在很多综艺节目上看到过的——

我逐步给大家提供线索,每一个线索都比上一个更接近接近于正确答案,看看大家在第几个线索给出的时候能猜到正确答案。

规则应该都清楚了哈,那下面我们就开始游戏了。

友情提醒:

游戏过程中千万不要作弊!

要不然就失去玩这个游戏的乐趣了!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6)

怎么样?备选答案是不是很多?

没事,你都可以敞开思路想。

说不定正确答案就在里面呢。

(嘿嘿。。。)

接下来看第二个提示。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7)

啊!答案的范围是不是一下就缩小很多了?

这个时候出现的备选答案应该就靠谱多了:曹操、诸葛亮、周瑜、刘备、孙权、鲁肃、关羽、张飞……

(你们想到的是谁?)

第三个提示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8)

走到这一步的时候,熟悉三国历史的小伙伴已经知道正确答案了。

(不熟悉三国历史的小伙伴哭晕在厕所)

不过不管你熟不熟悉三国历史,来看一看第四个提示,相信你对于正确答案已经心中有数了。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9)

怎么样?相信你已经知道正确答案了吧!

来一起来喊出ta的名字!

Si

Ma

Yi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10)

相信大家对这个游戏的感受很直观吧——

我给出的提示,都是一层比一层更接近正确的答案。

在以往的游戏过程中,有的小伙伴甚至在第二个提示阶段,就能够猜到正确答案。

(这思路梳理的BOIS直觉也是real厉害了)

所以大家明白什么是BOIS的分类阶层化体现了吧?

首先,梳理信息广泛的类别,

然后,理清具体的层次/结构,

从而能一步步抓取到最核心的结构要点。

所以BOIS的呈现要求就是——

结构清晰

层次分明

逻辑连贯

而BOIS的呈现标准是同阶层同属性

什么叫同阶层同属性呢?

来看看这篇干货文章《

这样解释思维导图的同阶层同属性,你一定不会懵圈

》。

而BOIS的运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找出隐含层级。

啥叫隐含层级?

还是举个栗子。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11)

这句话里的隐含的层级是什么呢?

很简单——年龄。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12)

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就是这个效果。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13)

接下来的这两句话隐含阶层的寻找就更简单了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14)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15)

这三句话用思维导图结构化呈现来,效果就是这样——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16)

大家注意在用思维导图梳理结构的时候,千万不要出现“结构不明、重点不清"的情况。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17)

这种情况我们称它为伪思维导图,不是真正的思维导图。

在上个月的共读营活动中,我完成了《人生不设限绽放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的所有框架笔记和章节笔记导图。

具体书评请点击《

12岁创业,14岁被美国高中录取,荣获年级最高奖学金!这个00后女孩完美地诠释了《银河补习班》的素质教育梦!

》了解。

今天我就借用这本书的内容,给大家简单说明一下怎样用BOIS的思路快速梳理文章结构。

来看一下这一段让很多共读营的小伙伴犯难的文字。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18)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19)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20)

你们是不是也有这个疑问呢?

在这个章节里,作者赵黎老师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喻,把培养孩子的方式培育植物的过程来形容,非常的形象生动。

那这个手法用思维导图怎么样来结构化的呈现呢?

所以在这里前面学习的知识就非常重要了——找出文章里的隐含层级。

怎么找呢?

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

培育植物过程中呈现的土壤良好、修剪枝叶、抹去花芽、催育花朵、调整温度、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被比喻成了培养孩子的思路和步骤。

我们在小学时就学习过,被比喻的对象的官方称谓是什么呢?

喻体

确定了喻体,那培养孩子的所有对应的内容就是本体了。

所以在这里我用 “本体”和“喻体”来形容来呈现培养孩子和培育植物的关系,这个结构的梳理就能非常清楚地呈现书籍里的结构了。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21)

而在这个部分的内容里,秘诀、步骤、状态、本体、喻体都是我根据文章内容提炼出来的隐含阶层描述词——

绘制导图的方法(将一本书绘制成一张导图)(22)

怎么样?有了这个思路,自己绘制思维导图笔记是不是有眉目多了?

总结一下。

用思维导图梳理文字结构,必须要做到清楚呈现文章里的BOIS思路

BOIS的定义——

分类阶层化

先——梳理范围大的类别信息

后——呈现更细致的层次/结构/逻辑

BOIS的要求——

结构清晰

层次分明

逻辑连贯

BOIS的标准——

同阶层同属性

BOIS的运用关键——

找出隐含层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