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学习入门第二十五讲(古诗词学习笔记)(1)

古诗词学习笔记(五)

五,“诗家语”的艺术结构(1)

大致说来,“诗家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即:省略式、倒置式、和意会式。

(一)省略式

指诗句省略了某些语法成分,使句式更为浓缩、精炼。

如: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孟浩然《怀辛大》

---省略主语,这在诗句中例子甚多,于此仅举一例。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钟声。--杜甫《滕王亭子》

一一省略谓语,按句意应为:古墙犹存竹色,虚阁自送钟声。

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生)春色,隔叶黄鹂空(有)好音。”同例。

老耻妻孥笑,贫嗟出入劳。--杜甫《赴青城县》

一一省略宾语,按句意“笑”“劳”后应加“我”“身”等名词。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一一省略动词,按句意应为:闻鸡声出茅店但见残月一轮,上板桥踏秋霜留下一行足迹。

(二)倒置式(2)

由于格律的限制或为了强调某些词语,在句式中使语法成分突破正常的次序排列,前后颠倒。比如: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原意为:流水洗客心,霜钟有余响。一一主、宾语倒置。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原意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一一谓语部分主、谓倒置。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王维《汉江临泛》原意为:三湘接楚塞,九派通荆门。一一谓语部分的小主语转变为大主语,原主语转为宾语。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棲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棲老碧梧枝。主、宾语倒置。

(三)在诗歌的实际创作中,有些诗句很难用普通语言来加以对译,那就只能会意,如: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一一将“浮云”姿态来比喻游子的情思,将“落日”的景象来比喻故人的友情。

晓莺工迸泪,秋月解伤神。--杜甫《赠王侍御》一一将“晓莺”与“秋月”拟人化,寄托感伤的情思。

诗句词语组合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远非上述三类可以概括得尽,但于此也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