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和收获(值得新教师收藏)(1)

“老师!老师……”

吃过午饭,在办公室收拾收拾。门口热朗朗传来呼唤,一抬头,正是我曾经的那班白衣少年。稍一挥手,便蜂拥进来,各个脸上洋溢着笑。他们笑着,抢着和我说班级发生的“骇闻”。某某学生犯错了,敲桌子,戳膀子,砸“场子”。他们的笑和说都是和善的,快乐的,即使被戳的同学,也是憨憨的,仿佛事情没有发生,发生了也一笑而过。多可爱的孩子啊,有了内外的一份熟稔,心底却依然少年。他们诚然还是少年,正当初三,有的是朝气,有的是美好。但愿在他们往后的人生里,骨子里还保存着这样的美好。

我引他们到门口走廊聊,一会又来几个,一会又来几个,王子豪,哈苏尼等,蹦蹦跳跳从楼梯间闪现出来,笑着,眼睛发着光。发生的插曲,我们并没有多谈,很快就说到国庆组织活动,“老山,晨读……”,那是我们的畅想,还没来得及实现。“搞!搞。”我想了会,还是截铁决定。他们欢呼,“好,好……”像清风流水应和着,在我的叮嘱声里,慢慢离去。多好的少年啊。

我们在一起是一年,不过,恐怕要一辈子怀念。怀念总是美好的,尽管有些当时可能不那么美好。我们的开始大概因为我多看了他们一眼。他们那时的班主任曾经和我搭班过,我有回看她在吆喝不已,就多看了几眼,没想到第二年就接了这个班。我们开始于军训,他们一起晒太阳,吃大西瓜,打扫教室。他们很乐于打扫,洗衣粉撒起来,水浇起来,钢丝球刷起来,一排的拖把连起来,愉快的号子响起来,边上擦窗户的女生抿嘴笑起来,我看着他们,知道这个班有戏,一个劳动都这么欢腾的班级,还有什么干不成的呢!要知道,人最怕就是蛇懒鬼精。

我曾经自负认为,没有我带不好的班。我的自负也是有点道理的,一次会上,我说“我不适合做班主任”,教师们都很诧异,“我太投入了”,教师们大笑,后来还以此为笑。那是我的心里话,作为班主任,可能最重要的就是投入。投入就是陪伴,班主任有点像总理大臣,班里班外事无巨细。不过要说什么大事也没有,都是小事,零零碎碎的事,我这人喜欢揽活,只要我力所能及。这有点像秋瑾"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对人热心而激动。我又好揽活,经常为这个操心那个分神。数学要搞搞,和数学老师合谋,利用中午,看着学生,让他们充分利用时间间隙,刷刷刷,效果好,有见效。英语看看有问题,琢磨对策,怎么落实。昨儿个看群里有学生没背,中午叫来,一一责问,什么原因,有说不知道要签字,有不知道要到老师那背,等等等,惩罚,责令写反省,向老师说明,整改。这样的揽活还有很多,我和任课老师说,你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全力和你配合,支持你工作,一起抓。有老师不解,这些不该班主任效劳啊,会不会越俎代庖?我以为不会,班主任里里外外都要抓,都要管,要抓,会抓,大家形成合力,班级就有劲,就有奔头。所以,看似揽活,其实也是“忠之属也”曾经有共事者,说我袭人命,袭人者,伺候人也。

每天早早到校,站在讲台,威武看着学生陆续进来。留意学生几点进教室,读书时间,这些同学都没有迟到,但是同其他同学比起来,他们大概会少读十分钟的书,一天十分钟,十天一百分钟,一个月,一年,累计起来也是多的。再比如,有些学生一下课就会温习一会功课,或者请教老师,或者快速到老师那订正,或者和同学交流问题,或者写点小作业,或者读几页书,这一点,那一点,累计起来就是多的,所以不要小看这些点滴。点滴的累计背后是时间观念,是惜时,是积极的学习态度,做积极的生活者,肯定前途无量。当然,弦不能总绷着,偶尔也可以栏边看看风景,呼吸空气里的滋润,好得很。

又看早上收作业,总有学生因没写漏写某项作业而上榜,写在黑板的边角上,成为教室的牛皮癣。家长会上,我撂下狠话,如果再……我就……,然而光狠话定不管用,还得琢磨琢磨,想想办法。后来想了一招,觉得挺好。就是勒令经常上榜的学生,每天将家长签字拍照发群里。这样做的效用,一能约束学生,二能调动家长,三能鞭策他人。长此以往,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用餐之后,我直接到教室,像尊神一样坐椅子上,开启新一轮总理事务。科代表去老师那边问问哪些学生有问题,要不要放学留下……何刘,你们几个昨天的听写,……董诗嫣,你来,给他们报,晨轩,你的英语不过关呐,丁子涵你给他重新听写……

指挥若定,真是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萝颠倒淋漓,千杯末醉呵……

这样的场景,日复一日重复着,直到目送……

中午午练拉开帷幕,我们班是提前五分钟的。我是嘴一抹就在教室。时间一到,大家入室关门,迅速进入静的学习。窗外是喧哗的世界,我们岁月静好。

其实,我忙是忙,但是真正要我做的也不多,何哉?那是我以自我管理为抓手,培养学生团队管理,只有培养好了管理团队,才能充分卸下你的事无巨细的担子,班主任首先应该是出色的战略指挥家,然后才是冲锋陷阵的战士。让学生会团队管理,自我管理,一切忙碌,都会观自在。

我的教育工作很重视也很喜好小组合作,我很多事情都是通过合作去完成。板报,班级布置,课堂讨论,班会,等等等等。我在做课题的时候,我和同仁们说,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是无穷尽的,是很灵活机动的。合作可以优化学生学习效率,更加高效;可以增进学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会和别人交流,相处;可以让学生个性充分展现,让学生更加自信,更加阳光。

月考前新发明一种方式,就是让学生合作共享复习资料,每人承包一个科目,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学生扬长避短,互相补充,还可以让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多渠道的资源,又,在整理的过程切实复习了一回,从月考结果来看,效果非常好,每门功课我班都是第一或者第二,遥遥领先,我觉得这里有它一份功劳。在后面的复习中,我会继续坚持这种合作。

我们提倡学生合作,不过成人世界好像不是很会合作,原因何在?利益,或者不公正对待吧。也许,合作之核心要素之一是赏识,没有被赏识的合作,就不会有合作。

有些学生学习跟不上,慢性子。我给他们师徒结对。这些个师徒,成绩互补,性情相济。班里曹圃源,原来是闷葫芦一个,不爱说话,老发呆,作业慢。但是给他配上机灵鬼刘旺全,一下子盘活了,灵光了,自信了,开朗了。还有戴韦博他们,互相帮扶效果也很好,组员们都露出鲜活的笑。我们慢慢从班级的联合走向集体的联合,打造管理团队,进行小组合作,师徒结对。人人有事做,事事由人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最终实现自我管理,共同进步。

班级不仅是学生,还是师生,还是师生和家长,老师、学生、家长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团队。我们一起配合,一起帮助。我真诚邀请家长来听课,随时都可以来,随时都可以走。在课堂上,他可以转悠,可以拍照,拍视频,我们的教室是透明的,我们的教育是透明的,我们的心明镜似的。大家都是家人,我们开诚布公,就是论事。家长明白我的心,认可我的心。我曾经当着子林妈妈的面,踹了他一脚,然后家长哭,子林哭,我也泪眼朦胧,心,是痛的,但是我不想让孩子在人生关键的时候走错路。因为因缘我们在一起,我们以真诚珍惜这份因缘。每逢佳节,家长们还会发来短信祝福,那份幸福真好。离开后的日子,一次因为需要我还是面对面学生、家长,末了我回家了,杨舒画的家长发来短信说想找我聊天找了很久我。我感动极了。

陪伴还是智慧。高效学习,是时间上更精细的切割,细节上更明确的要求。中午数学补差,时间紧,任务重,既要达到训练效果,又要兼顾学生午休。如果按照学校要求12点45睡觉,学生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让教师在场写完就讲,两个班难免顾此失彼,教师也疲惫。我和数学老师一合计,琢磨了一招,就是12点45学生写完,12点45到50允许学生小组互助,但是有两个要求,第一你要轻声细语,第二你问过来的必须用蓝色笔,这样老师批改统分才能客观。此举一石三鸟,及时解决问题,加强了合作,老师也省力了。

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问题琢磨对策,专治疑难杂症,以学理论,可美名其曰因材施教。

专治粗心家长问我孩子粗心怎么办?就经验论,无它,整理错题耳。他做错,错在哪里?书写还是审题?还是知识点掌握不够?为什么错?怎么办?按部就班整理,慢慢就仔细看题了,慢慢就知识点巩固了,慢慢就端正态度了,慢慢就养成好习惯了。

光让学生整理还不行。还要及时跟进。所谓及时,就是在教师及时批阅后及时给学生反馈,批评和表扬学生,让学生知是非,明好歹,不仅给学生反馈,还要给家长及时反馈,让家长知道学生作业情况回家有的放矢教育嗯,很多家长批评孩子时不明觉厉,大概原因就是缺少教师及时反馈。

学生干部有不足之处,及时坚决予以批评指导。班长“闷骚王”平时一本正经,有时骚的可爱,比如鼓掌,大幅度的摇摆,手掌大幅度的张合,左左右右,每次都要乐的大家笑到肚疼。大概是青春荷尔蒙作祟,男生们有段时间喜欢抱在一团,班长也乐在其中,在我一番“痛击”后停止。其他的还有金柱、沙桓等,有时会犯点错误,及时教育,让他们作好表率,以身作则。班级是团队,小组是小团队,管理团队建设好了,班风就好,就有先进战斗力。

心里装着学生,四十几个孩子的日常都在我的脑中。因为了解,然后施教,彼此心连。在热切的关注中,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学生肯定能感受到你的温暖,进而敬你,爱你呢。

我们在一起定期开主题班会。班会成了孩子的期待,每一次都热烈有趣,每一次都像一首诗,一段乐章,一片笑海,每一次都意味深长。沈哲铭的舞蹈,侯子林搞怪,石沙桓朗诵,……陈浩宇、胡楠的主持,总是那么的精彩。最后的一次,是在网上,因为疫情,我们相约网上,“以奥运精神为翅,成就少年梦想”。

下雪了,我们到校园疯狂玩雪。跳着,跑着,打雪仗,笑声把树上的雪都震落下来;学校郊游,我们永远是不走寻常路,在金牛湖,我们看不一样的风景,在雨花,我们玩不一样的时间,尽情,尽兴,怎么快乐怎么来。因为,我说,“玩,我们好好玩;学,我们好好学。”

课堂是主阵地,我们在课堂同呼吸,共思索,时而浅吟低唱,时而激情澎湃,尽情绽放语文魅力。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我引导学生从生活来到生活去。去采访,去调查,去问卷,去触摸历史,去热心公益。老浦口斜阳的光影里,龙虎巷老人的叙说中,滨江边俯首之间,学生感受到历史的苍伤,责任的分量。

午休的时候,靠在椅子上,怔怔看屋外腊梅树油亮的叶子,我想起那些白衣少年,想起对着腊梅的祝愿,心里沉甸甸的,有了淡淡的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