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负落日与朝霞(落日与离愁)(1)

这首诗表现的时刻是“日暮”。人们喜欢看日出,也喜欢看日落。从变化过程上说,日落是日出的反演,在气象条件相同时,不管是日落还是日出,云霞的隐现、光象的变幻都非常相似,如果拍一幅日落的照片,看上去也不会与日出的照片有什么本质不同。

不负落日与朝霞(落日与离愁)(2)

但是,从人的角度,日落和日出景象唤起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太阳升起的景象感染到人,会使人的心情不由自主地“如日方升”,顿生积极向上之豪情;日落的景象本来也很壮观,可因为太阳下沉、天地渐暗,于是不免让人产生压抑、消沉与失落之感,所以在诗词中,日落经常与离愁别绪、孤独惆怅联系在一起。

不负落日与朝霞(落日与离愁)(3)

这首诗写日落西山时,诗人送走远道来访的朋友,然后关上柴门回屋,心中只留下思念和怅惘。这种情感只有“日暮”景象可以和它相配。试想,如果把诗句改成“日出掩柴扉”,那就不是“情景交融”,而是情景对立、让人无所适从了。当然,好在太阳还会升起,不过要等到明天;冬去,春也会来的,不过要等到明年。所以,诗后两句又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的明亮色调。

作者/王玉民 北京古观象台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