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一生修行,在人世间的事情上参悟出很多道理。

《论语别裁》这本书,就是南怀瑾先生所著,虽然一直被业界斥责不够严谨,但是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还是较“接地气”,通俗易懂。

对于专门研究《论语》的学者,是可以不用读《论语别裁》这本书,但是对一个普通的对儒学、孔子感兴趣的人,是可以尝试读一读。

南怀瑾老师书里,用很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解释复杂的人生道理,传递出南怀瑾先生自己的学问与智慧。


南怀瑾讲五个字的秘密(这四个字每个人都要知道)(1)

《论语别裁》里,南怀瑾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

“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

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

北宋理学家程颐,曾说过“做学问的人不可以不通达人情世故”。

说到“人情世故”这四个字,从字面上可以拆分成两方面,一是“人情”,二是“世故”。

咱们先聊一聊“人情”的学问。中国自古就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句谚语说得好“人情一把锯,你不来,我不去”。

很多时候在中国人的眼里,“人情”就成为今天你春节提了一份礼品来我家拜年,明天我也要买一份厚礼去你家拜年,这样一来二去,就成为了人情关系。


南怀瑾讲五个字的秘密(这四个字每个人都要知道)(2)

但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情”吗?不是。南怀瑾先生说,“这只是情礼的象征,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性情”。

通俗来讲,人情就是很复杂的一门学问,包含了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目的就是维系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再看“世故”什么意思?百度百科上解释,处事经验。放在现代社会里,就是懂处事待人,不得罪人,这就是常说的“人情世故”。

但是,鲁迅先生提出:“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南怀瑾讲五个字的秘密(这四个字每个人都要知道)(3)

现在很多人对这四个字,有一种很深的误解。“人情”成为讨好、拍马屁的代名词;“世故”是一个人圆滑、耍计谋。

唐代诗人张谓,写过一句有名的诗句:“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这首诗讽刺了社会中的一些人因为某些目的,以黄金用的多少,来决定与对方交情的深浅。

有些人偏偏人脉广,还会被人说“世故”,这其实不是一句好话。放在现代社会也常见,比如请客吃饭、背后送礼等等。这样的行为是不是真得懂“人情世故”?

后半句诗说“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意思是说,纵然口头上暂时承诺了什么,但实际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样冷漠。


南怀瑾讲五个字的秘密(这四个字每个人都要知道)(4)

网络上曾看过这样一句话:“所有的人情,都是建立在世故的基础上的”。

这样的人情关系是不对的,所以《增广贤文》里说“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生活中的人与人交情,就像一张纸,薄得很。

所以,真正的维系感情的好方法,不是一味儿的往上靠关系,而应该是以真诚相待,不以个人的利益为目标,而结交关系。

佛教大安法师说,“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字,误却人生大事。

有些关系,不要强求,自己在外人面前低三下四,其实对方并不会高看你,所以高质量的交际圈,比用利益维系的交际网,要靠谱得多。

你会发现,每当自己遇到问题时,有些人会乐意帮助你,这是真朋友;有些人还需要你准备一份厚礼拜访,又要托人求说情,这不是真的朋友。


南怀瑾讲五个字的秘密(这四个字每个人都要知道)(5)

《礼记》里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意思是说,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

生活里,你看经常是这样的:你来拜访我,我也改天去你家拜访;你帮我一把,下次你有困难我也尽力帮你,等等。

但是,现在的现实就是,学校里教会了很多知识,却很少教孩子们人情世故的学问,所以一从校门出来,进入社会,很容易在与人打交道方面出现问题。

钱钟书说,““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这里的“知世故”,就是一个人能够懂得明辨是非,察言观色,知道在待人接物、与人相处方面做出正确、合适的言行。

能做到“知世故”的人,一定是个聪明的人。


南怀瑾讲五个字的秘密(这四个字每个人都要知道)(6)

清代曹雪芹所著《红楼梦》,里面有一幅经典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然而,这不是最高级的做人智慧,所以后半句说“不世故”,就是说你明明能一双眼看透所有的事情,但是不会表现出高高在上、一副过来人的姿态。

反而愿意虚心听取周围人的话,然后给予真诚、友好的建议,这样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一定招人喜欢。

所以,不要小看做人的学问,这四个字每个人都要知道,不读懂它,很难有好人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