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细说滇越铁路》一书,历时五年创作,收集有包括上千幅图片在内的珍贵史料,其中不少是首次在国内面世!作者罗扬曾多次赴越南和法国收集求证史料。书中以大量珍贵图片展示了沿途车站的建筑,以及在滇越铁路上行驶过的不同类型的机车。这些基于专业的研究成果一般学者很难胜任,而这也成为本书的独特价值所在。

为了满足铁路迷们的好奇心,开屏新闻最近选载了这本书的部分内容,很受大家喜爱。今天我们继续。

据说,滇越铁路上全线共有桥梁五550余座,占全线桥梁总数的77%,其中有一座,名气可大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上过《航拍中国》的它——伍家寨人字桥。

云南矮寨特大桥(云南这座桥全手工打造)(1)

2019 年 6 月,人字桥的航拍。换一个角度看人字桥,更能让人产生一种叹为观止的感慨。这是一座全手工打造的大桥,被称为与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相媲美的“世界三大工程奇迹”,实至名归。因为,这是中国人,用自己的血肉铸建的工程奇迹。

以下为书籍部分内容选摘

第十四章 云端的桥

如果按照今天铁路桥梁的专业术语来说,人字桥属于上承式钢桁梁桥。那其实就是钢桁梁的一种形式,一种经典的形式。

云南矮寨特大桥(云南这座桥全手工打造)(2)

人字桥隧道。山形和岩石结构,可以非常清楚的呈现喀斯科地貌特征。图中洞口坊的辅助绞车吊装洞口依然清晰可见。

在今天,要修建一座桥梁,特别是大跨度的桥梁,我们都知道要先修建桥墩,或者桥梁基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桥基。这个桥基,就像是人的心脏一样,是大桥承载力的平衡点。

伍家寨人字桥,之所以被称为“人字桥”,最显著的莫过于“人”字的支撑造型。很多人只知道人字桥造型的奇特,并不知道在这种山体条件下,以当时的条件,用三角固定实现经典支撑力平衡不仅是一种设计上的大胆创造,还是一种力与美的完美体现。

云南矮寨特大桥(云南这座桥全手工打造)(3)

“位于屏边县境内滇越铁路伍家寨人字桥,始建于1907年3月10日,1908年12月6日通车,是滇越铁路上的重要工程,由法国工程师保罗.波登设计,全桥为钢铁构建,横跨两座山峰之间约70余米,谷深百米,因桥型如汉字‘人’,又称人字桥。”采自《亚东印画辑》,1928年7月。

通常我们认识的大桥桥基不是圆柱型,就是长方体型,很少有其他类型,而人字桥的桥基却是彻彻底底的钢铸球型。人字桥的造型来源于剪刀,而且是一把张得特别开的剪刀。那么我们知道,剪刀的使用原理其实是通过剪刀中间的球型链接,操控两个刀片来完成,这是我们通常所见的最普遍的铰链型,而人字桥不仅造型像剪刀,最奇特的地方就是这个铰链型链接,也就是说人字桥不仅可以向剪刀一样,中间是活动的,更绝的地方是剪刀的两个刀片尖,也就是这座桥的两组主支撑组合钢梁也是可以活动的。这样在建造过程中,只要预先把铸钢的球型支座承台安装好,再把钢梁一根一根的往上拼接,跟搭积木一样,只不过搭的是一根一根钢梁,再由这些钢梁组成一个钢架网来支撑整个桥面。

这也就是人字桥专业名称为什么叫肋式三铰拱钢梁的原因,“人字桥”其实只是它的俗称。

云南矮寨特大桥(云南这座桥全手工打造)(4)

人字桥下的小村庄

当然,任何工程都有其相应的辅助设施,滇越铁路不例外,人字桥当然更不例外。根据山势设计展线,就是解决火车爬坡的有效办法。

围绕人字桥所设计的展线,由“一小三大”三层四条展线组成。由于穿越“四岔河”,通常又将其统称为“四岔河展线”,或引用法语版的标准称为“次南溪河展线”(法语版的资料中,由于将四岔河认为是南溪河的一级支流,因此称为“次南溪河”)。

云南矮寨特大桥(云南这座桥全手工打造)(5)

三连隧道(S123 S124 S125)

单单从桥隧的角度来说,其实,滇越铁路上的桥梁和隧道是非常值得单独一写。一方面滇越铁路上全线共有桥梁五550余座,其中铁桥22座997.15米,石桥108座3118米,而仅滇段,桥梁就有425座,占全线桥梁总数的77%。同时,从铁路桥修建的经典范例来说,其他的铁路线路桥梁中,作为代表性基本凤毛麟角。但滇越铁路不仅有,且不止一座。当然名气最大,一座就是现在正在讨论的伍家寨人字桥,另一座是其他的主题里我们谈到的,坐落于越南河内红河上的龙编大桥,这两座大桥又恰恰均出自同一名设计师——保罗.波登之手。

好消息

今天也涨知识了吧!

没看够?开屏新闻客户端还会继续剧透几期,关注我们,带你从不同的视角看滇越铁路!不过最爽的阅读肯定是购买《细说滇越铁路》啦,戳下方图片链接,开屏新闻客户端用户登录就可以75.5元/本的优惠价格购买本书(原价98元/本)。

云南矮寨特大桥(云南这座桥全手工打造)(6)

实习编辑 董宇

校对 王利绚

编审 张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