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画配图 登鹳雀楼 诗画登峰望嶽(1)

^施长恩书法家作品

古诗画配图 登鹳雀楼 诗画登峰望嶽(2)

^施长恩书法家作品

登峰望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当人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原诗:

《望岳》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通: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释义: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古诗画配图 登鹳雀楼 诗画登峰望嶽(3)

^施长恩书画家作品

注释:

1、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2、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3、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4、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5、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6、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7、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8、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古诗画配图 登鹳雀楼 诗画登峰望嶽(4)

古诗画配图 登鹳雀楼 诗画登峰望嶽(5)

作者介绍 | 施长恩,原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税务总局工会原主席。

编辑 | 百将文化艺术中心昕虹

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独特的一种民裕文化。它是一块悬挂在殿堂、楼阁、门庭、园林、宾馆、酒店、商店等单位的一块牌子。匾额是各种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相当于建筑的眼睛,是告知建筑物的名称及用途,也是用于宣传的一张名片。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也是将军。百将中心可以邀约文武双全的将军书法家和名人书法家题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