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作纪实(开路先锋非凡十年)(1)

锐意进取谋发展,创新实干迎盛会。回首过去的十年,是奋斗的十年,也是改变的十年。

近年来,黑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黑河站抢抓历史机遇,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科学养护年”活动,不断提高科学养护水平,树立抓养护就是抓安全,抓畅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提高管养能力、提高路况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等“四个提高”,聚焦聚力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勇于担当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奋斗者的姿态书写下一份精彩答卷:

以”畅“为核心,加强科学养护管理的创新和投入。

修得一路通,引来百业兴。主动推进被动养护向预防性养护和精细化养护转变,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全面构建规范、科学、高效的公路管理体系,加强养护管理考核,在原有省市各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我站实际修订了《黑河站养护生产百分制考核细则》、《黑河站养护工程项目管理细则》、《黑河站科学养护实施方案》等25项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用制度管理工作,用规范约束员工,用标准保证质量,推动养护管理工作全面做实到位,实现我站管养普通国省干线公路493.788公里,管养无盲区、全覆盖。对原有资源进行整合,按养护区位布局,实行养护工区管理,将原有25个养护道班,根据养护路线和区位资源,每90-110公里划分一个工区,划分5个工区,工区配备责任心强的负责人和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配足常用设备和除雪机械,能及时迅速完成日常保养和冬季除雪保通工作,实现了养护管理扁平化、养护应急处置集约化。

持续加强“四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投资三十余万元自主研发成果30余项,陆续改造研制10余种机械设备,其中有3项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养护成本。积极推广快速养护、绿色养护,水泥路面全线使用硅酮胶灌注或贴缝带处理,达到有缝必灌,减少重复性修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以“安”为己任,加强设施基础建设,实现新提升。

坚持人民公路为人民,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公路,加强日常巡查,及时维修路面病害,持续巩固提升公路基础,实施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对辖区路段高填方、临水等危险路段规范设置了波形护栏、防撞墩、警示柱等安全保护设施,在高填方、曲线超高路段,创新设置隐形拦水埂、暗排急流槽,解决以往拦水埂易受行车碾压,影响行车安全,明排急流槽易受冻涨破损,使用年限短等问题。为防冲刷、落石,对高填方和大挖方路堑边坡,进行圬工防护、蜂窝防护、植草防护,同时利用防护坡面宣传公路行业精神和文化,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备足应急物资,组织应急演练,全力提升路况水平,确保雨雪雾等恶劣天气道路安全畅通。为进一步提高安全警示作用,在事故多发路段,采用红色沥青混凝土罩面,改变路面单一色调,规范公路通行类别。

探索废弃铣刨料配置级配基层处置冻土区沉陷21,000平方米,铣刨料级配基层稳定性好,不需养生直接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快速开放交通,处置沉陷效果好、效率高,且绿色环保。采用热再生养护车利用废弃铣刨料生产沥青混合料进行坑槽、坑洞修补、桥头跳车处治,计13,500平方米,既节能减排,又降低养护成本。白色路面沥青混凝土白补5500平方米,使用寿命长,养护综合成本低,路面协调美观。普通公路路面首先应用嵌入式标线,采用刻槽施划路面标线310公里,避免冬季除雪设备对其产生的损毁,延长标线使用年限,从而摊低了年均养护成本。

为进一步提升安全防护水平,争得地方投入,在事故多发路段,实施红色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间双组分红色路面保护剂,喷涂路面限速标识,原有波形梁护栏外展地锚,增设双层波形梁护栏、防撞护墙、LED电子显示屏、爆闪灯,增划减速振动标线、嵌入式路面热熔标线等安全设施。深层次改善公路安全基础设施,提高公路安全生命防护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以“舒”为动力,加强绿色精细化养护,实现新突破。

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生态保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化于责、优化于民,坚持“绿色、高效、节能”的原则,打造“锦西绿色景观长廊”25公里,建成“黑嫩醉美环线”270公里,创建养护示范路“样板路”112公里,着力追求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蕴。以每5公里建设1处应急停车区,统一设置宣传栏、垃圾箱、景观花箱,有效防范占道停车安全隐患提升行驶舒适感。

在应急停车区基础上,增大规模、增加服务项目,增设凉亭、厕所等设施,每30至50公里,建设停车区1处,为过往车辆提供如厕、小憩服务。

按照“国家加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改造”要求,和省、市中心总体规划部署下,把公路养护管理和公路出行旅游、休闲度假相结合,遵循“布局合理、响应迅速、安全便民”的原则,确定管养干线公路,每条路线建设服务区1处,在服务区增设休息、如厕、购物、医药、维修、手机和电动汽车充电等服务项目,让群众在普通公路上,享受更多服务,有效提升了群众出行安全保障水平,和公路服务品质,为树立黑河口岸形象,创建全域旅游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

经过多年的应用及观测,不断总结,大力推广成本合理、综合效益高的养护方案,达到资源节约、绿色环保的养护效果。陆续应用了20余项四新技术,首创应用常温改性沥青薄层罩面(SMC)技术在黑大、丹阿、黑双、黑加公路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起皮、剥落和沥青混凝土路面露骨进行处治,计213,000平方米,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实现养护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又提升了行车舒适度。

以“美”为宗旨,加强引领品质出行服务,实现路域环境新改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持续做好日常保洁、小修保养、绿化抚育等日常养护工作,确保路况完好、路容整洁、路貌美观,加强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和管理,加强公路巡查力度,开展广泛宣传活动,规范公路用地使用行为,全面整修路基。清理整形路基外侧弃土堆、取土坑,路肩和内外边坡,成线成面,确保路基坚实稳定,路线线型协调美观。

全力实施路面保洁、加强路面尘土清扫,绿化带、护坡、边沟及路肩各色垃圾清拣、清理保洁工作。规范绿化香化美化标准,在沿线路基边坡栽植丁香、桃红等灌木;每百米换花床土、砌筑永久花池,种植多种花卉;适宜观赏地段形成“花海”,让人们感觉到“路在林中展、溪在路边流、车在路上行,人如画中游”的愉悦体验,行驶在这样一路一景的公路上,幸福指数在美好的出行感受中不断攀升。着力将自然生态、风土人情、地方特色融入到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中,让每一条道路不仅畅达无阻,还充满特色风光,营造“一路一景”的美丽格局,努力打造生态路、景观路、文化路、富民路,不断提高公路的服务品质,为服务好交通强国建设、城市振兴战略实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公路交通支撑。

以“优”为目标,全面提质增效,实现新跨越。

今与昔,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在时代的更迭中,我市国省干线公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尘土飞扬的土道、砂石路到一马平川的水泥路、沥青路,我们以路引景、以景串线、路景相融,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景观,优化道路线形走向,立足黑河山水资源,把高质量建设的发展理念贯穿于黑河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的全过程,充分展示沿线山、水、标、田等生态自然景观,挖掘整合公路沿线各类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突出层次感、立体感、借景不造景,营造公路与环境生态、景观相统一,使公路成为一道美丽风景线。黑河站积极努力、开拓创新,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形成了大量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行精细化管理,形成了具有黑河特色的工作亮点、制度和机制,不断提高养护工作效率和效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智慧和汗水奋力谱写新时代黑河公路养护管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黑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黑河站 夏云龙

编辑:姜彬

责任编辑:刘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