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虞姬自刎的原因(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1)

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写过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寥寥数字,为大家描写出一个金刚怒目、英姿勃发、一派正人君子气质的西楚霸王项羽,一生跌宕起伏,战无不克,却死得令人唏嘘。言辞之中充满了对这位英豪的敬佩之情。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出身就是名门望族。楚国被灭之时,项羽还是一个少年。此后少年项羽由叔父项梁抚养,少年项羽跟随叔父项梁四处漂泊流浪 。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描述,项羽自幼聪慧过人,但不好读书,喜爱练剑,想学万人敌。后来项梁起兵反秦,作为亲侄子的项羽自然揭竿而起,毫不犹豫地响应。后来项羽在军中屡屡打胜仗,官职也一路上升。

由于作战勇猛,屡战屡胜,项氏叔侄二人,在秦末农民起义中迅速发展壮大。最后在所有的农民起义军中,仅存项羽领导的楚军和刘邦所领导的汉军。这两大势力也是当时天下最强的势力。双方势均力敌,都无法消灭对方,于是刘邦和项羽商议,以楚河为界,双方互不侵犯。哪知道刘邦背信弃义,违背约定突袭项羽。于是双方又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楚汉战争,刚开始时项羽可谓是屡战屡胜。但是,在项羽与刘邦的最后的决战中,项羽一败涂地,从江东带来的子弟兵,也全数损失殆尽。于是兵败逃到乌江边的项羽,站在故乡对面的河岸上,拔剑自刎,实在令人唏嘘,那么项羽为何宁愿自刎也不肯过乌江重整旗鼓呢?我觉得主要还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项羽虞姬自刎的原因(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2)

其一,民心渴望和平。从秦末农民战争开始,天下大乱已经持续数十年。在这数十年里,人口锐减,田地荒芜、流民遍地。老百姓居无定所,饿殍遍野。少年的项羽在流浪之时就深刻感受到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而这一切都是年年兵荒马乱的时代所致。项羽起兵抗秦也是为了能一统天下,让老百姓远离战争,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虽然秦朝被推翻了,但是老百姓却继续忍受楚汉争霸的纷扰。如今自己被打败,大可以回到江东继续重整旗鼓,继续与刘邦争夺天下。但是到那时,老百姓期盼的和平可能又要遥遥无期。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和平的日子,项羽只能自刎。这才是结束这一纷乱世界的唯一方式。而后的历史正如项羽所愿,西汉建立后,老百姓终于过上了和平安定,休养生息的日子。

项羽虞姬自刎的原因(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3)

其二,项羽个性使然。项羽出身名门,在征战四方的时候,也是屡战屡胜,未尝败绩,而西楚霸王的称号,更是显衬出项羽高傲的个性,项羽的自尊心膨胀到了极致。曾经自己不屑一顾的喽喽、瘪三刘邦居然能打败自己。于是,垓下之战,将项羽的高傲和自尊彻底碾碎。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仅凭一仗,就输得彻彻底底。在要强的自尊心驱使下。项羽不愿意成为刘邦的阶下囚,更不愿意夹着尾巴逃回江东,自刎是保留自己最后的尊严的唯一途径。

项羽虞姬自刎的原因(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4)

有些文人墨客以及历史学家都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项羽不肯过江东,主要还是与虞姬有关。因为虞姬的死。项羽在世上唯一的牵挂不在,让项羽心灰意冷,才会拔剑自刎。其实看似有道理,但是仔细分析一下。项羽是在起兵之后才遇到虞姬,有没有虞姬,项羽都是为了统一天下的目标而战。将虞姬之死与项羽自刎相关联,并无很强的说服力。对此,你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