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中国文化史迹”第943期)我们现在讲究男女平等,男人能去的地方,女人也能去。然而在民国时期,依然有许多公共场合严禁女性入内。包括普陀山的寺院。

1920年代,海外学者到普陀山做文物考察。就领教了“严禁女性往来”的严苛戒律。据1941年《中国文化史迹》(本社《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全岛都是寺院的普陀,绝对不让女性往来,山上只有三四个上年纪的女性,而且不啖肉、不吃烟、不饮酒……

普陀山哪些人不宜去(普陀山为何曾禁止女性往来)(1)

(图:1920年代摄于普陀山,本社图片版权所有)

那么,当时普陀山佛寺的文物情况如何呢?据1941年《中国文化史迹》(本社《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全岛几乎布满了佛寺。进入同登彼岸坊后,踩着铺在道路上的巨石,一直走到寺院附近一带,脚下就会踩到刻于石头上的莲华。其中有一些雕刻模样颇具 欣赏价值。来到观音大士示现地,一路上朝拜者都能切身感受到 步步生莲华,遍处成净土之妙境。因此,天下的善男信女都云集 于此,也是理所当然的。据说,普陀山得到的布施之财,在中国寺院中属第一。

普陀山哪些人不宜去(普陀山为何曾禁止女性往来)(2)

(图:1920年代摄于普陀山,本社图片版权所有)

谢谢您在浮躁的头条,关注我们这么冷门的文物学术文章(为了适应互联网阅读量,只好略向标题党低头,太正经可能阅读量是个位数。我们做了900多期了)。愿您有收获,大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