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富华

江西曾经有多富贵风流,凭什么?又是如何家道中落,衰落至今?还会再度强势崛起吗,凭什么?

下文以江西千古风流才情,煮万丈锦绣山河,为您于10余分钟内作答,此中精彩绝不负您所望!

江西自唐初至清末,风流富贵千余年,尤其是明代更是走上巅峰,而这一切都是有史可查的。

唐初,天纵之才王勃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彼时的江西在才子的笔下熠熠生辉。

彼时的江西风景富庶如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遍地是里巷宅舍,到处是“钟鸣鼎食之家。”

宋代,即便偏居江西南疆闭塞之所的赣州,同样跻身“天下三十六名城之一”。

至明代,更是跃上帝国巅峰。

九江,滨鄱阳湖、长江,成为帝国的粮仓,有“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之说;景德镇因盛产瓷器,税收占有帝国的15%;而南昌、樟树、临江曾是全国三十三个赋税重镇之一。手工业及铜线铸炉,五分天下有其二,真正是浪里漂金。

是什么让江西鹊起上巅峰?地理加人为。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向水,山之高成壁,水之阔成天堑。正因此山川地理的呵护,让江西在历朝历代成为与乱世隔绝,逃避战火的辽阔桃花源。

三面环山之下,辽阔“桃花源”内,是三分之二的丘陵平畴(广阔超十万平方公里),约2400条河流纵横奔泻其间,孕育出无限生机的湿地沃野,成就人间乐土粮仓。

在古时候,江河即是公路,于是穿梭于沃野平畴间的众多江河,则化身为县道、省道、乃至国道。

而这些道路又似条条大道通罗马般、汇聚鄱阳湖,连接浩荡长江,再接京广大运河,通江达海、纵横中国。

其中最具能量的是纵贯江西人的母亲河——赣江,其辽阔之姿常令北人误以为是长江。

山河地理是天纵之姿,还需人力在江西山河之上,添上一笔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这便是江西赣南大庾岭。

大庾岭之上,原本是崇山险峻道路难行,隔绝着广大的岭南地区,以及珠江经济流域。

唐朝初年,大庾岭上迎来一名贵人——宰相张九龄。

当年,张九龄回乡省亲,途经赣南大庾岭,看到山峭如壁,道弯难行,阻塞人烟,便向唐玄宗谏言开凿梅岭古道。此后,唐皇下令张九龄奉召修路,便有了后来宽6尺,平铺鹅卵石的梅岭古道。

梅岭古道建成后,广东、广西、乃至云贵川的货物,都可借珠江水系,再接陆路翻越大庾岭入江西,再经赣江通鄱阳湖入长江,并接京杭大运河,纵横中国。

再加上明朝中后期至清朝末年,中国禁海,广州成为朝廷唯一特许经营的外贸口岸,于是滚滚如江河般的货物都要经过这条商道北上。

于是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大瘐岭上“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继而创造了江西千年富庶传奇。

论这条商道所创造的财富之盛,从彼时的关税可见一斑,明时江西的关税一项即占全国关税总额的17.1%。

于是,滚滚财富之下,江右商帮横空出世,纵横古代商界数百年,怎奈少了传奇人物的加持,又距现今遥远,终究慢慢被历史的尘埃所掩藏。

巨量的财富成为沃土,又孕育出横溢的才华。

江西因有山河庇佑,于是历次的战火中,北方的士族与人才纷纷迁入江西,如赣南的客家人,及婺源的徽州人。

长治久安之下创造了人烟鼎盛的江西,以至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景正如王勃《滕王阁序》中所描述的那样,遍地是里巷宅舍,到处是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

彼时,江西的才情又何止抚州。唐宋八大家,江西居其三,而江西的吉安,更是三千进士冠华夏,光耀历史。

如此“白鹤鱼米之国”,先后诞生了近2000所书院,约占古代书院的四分之一,其中白鹿洞书院,名冠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堪称江西书院甲天下。

有钱又有才,便有了诗与远方,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等锦章秀句,均出自“光照临川之笔”——江西临川才子之手。

财富与人才加持下,江西人于历史中又在政治上站在了帝国的高位,如明代之时,中央高层领导有近半出自江西,以至留下“朝士半江西”之称。

综上而言,如今被各种“环江西”调笑,戏称为阿卡林省的江西,曾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于政治、经济、文化上都站在帝国的巅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840年~1842年,历史风云突变,鸦片战争砸开了帝国的大门,唯一的广州通商口岸被拓展为五口通商口岸,陆运经济文明渐渐被海运经济文明所取代,上海从此崛起,江西随之势微,渐渐开始凋零。

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

1851~1856年,太平天国运动再度重创江西,人烟鼎盛的江西人口减半,直接从2400万掉到了1200万,人口红利的衰落影响至今。

雪上加霜的是,彼时帝国的衰落已至穷途末路,抗击太平天国的湘军为筹军饷,纵兵劫掠江西,江西从此一蹶不振。

然而,厄运才刚刚开始。

1900年,清末帝国要修从广州到武汉的粤汉铁路,湘军因军功而得势,左右了铁路的走向,粤汉铁路抛弃了江西而改走湖南。

于是江西在失去水运优势之后,再度被兴起的轨运所抛弃,进一步滑向衰落的深渊。

铁路的影响有这么大吗?

株州因之从无名小村,晋升为新中国八大工业城市之一;郑州,因平汉和陇海铁路交汇于此,从一小县将洛阳、开封拉下马,成为河南省会;石家庄,因京汉、正太铁路交汇于此,从一个小村庄逆天改命升格成为河北省会,如此等等……不一而论。

再看江西,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北上北京还是南下广州,都要绕道湖南,无论是商政,谁又会舍近求远呢?

而环顾江西四周,湖南于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再次截胡了江西,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东向的邻省广东、福建、浙江,在改革开放中混得风生水起,以港口之便坐拥海洋与全世界通商。

西面相望于江湖的湖北,则坐拥神州天元之地利,得九省通衢之便,成为祖国的立交桥。

而北面的合肥,2008年沪汉蓉快速通道合宁铁路开通,领先江西迈入高铁时代,此后合肥不断巩固的米之形高铁枢纽地位将合肥的高铁优势在人们的心目中不断推高。

而江西却在2013年末,被网上一张“环江西高铁圈”的图片推向群嘲的风口浪尖,仿佛江西已被高铁时代所抛弃。

在“环江西高铁”不断发酵之下,江西在985名校及经济的劣势不断被挖掘出来,有如江西的山川一样,四壁为山,江西如陷重围深井之中。难道江西真的要成为四塞之国,永无出头之日吗?

非也!那么其崛起的底气、底牌何在?

江西自古便是上天宠爱之地,拥有三大底牌足以令江西逆袭翻身。

其一,江西“物华天宝”,有天纵之资财。

古时为白鹤鱼米之乡、华贵瓷器之都;而今则是矿藏富饶之国。据统计,江西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有139种,储量排名全国前10的有83种,其中稀土、钨、锂、铀、钽、铷等12种珍贵矿藏,更是列居全国首位。

以至江西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亚洲锂都”、“中国铜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其二、江西山川锦绣,极尽婀娜。

江西境内,2400多条河流纵横流淌,鄱阳湖浩瀚与天相接,四壁尽是名山环列,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明月山、武功山、井冈山……比翼争奇。名山之上,碧水之畔,又是绿意葱茏,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二。

而锦绣山河之间,又散落着国家13个5A级风景区,150多个4A级风景区,遍地是美丽人家散落其间成为风景。

盛世山河,绿水青山即是金山银山。据查,2020年五一小长假,江西旅游收入排名全国第一,而放眼整个十三五,江西旅游接待总人次30.74亿人次,创3.46万亿元。

其三、江西“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区位优势明显,与之相接的省份均列全国前十强。

于是江西有矿有风景,邻省有钱有人才,阻碍其互通有无者,无非是四壁之高山,及北向辽阔之江湖。

是故,江西一旦打通山川之障碍,便可若池中金鳞,一遇风云便化龙,乘势上青天。实际情况正是如此。

2014年9月之前,江西尚无高铁。

彼时,江西GDP排名第20位,全国GDP百强城市,仅省会南昌上榜,且位列第54位。

2014年,江西颓势随着高铁的开通开始逆转。

2014年12月,杭长高铁开通,江西连通长三角经济圈;

2015年6月,合福高铁开通,江西接通海西经济圈。

2019年,昌赣高铁开通,江西晋升为全国第4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高铁里程一举闯进全国三甲。

2021年,赣深高铁开通,江西连通粤港澳大湾区,牵手珠三角经济圈。

打通了山河障碍,江西经济随之高歌。

2021年,时隔7年,江西GDP上升5个台阶,排名15,与排名第14的陕西仅相差约180亿,几近一年一个台阶。

同时,省会南昌由54位晋升16名位列全国第38位。赣州、九江、宜春则一举冲进全国百强,分别跃居全国第65位、72位、96位,而上饶与百强城市也只剩一线之隔,略逊商丘40亿。

如此战绩在百舸争流的中国不可谓不优秀。

即便是南昌,虽距万亿城市尚处遥远,但也不必过于妄自菲薄。因为南昌作为省会,地域仅为江西省的4.3%,人口也远少于相邻省会,本就在万亿城市竞赛时十分吃亏,取得如此成绩已属不易。

高铁在江西崛起的路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下面以赣深高铁为例。

2021年,赣深高铁开通,江西最南端的定南从群山所困的小县转身成为深圳北五环。

因为,在350公里时速高铁的加持之下,700里车程的定南与深圳,也仅是一帘青山之隔,相差仅约1小时车程。

而脐橙之乡——信丰,则因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果园。为此,信丰人民在高铁首发日,迎着朝阳与首发的赣深高铁,打出永远感念党恩的横幅,令人感慨万千。

江西可不可能崛起(江西凭什么崛起)(1)

放眼江西,天量的宝藏被彻底激活,有前瞻眼光的客商不绝于途,如格力、富士康、比亚迪、阿里巴巴、吉利、华为、宁德时代、国轩高科、长城、欣旺达……等大厂闻风而至布局江西。

随之,江西连通三大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亦彻底激活,新能源、电子信息、VR产业,航空高科,及众多的高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赣鄱大地上生长。

据统计,2021年江西工业超越湖南,营收4.4万亿,利润3122亿,营收增长16%,利润增长28%,明年大概率进级全国工业十强。

随着纵横东西南北奔若游龙的高铁列车的开行,江西的“绿水青山”转瞬变成“金山银山”。

据能查阅的统计,2020年五一小长假,江西旅游收入排名全国第一,而放眼整个十三五,江西旅游接待总人次30.74亿人次,创收3.46万亿元。

江西可不可能崛起(江西凭什么崛起)(2)

2020年五一小长假旅游收入排名

上天无尽的宝藏,美好的居住环境,便利畅达的交通,让江西成为创业的沃土。

相信,随之而来的便是”环江西高校人才“,在周边卷而江西宽松的环境下,将似”俊彩星驰“般奔往江西的沃土创业,开辟精彩人生。

然这只是江西崛起的开端,风物长宜放眼量,江西的前景随着交通的建设,将尽显天开地阔。

比如赣州,在“十四五”铁路规划示意图上,可以看到长赣高铁、昌赣高铁、赣龙厦高铁、赣深高铁、赣广高铁、景鹰瑞铁路、赣韶铁路、赣韶铁路复线、赣郴永兴铁路、赣龙铁路、赣瑞龙铁路、兴泉铁路、京九铁路、瑞梅铁路等各大城市交通项目,可谓虎踞龙盘。

江西可不可能崛起(江西凭什么崛起)(3)

建成之后,赣州将呈“米”字形放射性铁路网格局,将连通南昌、长沙、郴州、韶关、广州、深圳、汕头、厦门8个方向,如此阵势即便是在一些省会城市也是难得的待遇。

然,“米”字型高铁枢纽的赣州,在江西只是四枢纽之一,与上饶、九江、萍乡宜春一道,分处江西的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个区域。

江西可不可能崛起(江西凭什么崛起)(4)

而处在江西天元核心的南昌则更加震撼,将构建昌九、昌合宁、昌景黄、昌杭、昌福厦、昌赣、昌长、昌岳、昌汉通道,九条高铁通道呈扇面形打开,其沟通四方的能量远超米字形高铁。

江西可不可能崛起(江西凭什么崛起)(5)

若以全国的视角来看,则更为震撼,中国八纵八横大通道,有一纵三横三条大通道过境江西,此外还有一条银福通道过境江西横贯中国,足令江西联通九州八荒。

若将江西16.9万平方公里视作棋盘,在十四五规划中,江西的高铁将形成“六纵六横”综合运输大通道,打通江西广阔的江湖和延绵的群山,令江西四通八达。

江西可不可能崛起(江西凭什么崛起)(6)

此外,在十四五期间,还辅以10纵10横21联35条高速公路形成的出省通道,足令江西高速公路纵横驰骋江西山河。

更为浓墨重彩的是浙赣粤大运河,投资超过三峡工程,达3200亿人民币,足可建2.6座世界奇迹工程港珠澳大桥。

浙赣粤大运河全长1988公里,江西段长1168公里,约占运河全长的60%。建成后,或将代表江西重筑财富传奇?

江西可不可能崛起(江西凭什么崛起)(7)

以史为鉴,一条京杭大运河,于历史上曾创造了杭州、苏州、扬州、北京、天津等沿线城市的财富传奇。

而今,浙赣粤大运河的建成,将直连京杭大运河,并令长三角与珠三角货物交流去江西走捷径,比绕行海运要少走约1200公里。

且,水运价格以飞机的1/20、公路的1/5、铁路的1/2,及千吨级的船舶载运量,在大宗商品的运输上,优势无可替代。

是故,浙赣粤大运河的建成,将开启山河禁制,启封江西地底下无尽矿藏,创造天量的财富。

结语

是故,综上所述,江西相较邻省而言,虽无人口之红利,却有无尽之宝藏,地理之形胜、锦绣之山河,只要以纵横的交通打开山川之大门,江西便可逆天改命,重塑千年荣光。对此,我们可尽慕岁月作答。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