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第一强镇(黄冈人口第一大镇)(1)

浠水清泉,县城核心。郭岭 供图

浠水河,千年蜿蜒蛇行,不舍昼夜;清泉寺,大文豪苏东坡,驻足临风。

“北宋医王”庞安时,在此写就《伤寒总病论》;“民主战士”闻一多,从这里奔赴理想与远方。

这里是浠水县清泉镇,鄂东人口第一大镇、浠水县城核心区。

9月15日,浠水县清泉镇党委书记南海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镇将弘扬“明礼守正、务实重行、砥砺奋进、勇争第一”的清泉精神,加快打造支撑浠水县“融入主城崛起,实现产业突破”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驱动核心镇。

清泉出山,坐拥鄂东人口第一大镇

清泉镇,地处浠水县中部,因境内清泉寺而得名。

该镇东邻蔡河镇、洗马镇,南连浠水经济开发区,丁司垱镇接壤,西及西南与巴河镇兰溪镇交界,北及东北与竹瓦镇、汪岗镇和关口镇毗邻,是浠水县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据浠水县志记载:“邑东二里有清泉寺。唐贞元六年(790年),凿地得井,冽而甘,故以名寺。”

黄冈第一强镇(黄冈人口第一大镇)(2)

底蕴厚重,风光优美。郭岭 供图

北宋时期,清泉已初具城镇规模。明代知县刘宪,督建县城,于时设置镇治机构。苏轼曾游历清泉寺,感于身边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无视自己屡遭灾难,四海飘零之情,重整行装再出发。

苏东坡登上龙凤山顶后,发现地形殊胜,大仙庙两侧延岭呈龙凤拱卫之势,写下了“风云藏古洞,龙凤绕名山”,龙凤山一举成名。

宋代名人王禹偁,因慕蕲水风光优美,来邑视事,畅游名胜,题有咏《浠川八景》句。其中,羲之墨沼、陆羽茶泉等景点,虽事过千年,境迁俗易,仍可追寻。

黄冈第一强镇(黄冈人口第一大镇)(3)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郭岭 供图

清代,这里分设南北两镇,南称丽文镇,北称拱辰镇。民国年间,两镇合一,各取一字改名丽拱镇。抗日战争胜利后仍名丽拱镇,后名清泉镇。1949年12月更名城关镇,1984年复名清泉镇。

2001年,乡镇撤并时,原清泉镇、麻桥乡、余堰乡大部、三店乡一部合并成新的清泉镇。

2007年,清泉版图面积259.5平方公里,辖72个行政村。经撤并村社(居)改革,截至2020年6月,清泉镇辖12个社区、69个行政村。现如今,清泉镇常住人口达23.8万人,是鄂东第一人口大镇。

“门前流水尚能西”。流淌了千百年的浠水河由此穿过,静静滋养着这片土地。追昔抚今,南海君说,这一方山水底蕴厚重,最终孕育了“明礼守正、务实重行、砥砺奋进、勇争第一”的清泉精神。

清泉甘冽,占据浠水商贸头把交椅

立足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清泉精神,清泉镇在产业方面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8年后,清泉镇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畜禽、水产、蔬菜生产。

黄冈第一强镇(黄冈人口第一大镇)(4)

产业发展,因地制宜。郭岭 供图

十月村、白果树村、窑湖村在脚盆底连片开发精养鱼池24公顷;河东街村调出种粮面积10公顷,创办河东街科技示范园;东门河村大力发展养鸡业,成立养鸡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东门河”牌商标……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十月、东门河、河东街、宝塔等地已成为当地颇具行业特色的专业村。

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清泉镇农工林牧副渔也很快得到发展。以集镇为依托的乡镇企业,在国营骨干企业的带动下,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遍布镇区。以2007年数据为例,据统计,全镇有乡镇企业4057家,从业3.26万人,创产值23.5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从业1141人,产值2.46亿元。

黄冈第一强镇(黄冈人口第一大镇)(5)

地处城区,商贸发达。郭岭 供图

产业发展带来人口聚集,商贸服务业融合发展成新气象。清泉镇充分利用地处城区、交通便利、产业基础较强等优势,积极整合商贸资源,大力建设商贸物流中心。

很快,盛百客、黄商、浠商、润达国际城市综合体等一批商业项目相继入驻,迅速填补了清泉人乃至浠水人“夜生活”的空白。

随后,花涧谷田园综合体、桂桥花海、金锣湾颐乐园、楚城影视城、万鼎农博园、洪冲农旅、中国香都、九龙原乡度假区等一批优质农旅、文旅项目比肩接踵而至,让清泉镇商贸服务业优势更为明显。

“2021年,清泉镇商贸服务业GDP总值占浠水商贸服务业半壁江山,镇内市场主体有近3万家。”南海君说。

清泉蜿蜒,调优产业结构自断臂膀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南海君清醒认识到,与人民群众日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清泉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黄冈第一强镇(黄冈人口第一大镇)(6)

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郭岭 供图

如,农业发展集约化程度不够,村集体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持续增收潜力仍然不足……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浠水县散花工业园、浠水县经济开发区等园区的虹吸效应,清泉镇大项目、重点项目难以落地,工业成了最大短板。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清泉镇农业以蛋鸡生产为主导产业,在不断创造效益的同时,随着蛋鸡养殖业的盲目发展,蛋鸡养殖量逐年增加,鸡粪对环境的污染愈加严重。鸡粪的乱排乱放,污染了水源,导致养殖场周边臭味熏天,蚊蝇满天飞,附近居民纷纷投诉。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清泉镇果断实行壮士断腕,迅速淘汰部分不合规养殖企业,并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持续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同时,将目光投向特色养殖业,在黄坳村引进入驻闽鳗鱼生态养殖项目,投资近4亿元发展鳗鱼养殖基地200亩,出口经济效益明显。

黄冈第一强镇(黄冈人口第一大镇)(7)

龙虾养殖,喜获丰收。郭岭 供图

现如今,清泉镇正着力打造全镇万亩优质稻基地、万亩蔬菜瓜果基地、万亩名优水产基地、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积极培育新型农村经济主体,仅2020年新增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63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2家。

在此背景下,按照打造“百亿园区”的总目标,清泉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推进交通路网、土地平整、污水管网等工程项目进度。

目前,长崃绿色矿山项目落户清泉,总投资56亿元,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不低于30亿元,纳税不低于4亿元,将进一步完善浠水县绿色建材产业链;斯普林绿色建材循环产业园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6亿,预计年产能达3亿元……南海君说,这些项目将为清泉工业发展打上一剂“强心剂”。

清泉奔涌,打造高质量发展驱动核心镇

改革新时代,呼吁新奋斗。

面向“十四五”,南海君表示,围绕浠水县“融入主城崛起,实现产业突破”的整体部署,清泉镇将按照“一心引领,两翼驱动,三产融合”镇域发展布局,大力实施“五大工程”。

“一心引领”,即充分发挥清泉镇在浠水县“融入主城崛起,实现产业突破”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引领作用,牢固树立“第一方阵排头兵”思想,大力弘扬“明礼守正、务实重行、砥砺奋进、勇争第一”的清泉精神,以清泉镇域高质量发展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冈第一强镇(黄冈人口第一大镇)(8)

合理规划,产城融合。郭岭 供图

“两翼驱动”则指,在城区规划区内围绕城市功能提升打造产城融合先行区和社会治理样板区;在城区规划区外围绕“五大振兴”打造全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

南海君进一步解释,城区规划区内要重点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做强县城功能提升,解决“五难”问题,提高人的聚集,进一步在商贸服务、产业发展中谋求突破,推动产城一体化发展;城区规划区外要利用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在现代农业、文旅康养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提高乡村发展水平。

“三产融合”指的是,清泉以特色种养农业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以农产品贸易和文旅康养为延伸,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黄冈第一强镇(黄冈人口第一大镇)(9)

特色种养,产品俏销。郭岭 供图

依托闫河、飞虎山等片区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农产品种植基础、中药材种产业发展基础及医王庞安时人文资源,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农旅、文旅、康养产业等,擦亮乡村旅游和中医药大健康两大品牌;

以清泉百亿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筹建区域性农产品交易中心为载体和平台,重点打造鸡蛋、中药材、饲料、粮油精深加工四大优势产业集群,以加工业带动农业“接二连三”。

“五大提升工程”具体为,大力实施党建示范引领巩固提升工程、乡村振兴战略夯基提速工程、镇域经济发展跨越提效工程、社会综合治理创新提质工程和服务中心工作高效提能工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目标已经明确,号角依然吹响。南海君自信满满:“清泉镇将勇挑重担,走在前列,把清泉镇建设打造成为助力浠水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核心镇。”

策划:付宇、张明波

执行:李五洲、方俊、李梦瑶、顾得富、郭岭

采写:王焱尧、曾达飞

视频:阮琼、金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