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荷兰后印象派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1)

艺术就是个“悟到”的过程。一个人将自己喜爱的东西,用文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戏剧与电影等形式述说出一个故事,表述出对于美的感动,同时获得大众的喜爱。

在真正的艺术领域里,没有预备学校,但是有一个最好的预备方法,就是对艺术大家的作品抱一种最虚心的学徒的兴趣。这样碾颜料的人常常会成为优秀的画家。

梦想成真的前提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俗语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点步,高人点步不如一朝顿悟。”

——题记

在19世纪末,印象派中出现了一股逆流,与印象派相抗衡,其主要人物是塞尚、梵高和高更。他们是20世纪现代主义绘画的各种“主义”的源头。在以他们为代表的所谓后印象派的艺术中,可以看到对形体结构问题的回归,对表面设计、色彩内涵及装饰性的重视,对表现性变形的自觉运用。法国画家塞尚是后印象派的重要人物,与印象派画家注重描绘转瞬即逝的视觉感受意向相反,他试图实现一种新的坚实结构,并力求对所见事物进行高度理性的综合。

他成为立体主义的先驱和20世纪各种理性化抽象艺术的开拓者。不过塞尚的绘画仍然保留了古典的形式观念,因此,严格地说,他只是一把打开现代艺术的钥匙。《玩牌者》和著名的风景画《圣维克图瓦山》为其代表作。荷兰画家梵高的名字在现代艺术中也许是最出名的,因为他的画具有最独特的个性和非凡的魅力。在形与色的处理上,他喜欢用夸张或简化的手法,削弱传统的光影手法,有意识地强化色彩价值,利用色彩对比取得和谐。通常认为现代主义肇始于以塞尚、高更和梵高为首的后印象派。

所谓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梵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他们三个人最初都是学印象主义的。塞尚和高更还参加过印象主义画展,梵高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但他一直自称是印象主义。后来他们三人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虽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又有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塞尚一生的创作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以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这使他成为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始祖。

高更主张不要面对实物,而凭记忆作画,提倡综合的和象征的美学原则。梵高的新画风,可以说是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日本的浮世绘版画融合在他个人气质中的产物,是东西方绘画合流的结果。梵高的画,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烈地表现了自己的个性。有人说,他的画都是他的自画像。

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在描绘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光色变幻效果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

他所关注的,是在画中通过明晰的形象,来组建严整有序的结构。梵高和高更则专注于精神性与情感的表现,其作品渗透着某种内在的表现力和引人深思的象征内涵。

这三位画家都是在去世后很久才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三人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在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影响下产生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是他们彻底地改变了西方绘画面貌,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并使之走向现代,他们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严格意义讲后印象主义不是一个画派,他们之间不是团体,也没有联合开过画展,更没有什幺宣言,只是三人都脱胎于印象主义又有着共同创作倾向而已。后来的美术史家们发现他们既有与印象主义联系又不同于印象主义,便称他们为“后印象主义者”。

十九世纪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传世绘画世界名画主要作品有:《星月夜》《向日葵》《有垂柳的公园是诗人的花园》《麦田云雀》《乌云密布的天空下的麦田》《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夜晚露天咖啡座》《夜间咖啡馆》《罗纳河上的星空》《吃土豆的人》《鸢尾花》《有妇女在洗衣服的阿尔勒吊桥》

《在圣马迪拉莫海边的渔船》《有丝柏的道路》《曳起桥与打伞女士》《午睡》《收获景象》《麦田群鸦》《阿尔勒的卧室》《多比尼花园》《蹒跚学步》《桃树花开(盛开的桃花,淡紫色)》《唐基老爹》《嘉舍医师的画像》(第二版本) 《奥维尔的教堂》《在阿尔勒的家(黄房子)》等。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绘画作品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2)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白羊座),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空》、《向日葵》与《麦田群鸦》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行列。梵高的早期生活,坚决投身于从事艺术品商人的工作。

经历了短暂的教职生涯后,他成了贫困的传教采矿工人。直到约摸27岁时,梵高才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后十年间,却创作了超过2000幅画,包括约900幅油画与1100幅素描。灵感家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后印象派(见《爆炸》梵高传,约1887年)。

梵高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梵高是个热爱自然并能从简单的事物看到纯粹之美的画家,他说他宁可画从窗户向外看到的树影也不画想象中的美丽幻象。梵高的画风在法国阿尔勒的那段时间,发展已臻成熟。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星月夜》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3)

荷兰梵高《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是文森特·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在这幅画中,文森特·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整个画面被一股汹涌、动荡的蓝绿色激流所吞噬,旋转、躁动、卷曲的星云使夜空变得异常活跃,脱离现实的景象反映出梵·高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疯狂的幻觉世界。

梵高星空三部曲:夜晚露天咖啡座(1888)、罗纳河上的星空(1888)、星月夜(1890)之一,此幅《星月夜》是最极著名的一幅。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向日葵》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4)

荷兰 梵高《向日葵(十五朵)》1888布上油画纵100×横76厘米东京安田·葛西艺术博物馆藏。

此画堪称梵高的化身,它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在梵高短暂的一生中,画向日葵是一种热爱生命的表现,而遗憾的是他却又在艺术面前走向了自我毁灭。

不难看出,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动,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梵高的艺术中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那种充满激情的色彩,那种畅神达意的线条,脱却了自然物象的束缚,而进入了颇为自觉的艺术状态,尽管梵高的艺术在其生前未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但却受到了20世纪现代艺术家们的青睐,尤其对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极大影响。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有垂柳的公园是诗人的花园》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5)

荷兰梵高《有垂柳的公园是诗人的花园》1888年创作。在阿尔勒的梵高住所的周围,有三个公园,梵高为此画了一些草图和油画作品,梵高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画出了公园的一角。这幅画绘于1888年,色彩极其艳丽而清新,使人观之眼前一亮、心旷神怡,绘制的应该是春季的景象,是梵高为数不多此类作品中的典范。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麦田云雀》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6)

荷兰梵高《麦田云雀》 梵高作品赏析。画面中部分收获的麦田,在云彩清幽的天空下,一只云雀正朝右上飞去。这幅麦田的从上至下所挥落出来的辽阔与自由,以及那种金黄色所透视出来的美感,真使人神晕颠倒。

这种只属于梵高一人的金黄色麦田,透视了整个天空,而再由天空透视了我们的视觉以及心灵的波动。麦田与天空是相互透视出来的精神的丰满和心灵的自由。不管是来自于印象派的点彩还是透视法,他都被他的精神的狂热带动到很辽阔的境界去。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乌云密布的天空下的麦田》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7)

荷兰梵高《乌云密布的天空下的麦田》 梵高作品赏析 1890年创作。这一幅与"麦田群鸦"、"多比尼花园"是梵高在奥维尔所作的最后三大作品。梵高在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中提到这幅画时说:"我正埋头作一幅以像海那样广大的丘陵作背景,有黄色与绿色微妙色彩的广漠麦田的画。这一切存在于青色、白色、粉红色、紫色等色调的微妙天空之下。我现在非常的安宁、肃静,可以说很适合于作这幅画。"

同"麦田群鸦"比较起来,这幅画含有深深的冥寂,好像要呑没梵高的一切。在地平线那一端所表现,不再是德伦特时期作品中可以看到的灵魂的憧憬,而是要将他的身心召回的凄病态而恐怖的压迫感。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8)

荷兰梵高《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 1888年创作,布上油画,纵51×横45厘米私人藏。这幅作于1888年2月的《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是给后人留下的第一幅展现梵高当时在阿尔勒的精神状态的自画像。画家有一个高高的向上斜的前额、一个强有力的鹰勾鼻子、三角形不对称的脸孔和那突出的颧骨、下陷的双颊,他的形象给人以极其深刻印象。

梵高的自画像,往往成为对画家心理探索的佐证,是画家性格特征的一面镜子。画家在描绘自己时,敢于剖析,毫不掩饰地揭示出他性格中最令人感到意外,却又是最为动人的一面。此幅肖像作于他的“割耳朵事件”发生一个多月之后。此刻,画家已找到了他内心的自我平衡。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夜晚露天咖啡座》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9)

荷兰梵高《夜晚露天咖啡座》 1888布上油画纵81×横65.5厘米奥特洛克洛勒-穆尔博物馆藏》

该画是梵高星光三部曲的第一部,画面描绘了阿尔勒一家咖啡馆的室外景色,室内温暖而明亮的黄色灯光洒在屋外鹅卵石铺成的广场上,在深蓝色的夜空中,群星闪烁,宛如朵朵灿烂的灯花。整幅画面与画家笔下的咖啡馆室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色彩明丽,气氛温馨恬适。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夜间咖啡馆》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10)

荷兰梵高《夜间咖啡馆》 1888年创作。是知名的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之一,他于1888年9月在法国普罗旺斯的阿尔勒所绘,目前收藏在荷兰的克勒勒·米勒博物馆内。

右下角有着梵高签名的画作描绘的是室内的咖啡馆的场景,处在画面中间位置的门帘半开半掩着,据推测门后面有很多独立的小房间。五位顾客沿着墙坐在左右两侧,服务员站在灯光下面面对着观众,在他一侧房间中间部位一有张台球桌。

在”夜间咖啡馆“中,藉由笔触本身所带有的生命力、油彩的厚度与明显分开的线条,使整幅画沉浸在一种人为的光线之下,这些都是梵高所欲呈现的视觉要素。“ 夜间咖啡馆”的内容是从前许多画家处理过的题材,但大多数画家都把咖啡馆写成欢乐的场所,而梵高却在此引出了一群无处可去的不快乐人,背景左侧人物甚至趴在桌上昏睡,十足是个不幸的人。

这是一幅悲惨的社会景象,散落在房间里的哀伤形象都令人深表同情。红和绿、紫和蓝之间的微妙冲撞(这些色彩在其他印象主义画家笔下都结合得十分柔畅),是梵高增强画面冲击的方式。梵高认为这是一个人可能犯罪、疯狂甚至自我毁灭的地方。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罗纳河上的星空》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11)

荷兰梵高《罗纳河上的星空》1888年创作。(作品别名:《满天星斗下的罗纳河》、《隆河的星夜》)(英文名: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8年9月创作的一幅油画,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

这幅作品是梵高继《夜空》后再次尝试夜景之作。画中天空的星光与岸边灯光的倒影,互相呼应,夜晚的星星被它们自己的光晕环绕成圆形,画面通过暖色光线的强弱和间隔排列,表现星星的远近位置。这种处理光线的方式,反映了梵高独特的视觉美学。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吃土豆的人》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12)

荷兰梵高《吃土豆的人》此画展现出贫苦的一家人劳作一天,晚餐桌上的主食却只有土豆而已。画中右手边的老妇人,生活的重压剥夺了她全部的生趣,她机械地倒着手中的咖啡,目光不与餐桌上的任何一个人交接;画中左手的中年男子,他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对面的母亲,似乎为自己的胃口充满了负罪感。昏黄的灯光下,围坐在餐桌边的一家人眼中却仍然透露出饥渴的神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们似乎在静静地诉说着他们的哀伤……。

围着餐桌而坐的五个农民,都曾作过个别习作。那询问似的炯炯眼神,右端的农妇下垂的厚重眼睑,布满皱纹、凹凸不平的脸和手,充分地表现出大地上勤奋的劳动者的"力量"。他在信上表示,希望这幅画能强调出"伸在碟子上的那只手,曾挖掘过泥土。"同时窗外的景色,也令人深切地感受到煮土豆的香味。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鸢尾花》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13)

荷兰梵高《鸢尾花》画面被一片蓝色占去了大半,浅如海蓝,深似墨团——难以揣度的愁楚与痛苦的凝结。连花叶也绿中偏蓝,缘情随性的。那忧郁的蓝色属于他,伴着生命而来。构图上,鸢尾花的整体造型 “内倾”,与左上角的一簇野菊呼应。野菊的赭红,与土壤色系相谐。赭红与蓝——一种躁动的情绪总在对话忧郁的述说。二者相接处,有一白色的鸢尾花,朵大,茎长,花蕊正对前方,成为画面的亮点。只是在一片一簇中显得突兀——特立独行孤傲的身影,彷徨于躁动和忧郁而前方没有路。这便是1889年5月间的梵.高,他将心魂留在了画上。

本幅画是梵高到圣·雷米之后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画中色彩丰富,线条细致而多变,左边的白花与最右方的浅蓝花相呼应。画家细心安排花朵位置,引导观者视线。整个画面充满律动及和谐之感。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有妇女在洗衣服的阿尔勒吊桥》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14)

荷兰梵高《有妇女在洗衣服的阿尔勒吊桥》是梵高在晚年的时候(相对于他只有三十几岁的寿命而言)住在阿尔勒这个小镇上,画了这个吊桥来表达他对家乡的热爱。春天的一个傍晚,几个洗衣妇在河边洗衣服,身旁是绿色的,黄色的小草,镜子般的水被洗衣妇搅起一道道波纹,阿尔勒的吊桥在洗衣妇的旁边,在桥的砖上有不下三种色彩,桥是由铁索吊起来的,马车正从桥上走过,马的前蹄还在动,这就是“阿尔勒吊桥”的景色。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在圣马迪拉莫海边的渔船》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15)

荷兰梵高《在圣马迪拉莫海边的渔船》这幅画画的是海滩上的渔船,偌大的船身躺在灼热的沙滩上,大海远远地消失在蓝色的朦胧中,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但是太阳已经下山,人们只能凭借一些投影与沙滩上方热空气的颤动,而感到天气的晴朗。

梵高在这幅画中,用轻亮的色彩,明快的笔触,表现自然界的景象;用浓重的色彩,细致的笔法,描绘人造的船只。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有丝柏的道路》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16)

荷兰梵高《有丝柏的道路》 梵高自创的短碎笔法在这幅画中展露无遗。梵高在阿尔勒时期的色块运用,在此全转成了线条。中置的柏树主控整个画面,道路、稻田、野草相互辉映。马车和人物的位置则有平衡画面的效果。

“这是一次最新的尝试。一颗星星发出了被夸张的光,在群青色的天空中,呈现出玫瑰色与绿色的柔和的光辉,一些云朵匆匆掠过天际,天空下面有一条边上插着一些黄色长棍的道路,黄棍子后面是画面上显得较低的阿尔勒卑斯山;一家古老的客栈,它的窗户透出黄光;一株很高的、笔直的黑色丝柏;路上有一辆由一头带着挽具的白马拉着的黄色二轮马车和两个走夜路的人。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说这是非常浪漫的,但是我认为,普罗旺斯本来就是很浪漫的。”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曳起桥与打伞女士》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17)

荷兰梵高《曳起桥与打伞女士》1888年,梵高生活在法国南部阿尔勒。阿尔勒的朗格卢瓦桥,即曳起桥与打伞女士,梵高以它为主题画了四幅油画,另外还有一幅水彩画,这一时期梵高将了常规绘画技法和创造性进行了融合。充分利用的镜框透视,用他在海牙时创建的精确线条和角度,以表现事物的独特视角。

此幅画画面呈现一片宁静,宽阔的天空和水面上几个稀疏的物体,在他的安排下成为色彩的实验;画上的主题只是让颜色得以伸展的景物罢了,颜色彷彿是这些物体的第二层表皮。从堤防上远眺,天空向四周延展,水的面积相对的渺小,曳起桥在正午的阳光下左右相对,桥上的人成了几个影子,以及用白色调表现的日光等,都是印象派画家的画风的痕迹,梵高在这地方显然深受影响。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午睡》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18)

荷兰梵高《午睡》梵高一向对米勒推崇备至,他对米勒的敬仰终生未改。梵高像米勒一样关注世人疾苦,内心蕴藏着深厚的爱,并借助作品来传达爱。梵高对米勒画作的临摹和再创作,人们能够体会到二者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表现手法,也能看出两种绘画风格的鲜明对照。从两两对应的作品中,既可以领略梵高是如何将米勒的简练、朴素、凝重演绎成梵高的色彩鲜明、生气勃勃、狂野奔放。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收获景象》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19)

荷兰梵高《收获景象》这幅作品再次显示了色彩的和谐——前景呈赭石和橘黄色,中景穿插着几簇绿色矮树丛和一片金黄色的田野,远处露出青山蓝天。黄色田野中,蓝色的手推车和红色的铧犁格外醍目。

梵高为创作这幅油画,共画了四张习作,它们的构图大致相似,手推车始终位于画面中央。

为了使作品产生纵深感,给人以从高视点远望景色的印象,梵高让天空只占画幅的六分之一。蓝色手推车构成画面的焦点,位于画面正中央。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麦田群鸦》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20)

荷兰梵高《麦田群鸦》是梵高临死前的几幅作品之一,描绘的是法国瓦兹河上奥维尔镇周围乡下麦田的情景。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

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也许这幅画是作者在极力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压抑,就如画面上的麦田别乌鸦压住的感觉,金黄色的麦田表现出勃勃的生机,亦如作者内心生的欲望。看到这幅画给人以震撼的感受,它在表达着一种思想,也在宣泄着这种悲剧的情感。

梵高完成这幅作品后,感到的只是疲倦和极度空虚。绝望吞噬了他。数星期后,他走进他描绘的这片麦田,开枪打伤了自己,虽然没有立即死去,但他受了致使重创。他挣扎着回到住所,两天后,告别了人世。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阿尔勒的卧室》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21)

荷兰梵高《阿尔勒的卧室》 1888年创作。这幅画的主题是梵高在卧房,画中的空间与他的风景画处理的方式相同,都采用后退空间感。色彩对比鲜明,让人产生愉悦感。

在梵高的构图中,透视线看似僵直,没影点超过了房间的末端。但是,强烈的色彩打破了僵直的透视线,房间在观众眼中甚至一种波动感。梵高在印象派绘画的基础上,进行了表现自我强烈感情的探索。画家喜欢以并列的、分隔的笔触,强烈的大块色的对比,醒目的原色和浓重的厚涂画法来作画。这幅画描绘了梵高自己在阿尔勒的居室,这是一间充满着明亮阳光的暖色调的小屋,它十分简朴,却能给人以难忘的亲切之感。画家擅长于把物体内在的美,通过具有动势和颤动的笔触,十分强有力地反映出来。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多比尼花园》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22)

荷兰梵高《多比尼花园》 1890年创作。梵高在给威尔的信中所画的"在艺术和大自然的氛围中"的略图,我们会感到十分有趣。那几个女人的衣服都有点说不清是什么式样,她们只是几个穿着长袍的侧面人影,她们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可是却没有传统角色缪斯的明显特征。身穿茄克衫,头戴便帽的男人显然是现代人物,而在艺术家中只出现了画家却少了雕塑家和建筑师。梵高还把男人和女人安排在对称的位置上,让中央的人物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

中央的那几个人特包括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和一个小男孩,他们正在从树上摘果子,另一边是位正在作画的画家,这组人物有着双重含义:他们一方面是画家和模特儿,一方面又是有大人有小孩的家庭。

这组系列画还反映了不同阶层的住宅及其特点:多比尼家的中产阶级宅第前面建有大花园。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蹒跚学步》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23)

荷兰梵高《蹒跚学步》这幅作品是梵高临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画面是一个农村的耕地,背面是农民的房屋。画的右方一位农妇扶着小女儿帮助她学步。左方女婴的农民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手鼓励她向前走。

这虽然是梵高临摹米勒的作品,但是整幅画都显露出梵高个人的风格。画面用色鲜明,多用蓝,黄和绿色。这些高明度及属于自然界的颜色,让人感受到活跃的生命力。他让画中的人和物框上厚实的黑色线条,这明显是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亦让画面增加实在的感觉。

另外,他亦以弯曲旋转的笔触绘画树、灌木和农作物。这是他成熟画作中常用的手法,也令这画增加生气勃然的气息。整幅农村景象让人感到农民的实在生命,平凡但跃动又充满亲情。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桃树花开(盛开的桃花,淡紫色)》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24)

荷兰梵高《桃树花开(盛开的桃花,淡紫色)》此画又名《盛开的桃花》。是1888年梵高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毛威而画的作品。

在给提奥的信中,梵高写道:"我把画架摆在果树园里,在室外光下画了一幅油画——淡紫色的耕地,一道芦苇篱笆,两株玫瑰红色的桃树,衬着一片明快的蓝色与白色的天空。这大概是我所画的最好的一幅风景画。

这副《盛开的桃花》传达出梵高理想中的日本风景,同时呈现春天的喜悦和乐观的情绪。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唐基老爹》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25)

荷兰梵高《唐基老爹》这是巴黎时期末的作品。关于唐基老爹的肖像画,除此之外尚有两幅,其中的一幅是在同一时期画的,有同样的姿势,相似的背景;而稍后所画的另一幅唐基老爹,使用深蓝与红褐色,背景的浮世绘配置方法跟这一幅也不同,整个的感觉更为强烈(尤其是色调和彩度)。这幅画的构图较有统一感,与浮世绘的柔和调子和下端的装饰图案非常调和。

唐基老爹是当时蒙马特的小画具商,他的性格亲切而温和,对于未成名的画家时加关照,他的店时常成为印象派画家停留的所在,包括毕沙罗、塞尚和高更也常在他的店里出放。唐基老爹在店内也悬挂了梵高的画。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嘉舍医师的画像》(第二版本) 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26)

荷兰梵高《嘉舍医师的画像》(第二版本) 1890年创作。绘于1890年,当时他已住进精神病院接受保罗·嘉舍医师的治疗。这是第二个版本的目前存放在巴黎的奥塞美术馆中。

在这幅作品中,人物姿态安详,削瘦的身体用肘臂支撑着,以保持完全平衡。但是,透过笔触、构图以及人物四周的空间,画家紧张而悲哀的心情一目了然。它预示画家即将感受到更加深重的痛苦。

图中左下方的红桌在深蓝色为主的画面中显得相当突兀。嘉舍医师忧郁的深思表情,与画中的蓝色调相呼应。

这张示意图再现了这幅肖像的基本构图。人物沿对角线呈倾斜姿势,从画布左上角至右下角贯穿整个画面。画中色彩的配置也许是传达出深思情感的最重要的因素。医生的外衣是蓝色与黑色的混合,而在有些地方还可看见乳白色的画布底色,红色桌面加深了画面的对比。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奥维尔的教堂》(第二版本) 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27)

荷兰梵高《奥维尔的教堂》奥维尔的教堂连同其它奥维尔的茅草屋、奥维尔市政厅等视梵高在北方的童年和青年时的回忆,教堂呈现着紫罗兰色调,彩色的玻璃窗上闪着亮光,紫色和橙色相间的屋顶映衬着纯蓝色的天空。画面的前面有着一些绿色植物和鲜花,粉红色的阳光照射在地面上,这如梵高的墓地和老教堂等绘画拥有着相同的表现手法,不过这里的色彩表现力更为强烈、丰盛。

这幅画用深蓝色表现夜空,线条短粗并与梵高其它许多画作中的线条同样呈涡旋状,有些《星夜》的意味。而地面则以黄色、绿色为主,同样以短线条来表现“V”形的道路。作者并没有写实地描绘教堂,而是以一贯的处理手法赋予它更加丰富的色彩和经过感情滤过的形象,在实物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并体现在作品中,而非一味地忠于客观描述。丰富恰当的色彩则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表达,这正是梵高最终形成的特色。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在阿尔勒的家(黄房子)》 赏析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28)

荷兰梵高《在阿尔勒的家(黄房子)》在阿尔勒租了一间旅馆居住,因为它的外壁涂成了黄色,故被称为"黄房子"。画面上建筑物的右侧即是梵高的住所(正面的窗户涂成绿色和黄色的部分)。梵高很早就向往"艺术家的乐园",因此希望这个家能成为南法的"未来画室",并且希望能够尽快地接他的穷朋友高更来一起共同生活(高更于10月20日到达阿尔勒)。在这一张画上,由广阔前景的土黄色地面,即向两旁延伸的马路,到小建筑物正面的硫磺色与一大片天空的绿色,这些颜色之间相互呼应,构成了色调的转移。

这幅图画的主题不是光,而是感情。梵高的第一个念头是想把它画成一幅夜景画;"窗口亮着,空中繁星闪烁",可是在定稿中,他蓄意强调阳光通过巨大的空隙流进屋内的黑暗,所以整幢房子发出光亮。

我们可以认为黄房子不仅是个避难所,而且是个文化意义上的群体画室。

梵高于1888年5月住到这里,一直到1889年的4月。梵高离开人世许多年后,黄房子改为酒吧。这个建筑物毁于二战。

梵高名画花卉高清大图(端午节赏名画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二十六幅传世世界名画赏析)(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