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功城从沿河来(胡建功仰望凤凰山)(1)

平淡日子里,你不经意间的一瞥,就看见了凤凰山的雾,凤凰山高出云表,一年四季,他的头上总是云雾缭绕。胡汝翼曾有题凤凰山联云:“清风明月留客赏,落霞孤雾与天齐”。引得多少游客顾盼,多少文人热议啊。有时候,这些雾,朦朦胧胧隐隐约约,悄无声息地踏着细碎的脚步,从山顶浮下来。飘渺虚幻的雾漫山遍野游走,使凤凰山显得神秘莫测。你一个人在半山密林里行走,离山顶岱岳庙近了,忽遇大雾,顿感丧失了方向,便感到山上有神灵,高大威严得不可亲近。

茫茫大野中,华夏文明的龙脉秦岭呈东西状横亘在祖国的中西部,余脉向四面延伸。虎啸龙吟,蜿蜒西走中,一脉插向天水市的西北部,眼看着要在平淡无奇中度过一生,突然间有凤来仪,引吭高歌。一只金凤展翅,昂首栖落于新阳镇的西南面,让周围众山百鸟朝凤,众星捧月。他北望五龙,西瞰大像,东邻卦台,南眺麒麟。远观卦台伏羲画卦地,遥望莲花女娲补天处。

他就是凤凰山。古名邽山,宋叫乔岳,元呼岱岳,明始称凤凰山。

凤凰山绿意葱茏。攀援而上,行绿树丛中,清风徐徐,清新爽快。登上山巅,上望蓝天,层层流云。逸兴遄飞,飘飘欲仙。俯视四野,群峰蜿蜒而来,似皆以凤山为盟主。

立在凤凰山顶,仿佛站立人生之巅。仰视上端,云朵很低,触手可及,似乎追求的事物越来越近,终有一朝伸手可得。俯视下端,百里村郭尽现,气象万端。一俯一仰之间,胸襟顿开。此联赋予凤凰山“绝顶”的大境界,道出了它的精神指向。人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要攀登人生绝顶,有俯瞰一切的气概。只有攀登,才能登堂入室,进入人生堂奥。

打小时候,看着新阳镇四面高山,我以为世界就这么大,这些山就是支撑天爷的柱子,南面的最高。母亲说:“快快长,长大了把你引到野山上吃莓子去。”野山,就是凤凰山。然后她就指给我看南面的山,一边说着山上有莓子、松塔、蚂蚱等让小孩子兴奋的事物,于是我就盼望着早点长大,好到野山上去。在天水新阳镇,凤凰山无疑是令人向往的,骄傲的,让人崇拜的。在这里,你不论身在何处,在哪个角度,向着西南面,你一抬头,基本可以看见凤凰山,它实在是太高了,1895米的海拔,天水西北部第一,盖过了周围其它山峰的风头。和它紧隔着渭河相对的是五龙山,同样气势雄伟,堪称名山。一龙一凤,对视着,打量着,欣赏着,惺惺相惜,仿佛知音。但五龙山略低,1886米,便屈居了亚军。

其实,凤凰山何止是一座自然界的高峰啊,它本身也是一座精神上的高峰。天水城似一只大船,行驶在一片大水上,所谓“陆海虚舟”是也。伏羲城是船头,东关是船尾,大城和西关是船身,逶迤绵延的中梁是船绳,凤凰山是拴船的石柱。一座城池系在了它的身上,天水那么多的山,唯有这一座就这样被称为了天水镇山。两千多年前,秦人先祖邽戎将它的名字冠在天水的头上,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县名“邽”。也难怪,邽之本字其实就是“圭”,圭上尖下方,是玉器,上尖象征天圆,下方象征地方。邽山有可能正是伏羲部族立圭表测日定四时历法之山,与它的高拔不无关系。后世在邽山建女娲庙、泰山庙,恐怕还是相中了邽山在附近诸山的高峻。唐初有天下,朝廷命令在凤凰山为唐高祖李渊的祖父建立家庙,北宋大观乙丑年春,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姚祜率领一众官员在凤凰山闵雨,一则因李唐出于陇西成纪天水,天水乃赵宋的郡望;二则也都因了这座山的高大,庙建其上,有君临天下的威严。这么些桂冠冠在它头上,好比是一个人得了第一。于是它成了新阳人民的精神图腾,人们崇仰它,膜拜它。

胡建功城从沿河来(胡建功仰望凤凰山)(2)

凤凰山从万古走来,它不是寂寞的,它一经试翼,就风尘翕张,早就引起了古人的关注,古人也给它在古书里留出了一席之地。它的文化血液自《山海经》《水经注》一直流淌到今天,使它成为文化之山,使它有了厚度。

千年以来,凤凰山是长久地吸引了文人的目光,文人们纷至沓来,盘桓吟咏。众多文人的吟咏,使它神奇瑰丽,流光溢彩,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吕洞宾在唐朝时高吟着“石池清水是吾心,刚被桃花影倒沉。一到邽山宫阙内,销闲澄虑七弦琴”的玄言道语而入凤凰山的。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唐末、五代著名道士,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他静静坐下来,怀抱七弦琴,弹上一曲优雅的乐曲,一切思想杂念立马消除得无影无踪了,他的到来,使这座山有了仙风道骨。吟完诗,吕洞宾骑着白鹿云游天下去了,被打上道教思想标签的邽山即凤凰山却随着这首名为《秦州北山观留诗》进入了《全唐诗》。

明人冯惟讷不远万里来游,登上凤凰山,他是带着满腹惆怅吟出了《秋日同参伯邵公游凤凰山》的:“凤凰高阁俯晴空,万里蚕丛此路通。远近川原秋色里,参差草树夕阳中。尊前舞袖翻霜叶,天外清笳咽塞鸿。回首旧游成梦隔,独将迟暮叹征蓬。”他登上山顶,远近川原,参差草树,皆来眼底,一片西北边塞境况,听到天外清笳塞鸿悲咽之声,于是他发出“迟暮征蓬”的悲叹。在诗人眼里,凤凰山是边塞之地的意象,是引发愁绪的触发点。

清人任其昌是在天水秦州城里感受到凤凰山的,他看到了天靖山,便赋出了《登西关城》“邽山山色压城楼,漠漠川原一望收。布业晚禾占岁事,连宵积雨障河流。南云暗澹风尘色,西塞苍茫鸿雁秋。闻道防军赴沧海,捷书应报早封侯。”在诗人眼里,邽山山色是凝重的,简直要压倒秦州西关城楼,深秋季节,阴雨连绵,让人压抑。尾联振起,诗人听说州里防军外调作战,便祝愿捷报早传,健儿立下大功。天靖山主峰,即凤凰山也。任其昌主天水、陇南各书院,垂三十年。性至孝,见义勇为。以总督杨昌浚疏荐,诏加员外郎衔。后因闻拳匪倡乱,悲愤疾作卒。此作书生本色里,家国情怀宛然可见。

少年霍松林是高吟着《自霍家川赴天水县城》翻越凤凰山的:“行行履危岩,阳和忽僵死。积雪莽牢落,皓皓自太始。惊风趋彤云,偃压山欲驶。蹒跚作且踣,铿若刀在砥。前途正险艰,我征殊未止。拔山非项羽,御风岂列子?聊歌行路难,飞沙击坠齿。”他从家乡霍家川一路走来,翻越凤凰山,到天水去上学,面对高入云表的凤凰山,他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在逆境中保持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他是把凤凰山作为精神上难以翻越的大山而征服的。

凤凰山为我们树立起一杆精神高标的同时,引无数凤凰山下人竞相超越他、翻越他。新阳镇是一个盆地,四山围绕,地狭而僻,客观造成了与外边世界的隔绝。未通公路铁路前,渭河南面的人们要外出,一是从石家坡上山经温家套到中梁去天水市,二是从王家坡上凤凰山到中梁。凤凰山,成了一座需要征服的精神大山,人们翻越了它,就可能走向外面的世界。盆地里的众多才俊,把翻山越岭到外边的世界看成了自己的追求。这是一种精神的突围,是一种自我的脱胎换骨。

历史在延续,人才在辈出。

他们翻越了大山,也翻越了自己,实现着自己精神上的翻越。今天,新阳镇阡陌交通,公路纵横,铁路往来。人事交往,殊为方便,翻越大山,走向外面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每次登临,我都要去看看山顶庙后的那棵孤松,据文物专家鉴定,它据今八百多年。这棵古松,在山顶临风经霜,威武挺拔,虽几经烁烤雷击,人为折枝,但它仍然顽强存活。其性其形,万古长青,坚韧挺拔。

站在这棵大树下,已是凤凰山极顶。山高树为峰。抬头,方能感知树的高大和山的极致。我想,凤凰山真的是需要仰望的。仰望它时,不知不觉,你就会感觉到山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