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预言你听说过吗(奢摩他三摩地毗钵舍那)(1)


居士问:奢摩他、三摩地、毗钵舍那、补特伽罗都是什么含义?“六时吉祥”指哪六时?

夏坝仁波切:奢摩他和三摩地还有三昧耶地,是禅定、内心安住之意。禅定波罗蜜当中实际的修行就叫奢摩他,奢摩他也叫止息、静住、静虑等等,三昧耶地就是说禅定,都是梵文的名词。

毗钵舍那指的是性空正见的观修,也叫殊胜观、止观双运。什么叫殊胜观呢?观就是观察、了解、鉴别;殊胜就是了知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万法的体性皆空。如同《心经》所说的“依般若波罗蜜多故”的这个般若波罗蜜多智——通达彼岸之智,对于这个智的修法就叫作殊胜观。通过殊胜观就能断除一切挂碍。“无挂碍故”断除一切轮回的恐怖和颠倒梦想,只有远离一切恐怖及颠倒梦想才能证得无上正等觉佛的果位!因此《心经》中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补特伽罗。在藏文里面翻译成为“岗萨”,汉语就是“漏者”的意思;但汉文没有把它翻译成为“有漏者”,而翻译成为“人”。那补特伽罗是不是人的意思呢?倒不一定。凡是有漏的众生皆是补特伽罗,译为“人”,范围窄了一点。如《金刚经》里面“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中的无人相,那就是无补特伽罗相。其中也有殊胜补特伽罗、凡夫补特伽罗之别。殊胜补特伽罗相当于圣人,是非常有修行的圣人的意思。

所以说,补特伽罗是对众生的一种通称。众生指的是大众而不是个别众生,而补特伽罗指的是众生当中的某一个。

“六时”非常简单。一天二十四个小时,白天十二个小时、晚上十二个小时。也可以每两个小时算一个时辰,那就十二个时辰了。把十二个时辰再缩成六个,就是白天三时、晚上三时,那就是六时了,六时吉祥和昼夜吉祥是一码事。

图片来源网络,文章来源夏坝仁波切上师答疑,欢迎大家转载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唐朝的预言你听说过吗(奢摩他三摩地毗钵舍那)(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