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不进位、不退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 法(不进位、不退位)。
  2. 经历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 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 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不进位、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领,启疑引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都开了,又到了勤劳的小蜜蜂采蜜的季节。 看!有只小蜜蜂在做这样的动作,你知道他在干什么吗?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减法计算题(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1)

预设:小蜜蜂正在跳“8”字舞。

师:你知道小蜜蜂跳“8”字舞表示什么意思吗?

预设:小蜜蜂发现了花丛,跳“8”字舞是为了告诉同伴们去采蜜。

师:小蜜蜂跳“8”字舞是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距离。蜜源是小蜜 蜂们要去采蜜的地方。

既然发现了蜜源,蜜蜂王国的小蜜蜂们肯定整装待发要去采蜜了。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温故知新,蓄势待发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减法计算题(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2)

师:仔细观察,从情境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一队有320只小蜜蜂去杏园;二队有210只小蜜蜂去苹果园; 三队有86只小蜜蜂去桃园;四队有103只小蜜蜂去梨园。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图中的相应内容,在右边依次显现相关信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1: 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

预设2: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小蜜蜂?

预设3: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

师:任意2个队都能提出类似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探究这几个问 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贴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师:我们先来探究第一个问题“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

预设:一队有多少只?二队有多少只?

课件出示:一队有320只,二队有210只。

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列算式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320 210二

追问:问什么要用加法?

小结: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以“8”字舞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小蜜 蜂采蜜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长自然知识。接着从情境图 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 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选择方法,自主探究

师:320 210等于多少呢?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吧!

(-)组内交流,感悟算理

师:现在把你的计算方法和你的同桌讲一讲。(同桌交流)

(三)组间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讲给全班同学听?

预设 1: 300 200二500 20 10二30 500 30二530

预设2: 3个百加2个百是5个百,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5个百加3个 十是530.

预设3: 32个十加21个十是53个十,53个十就是530。

预设4:拨计数器的方法。(让学生上台展示)

师:为什么2要和3拨在一起? 1要和2拨在一起?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预设5:列竖式

32()

210

530

师:3为什么要和2对齐? 2为什么要和1对齐?为什么要从右边算起?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要从个位算起。

(四)方法优化,沟通联系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减法计算题(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3)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减法计算题(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4)

师:同学们刚才介绍的这几种方法其实是存在联系的。

320 ♦ 210 « | 530 |(K )

个百加2个石是5

5个石加3个十是5^0

320 210 =【530](只)

<300*200^50g>

500*30-530

师:竖式中百位上的3 2二5其实就是口算中的哪个算式?

预设:300 200二500

师:也是数计数单位中的哪一步?

预设:3个百加2个百是5个百。

师:也是计数器中的哪些珠子?

预设:百位上的3颗珠子加2颗珠子。

师:那竖式十位上的2 1=3是口算中的哪个算式?数计数单位中的哪

一步?计数器中的哪些珠子?

预设:口算中的20 10二30;数计数单位中的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

计数器十位上的2颗珠子加1颗珠子。

师:这些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预设:列竖式,因为这种方法很简单。

小结:这些方法都能够解决320 210这个问题,在我们进行多位数计

算时,通常用竖式来计算。竖式可以让计算变得更简单,结果更加准 确。

师:在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五)迁移练习,尝试减法

师:请你尝试用列竖式的方法解决“一对比二队少多少只小蜜蜂?” 这个问题。

学生自主计算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直观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宝贵、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但这仅仅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鼓励孩

子通过动手拨一拨、算一算等多种操作,为学生搭建直观算理到抽象 算法的桥梁,促进算理和算法的有效结合。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一) 自主迁移,独立计算

师:我们刚才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该怎么用竖式计算呢?你能试着用竖

式算一算吗?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二) 学生交流,感悟算理

教师展示学生的两种不同的竖式,引发学生的思考。

师:老师刚才在巡视的时候,看到了两种不同的竖式,你们看看哪种 方法是正确的?(投影展示)

2 源二/。7。⑶

210 86 二 2% (只)

210

十林 、I

/

预设:第2种是正确的。

师:谁来说说第一种错在哪里?

预设:8应该写在十位上,6应该写在个位上。

师: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看看86究竟该怎么写。请同学们拿出计数

器,我们一起边拨计数器边写竖式。

师:你覚得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

(三)提升方法,沟通联系

以蔺学习的知识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减法计算题(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5)

师: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算式,跟以前学习的 有什么不同?

预设1:今天学习的都是三位数的加减法。

预设2:以前学的有的需要进位,有的需要退位,今天学的既没有进 位也没有退位。

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不进位、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笔

算(板贴课题)。

师:在列竖式时,有什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板书要点)

小结:只要掌握住了这两个关键点,相信所有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不

信?就让我们跟随着小蜜蜂们在采蜜的途中验证一下吧!

【设计意图】学生质疑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交流的 能力。由学具操作提升算法并进行沟通,突出算理的教学,在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领悟思路、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渗透数形结合和迁移 的思想。

四、梳理提升,拓展延伸

(一)火眼金睛辨对错。

用你的火眼金睛判断一下,这几个竖式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

并说说错在了哪里?该怎么改正?

2 7

30

0

0

4 9 7

6 5 3

-421

-2

1

5 7

0

2

8 8

2 3 3

X

X

(二)基本练习

师:下面也让我们来练_练吧!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 2 4

15 3

6 3 4 205

2 9

540

4 7 7

8 3 9

5 6 9

4 6 5

7 5 0

8 5 7

- 1 3 2

- 5 2 0

-3 7

3 3 3

2 3 0

82 0

(三)提高练习

一号瓷房离花园320米,二号穽房高花园466米, 两个蜜房在同一条路匕 两个崑房相距多少米?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减法计算题(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6)

466 320=146 (米)

~^66^ 3M

466*320=786 (米)

师:现在小蜜蜂们顺利地采到了许多花蜜,它们要把采来的花蜜运回 蜜房去。1号蜜房离花园320米,2号蜜房离花园466米,两个蜜房在同 一条路上,两个蜜房相距多少米?(见上图)课件演示2个蜜房与花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减法计算题(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7)

t2IO 一210

53。 110

园的两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分别在花园两侧和在花园同一侧),使学

生明确加、减法均具有合理性。

【设计意图】第二题在注意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同时 逐步加强对计算速度的要求,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第三题因 为蜜房位置的不确定,所以计算路程的方法也出现了加、减两种可能 性。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提升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反馈,总结反思

这节课结束了,你都有什么收获?

谈收获

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尊起

附: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相同教仗要对彳

-瞬二队T有紗只?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双?][二炖三队-新孙只?

32。00二5狮)32汰2/回照皿刀。十86二2%(月) 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