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国南方壮、苗、土等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缺乏历史记载,大都以口口相传,歌舞传承下来,故他们大都能歌善舞,风情有异于中原,作者所到所见,殊感奇异美好,乃用小令的形式记录下来,于二十几篇中选十五篇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阳朔诗句优美句子(邵德库诗词少数民族风情特辑)(1)

阳朔诗句优美句子(邵德库诗词少数民族风情特辑)(2)

秋波媚·苗族姐妹节风情

绿水青山月当楼,竹影弄轻柔。芦笙响处,后生似陣,群艳如流。两厢对歌鸳鸯谱,牵手语绸缪。吻留唇际,情含眸里,笑绽眉头。


鹧鸪天·苗族芦笙踩堂、坐妹风情

人满歌圩水满塘,残阳辞岭月临岗。芦笙齐奏苗家曲,小伙姑娘来踩堂。哥坐妹,凤求凰,亱阑人静意偏长。芭蕉弄影槟榔落,雾鬓樱唇吐语香。 注:(1)圩:即场子。(2)踩堂:即相邻的两个村寨各为一个堂,边歌边舞边有节奏的踏地。芦笙踩堂是苗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活动,届时在平坦场地举行芦笙吹奏比赛,苗妹们手持鲜花或彩扇翩翩起舞。(3)坐妹:即与妹同坐。青年男女在歌舞中若两情相悦即相约谈恋爱,苗语叫俠配,一般在夜间进行。


诉衷情·布依族浪哨风情

姑娘茶似碧锥萝,香气袅天河。風清月朗人俏,凤尾舞婆婆。歌浪哨,聚娇娥,觅情哥。一双鸳伴,两意情浓,五里长坡。 注:(1)浪哨:乃布依族青年男女传统的恋爱择偶方式,对唱情歌是其主要活动。(2)姑娘茶:乃布依族未婚女子于清明节前采摘茶树嫩尖所制之锥形茶,十分名贵。(3)凤尾:凤尾竹。(4)五里长坡:山间小路,男女双方各从一端边唱边向对方慢慢走去。


蝶恋花·傣族泼水节風情

鸿雁南飞无旅伴,版纳西双,约我澄湖畔。鸾凤交欢开羽扇,见人犹有娇羞面。生脚竹楼悬尺半。凤尾斜窗,风月芦笙恋。戏水群龙闹楚甸,傣家儿女心花乱。 注:(1)西双版纳:西双:傣语为十二之意,版纳:傣语为一千亩地之意。(2)澄湖:孔雀湖。鸾凤即孔雀。开羽扇:雄性孔雀向雌性孔雀求欢时展开尾羽,即人们所说的孔雀开屏。(3)生脚竹楼:旧時傣人多用竹做居室,为辟虫害和潮湿,多以竹柱悬地而起。(4)戏水群龙:傣历的六月下旬(农历四月)为盛大的泼水节,届时男女老少齐上街头互相泼水以示祝福,青年男女更是以泼水表达爱慕之情。


蝶恋花·香格里拉藏人踏地邦单风情

十二雪峰辉玉宇,疑是瑶台,来觅吹箫侣。天似穹庐高几许,无涯芳草风掀绿。野旷山高湖水碧。朵朵云羊,袅袅矢烟举。踏地邦单歌舞起。稞酒醉倒侬和你。 注:(1)香格里拉: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藏语迪庆二字与香格里拉意同,意为心中的日月。后将其首府中甸改称香格里拉。其境内地广人稀,雪山耸立,湖水碧蓝,是少有的一块处女地。(2)矢烟:矢同屍,干牛粪燃烧的烟,藏人用以煮奶茶。(3)邦单:藏人妇女所系横纹裙子,称邦单。稞酒:稞:麦类农作物,藏人用此酿酒。

阳朔诗句优美句子(邵德库诗词少数民族风情特辑)(3)

蝶恋花·摩梭人走婚风情

木垒华楼姑独处,草海长桥,阿夏寻春渡。十二巫峰期颓暮,飞来一片云行雨。玉露金风神女妒。雨歇云归,忘了来时路。恰似泸沽湖畔住,芦花荡起鸥飞去。 注:(1)摩梭人乃藏人之一支,居住在四川西部与西藏交界处的地广人稀的山水之地,他们远离现代文明,至今乃保留着母系氏族的婚姻制度奉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习俗,家庭之主为女性,血缘为母系系统,走婚的父亲不在家庭成员之列。(2)华楼:摩梭人房屋用方木或园木构成,一般以正房,华楼,径堂,门楼构成四合院,华楼乃摩梭人姑娘单独的住所,以便于结交来走婚的男阿夏。(3)阿夏:意为亲密的伴侣,建立阿夏关系的男女双方各居母家,男阿夏夜晚到相约的女阿夏所住华楼相会留宿,第二天天不亮即匆匆离去。这种关系非对偶关系,以情为主,结合自由,离散随便,男阿夏可以有多个女阿夏,反之女阿夏也可以有多个男阿夏,因之女阿夏所生子女只知有其母,不知有其父,乃原始社会群婚之遗绪。(4)草海长桥:泸沽湖的东南面乃一大草海,一座长300米的长桥横跨其上,连结两岸村落,为走婚的阿夏们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朝中措·丹巴羌寨风情

同坛咂酒味分尝。咂罢舞锅庄。羌笛数声呜咽,山歌一曲悠扬。肩铃执刃,激情跳甲,仪态刚强。河传斗移人散,嫦娥独弄清光。 注:(1)羌族源于古羌,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古就生活在青藏高原,其进入中原的一支后来演变为汉人,没走岀的,大部演变为藏人,今天的羌人主要居住在四川阿坝茂汶县。(2)咂酒:羌人喝酒的一种方式:多人围坐在一个大酒坛四周,每个人用一根竹管从酒坛中吸吮酒,至坛空为止。(3)锅庄:羌人的一种集体舞蹈形式。(4)肩铃持刃:羌人能歌善舞,我看到的跳盔甲舞是约四十几人,人人身披生牛皮铠甲,头戴插着野鸡翎和麦秆的皮盔,肩挂铜铃,手持长刀,分列对阵,随着粗犷震耳的乐声风狂起舞,场面极为震撼,直至深夜方结束。


醉花阴·彝族火把节风情

万簇火光如永昼,盛况还依旧。赛马斗牛羊,垞肉荞馍,祭祖何需酒。火龙舞罢三更后,露重凉初透。何处最销魂?竹影婆娑,清唱芦笙奏。


鹧鸪天·三月三壮族歌圩风情

天作罗帷地作台。人山歌海赛圩开。清江水拨千弦瑟,黛岭云送三姐来。歌妹意,小哥猜,竹窗明月待谁乖。绣球不是闲抛物,送个圆圆你细揣。 注:(1)歌圩:赛歌的场子。(2)绣球:壮族有投绣球择偶的习俗。(3)揣:猜恻。


鹧鸪天·桑植士族苗族跳花灯风情

锣鼓连声韵自裁。群星相竞坠天垓。靓男俏女裙连袂,曼舞酣歌展绮怀。喉婉转,晕盈腮。月移人影下山来。小哥问妹家何在,家在侬家哥细猜。 注:跳花灯,顾名思义,就是在万盏灯光下亦歌亦舞,一般是一男一女伴随锣鼓点子和二胡边唱边跳,或用歌声表达爱慕之意,或用歌声展现故事情节,形同歌舞剧。

阳朔诗句优美句子(邵德库诗词少数民族风情特辑)(4)

鹧鸪天·土家茅古斯风情

林密山深岁月长。土家妙舞久传扬。弃他华彩遮肌体,迷你披离茅草装。歌亢劲,舞张狂。登台何用奏笙簧。裸身搏虎堕崖死,不道梅山是女郎。 注:(1)茅古斯:土家语为古思拨铺,是土家族最为原始的古典舞蹈,大多表演与虎搏斗而死的猎神梅山。我观该舞時,表演者十几人,男女混合,皆赤脚,身穿用茅草,树皮或树叶编织成的衣服,男子腰间系着一根用稻草扎成的,象征着男性生殖器的草棍,当地人叫粗鲁棒。他们边走边跳,全身上下不停地剧烈抖动,唱着粗犷野性的歌,像极了非洲土著舞蹈。(2)梅山:土家族所祭祀的猎神,乃一女郎,她为民除害,只身与猛虎搏斗,衣服被老虎撕的片纱无存,羞愤下,与老虎抱在一起,跳崖身亡。


鹧鸪天·土家舍巴巴风情

响起鼓声响起锣。干柴生火水生波。姑娘小伙梭梭跳,一亱喧嚣摆手歌。持火把,号钿螺,猪羊祭祀袅烟多。拈襟捉袖遮羞面,却怕人嘲觑小哥。 注:摆手歌:亦为土家族传统的舞蹈,土家人叫舍巴,或舍巴巴。它集舞蹈与体育健身于一体,有东方迪斯科之称。一般情况下,舞场设有摆手堂,堂内有牌楼,树神,彩柱,祭祀牲礼等。跳时,大家敲起锣鼓,吹起牛角号,唢呐,打着灯笼火把,点起鞭炮,气氛极其热烈,震撼,我当时乜兴奋的加入其中。


水调歌头·侗族婚俗风情

避世有仙境,占里画图开。山横霁色林杪,飘渺卷浮岚。吊脚楼前禾晾,拽柳塘中鸭戏,风软淡炊烟。巷小逗鸡犬,坡缓叠梯田。定时日,同婚礼,共交欢。尊从古训,换花奇草嗣单传。独凤孤鸾衾冷,幽会桑间濮下,合卺待他年。尘世无恒态,人事夲多端。 注:(1)禾晾:侗族人晾晒谷物的工具。(2)定时日:数百年来,占里侗族人的婚俗一直都是集体婚礼,时间定在农历二月十六或十二月二十六,其他时间都不准结婚。占里人崇尚晚婚,青年男女十七八岁可以结婚,但婚后新娘不落夫家,直到新娘二十七八岁怀孕后才住到夫家。(3)换花草:占里人不愿多生儿女,故绝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一男一女,其调节物就是换花草。这种神奇的草,其根部有不同的形状,若根横长者,吃了可生女孩,竖长者,吃了可生男孩。(4)占里:在贵州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境内高原大山里的一个侗族村落。


青海花儿

(一)月挂天边一把弓

月挂天边一把弓,郎弹弦子妹来听。弦声还似流泉响,咽咽呜呜妹哭声。郎有意,妹多情,窗前台上一台灯。把郎变作拨灯棍,亱夜相陪到天明。

(二)姐是明丢暗不丢

唱起花儿难起头,木工难作转角楼。姐家心里若无你,铁打灯笼枉费油。山不转,水还流。雁鸣八月艳阳秋。郎为藕断丝难断,姐是明丢暗不丢。 注:花儿:原本产生于甘肃的民歌形式,后来发展曼延到四川、贵州、云南、青海及新疆部分地区,流传在青海的叫青海花儿。流传地区每年从农历的三月三开始,在民间传统节日期间如四月八,五月端阳节,六月六,八月十五,九月九重阳节,各地都举行群众性的盛大花儿会。时间有数天,参加的人数在数万乃至十数万。花儿有荤有素,荤指情歌,素指以人物,历史,传说故事,民俗,生产等内容。形式以七言四句为主,亦有多者,少者,不拘平仄。本人在青海旅行时有幸观赏了一场青海花儿演唱会,我把歌辞记录下来,回家后,把记录的歌词融合改编为五首极具民歌夲色的小令鹧鸪天,今选其中的两首。花儿这个民歌调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传极广,并被改编为交际舞快四步舞曲。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清华大学每周六都在体育馆举办舞会,(时我在清华工作)每次舞会都必定有花儿舞曲,此曲轻快,奔放而又热烈,我逢会必到,在大提琴等西乐的演奏下翩翩起舞,快意无穷,我至今还能完整地吟唱岀这个曲子。

阳朔诗句优美句子(邵德库诗词少数民族风情特辑)(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