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朱亚平

掌上咸宁报道

岁月无情而青春易逝,如何使你易逝的青春闪烁出璀璨的光芒?获得“湖北省教学能手、 咸宁市骨干教师”称号,拥有20年教龄的咸宁市实验小学语文老师张海伦,交出了一份答卷。

2002年,18岁的张海伦从师范学校毕业,她满怀热情来到教育一线。时常身穿一身红衣裳,待人热情奔放,做事雷厉风行,张海伦如同校园里一根燃烧的红蜡烛,以自己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家长、学生、同事的尊敬、信任。

省教学能手经验交流会(访湖北省教学能手)(1)

细心有爱的女老师

刚上一年级的小阳,被母亲怯生生的送到了张海伦的面前。张海伦当时并未发现异样,以为孩子只是有点内向不爱说话。

在一个星期的短暂相处后,张海伦发现小阳在学校总是独来独往,即使班里同学和老师热情邀约,他也不参加集体活动,跟小阳母亲沟通后,张海伦才知道孩子有轻微的自闭症。

面对这样一位来至星星的孩子,张海伦实行“特殊照顾”。小阳不愿意说话时,张海伦便总是蹲下来陪他发呆,小阳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时,张海伦便派出爱心小天使,让同学们轮流陪伴他。在张海伦的耐心、细心陪伴下,小阳终于开口与她交流了,也终于接受其他同学的游戏邀请。虽然小阳仍然话不是很多,但他的笑容却渐渐多了起来。

三年级时,小茉莉从孝感转到了张海伦的班级。小茉莉的父母离异后,独自跟父亲一同生活。班级里,小茉莉不合群,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件小事就向同学大打出手。看到这一切,张海伦没有训斥她,而是以母亲般的爱心关心他、爱护他。当张海伦看到秋天到了,小茉莉仍穿着那件旧旧短短的小衫时,张海伦把自己的衣服披在了小茉莉的身上,了解到因为小茉莉爸爸晚上加班不回家,张海伦便领着小茉莉回家吃饭。在张海伦宿舍里,这个瘦弱小女孩控制不住泪水,一边抽噎一边吃着晚饭,从此也打开了心扉。

张海伦刚参加工作时,在蕲春县大同小学任教。虽然环境艰苦,但一个简单而执着的教育梦让她留在那里。2006年,张海伦进入市实验小学寄宿班。

寄宿班的孩子学习生活都在学校,只是偶尔周末才会回家。没有父母的陪伴,张海伦会更关注孩子们的心理成长,课下经常和他们聊天、玩游戏……让孩子们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有心的张海伦将寄宿班这些爱的故事写了下来,先后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勤奋好学的引路人

追求有效教学一直是张海伦的方向。在教学中,张海伦大胆创新,紧跟时代脚步,采用任务型教学、分层教学和小组协作学习,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对学生们进行发散思维及能力的培养。

从备课、写教案到上课等每个环节,张海伦都悉心研究、精心设计,做到每讲一堂课都“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课中含金,课中有乐”。因为有了充分而精心的准备,勤奋而严谨的治学,所以在课堂上,张海伦挥洒自如,她的课也总能让学生感到充实、新颖、欢乐。

张海伦说,小学语文重在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她比较注重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班级里,她会举行朗诵比赛、辩论赛、课外阅读知识竞赛、作文竞赛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文字、学中积累阅读方法、说中积累表达形式、写中积累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由于曾有农村学校的教学经验,张海伦深深地懂得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于学困生,她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

多少个傍晚,当别人合家欢聚时,张海伦却往返奔波在家访的路上;多少个深夜,当别人进入甜美的梦乡时,张海伦却在灯下修改教案、批改作业;多个少寒冬的清晨,当别人还贪恋着温暖的被窝时,张海伦却早早地来到学校打扫教室。

张海伦研究每一节课,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作深度反思,写下了大量的教学反思案例。同时,开放课堂,开设教学研讨公开课,先后多次在市、区课程实验展示等研讨活动中做研讨课,摸索形成了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德育活动、社会实践等系列学生教育模式。

课余时间,张海伦会苦练基本功,曾获“科城杯”教师、“三笔一画”技能比赛中荣获全能二等奖、“青年教师粉笔字一等奖”、湖北省第二届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展评“才艺特长奖”……张海伦的书法作品也在深圳博物馆展出。

考上华师一附中的学生艾天宝,在日记里这样记录着自己的老师:张海伦老师是位细心、好学的老师,她帮我在语文学习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如指路明灯,引导我走向正确的方向。

孜孜不倦的钻研者

实小浓厚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让张海伦既欣喜又担忧,她知道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可以更快。张海伦在教学中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理想,“不做教书匠,要做一名专家型教师。”

只要学校有公开课,张海伦肯定会到堂,每次听课她都会认真做好笔记。时间一长,张海伦的听课笔记积累了几大摞,里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只有她自己能看得懂的文字。只要一有时间,张海伦就会翻一翻研究研究这些笔记,也因为这些她有了很多的新的教学“灵感”。

在平时的教学中,张海伦经常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作文比赛。张海伦也因此获得了湖北省小学语文素养大赛全能一等奖、湖北省优质课一等奖、湖北省汉字听写大会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

在校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张海伦多次参与年轻教师参赛研讨,和教研团队的每一位教师一起,研读大纲、钻研教材,讨论教学设计的每一步,做好课堂上的预设以及讲课教师的语言、书写。一次次试教、一次次研究,经常加班到很晚,其间她既是参与指导的老师,又是自我提升的“学徒”。

在教学工作中,张海伦逐渐形成自己“清新、朴素、自然”的教学风格。张海伦讲了《画家与牧童》、《孔子拜师》、《跨越百年的美丽》、《风娃娃》等20余节校级以上研讨展示课。她积极参与负责了省级“小学语文有效性习作评价实验研究”、省级“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活动。

鲜花与小草共生,辛劳与快乐共享。她将在教育这片田园里积极探索,勤奋耕耘,不断地学习、反思、改进,让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用爱心与智慧培养更优秀、更阳光的学生,让绿苗更加茁壮,花儿更加鲜艳。

责编:丁婉莹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