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大学》,在上一讲中我们知道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逻辑来源,文章最后还为大家留了一个小小的悬念,朱熹补写《大学》和将“新民”改为“亲民”到底算不算破坏经典呢?

朱熹最后一句名言(朱熹补写大学和将)(1)

朱熹的解释

改字解经,表面上看起来是很大的罪过,这是不尊重古代经典和圣贤的表现。但是在中国古代“训诂”学中有一门学科叫做“音训”,原理很简单:发音相近的字,意思也相近。我们要知道上古时期,文字的起源是语言,任何一个字从出现到定型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一个“人”字,在古代的写法就是五花八门。

所以当一本书是根据读音来撰写的时候,就很容易在流传的过程中变为了与其发音相近的其他字。古汉语所谓的“通假字”,大部分都是这种情况,有了这层理解朱熹将“新民”改为“亲民”,在训诂上就是可以成立的。

朱熹最后一句名言(朱熹补写大学和将)(2)

另外,从《大学》的上下文来看,下文连续引用了三份古籍来解释“新”的涵义,比如我们熟悉的“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古人神奇的认为这是雕刻在商朝青铜器上的铭文,教育人们要不断进步。

但是,这很可能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因为商朝人并不会用铭文来记录没有用的废话,遗憾的是:格言就属于废话之一。于是朱熹说“新民”的“新”是使动用法,意思是把旧的丢掉,那么“新民”就是一个人在“明明德”之后,破除私欲、大放光明之后还要推己及人,让别人也与自己一样。

接下来,如果一个人能够把“明明德”、“新民”做到极致,这就是“止于至善”。到了这个境界,人心便是天理,这才算完成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所有工作。

朱熹最后一句名言(朱熹补写大学和将)(3)

观念的错位

这个操作办法,看起来不是很难。要怎么执行,朱熹也给出了答案“八条目”,一条一条的去学习、修养就好了。但是我们要知道在原本的《大学》中并没有对“格物”和“致知”做出过解释。

朱熹自己补写的内容又充满了争议。所以“格物致知”究竟是什么意思?真的很难讲得清,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那一类问题。按照朱熹的理解:“格物致知”就是说要研究所有事物的本质来获得知识。

朱熹最后一句名言(朱熹补写大学和将)(4)

不过,当我们回归到《大学》成书的年代里,就会知道为什么朱熹的解释会引出如此多的争议。《大学》成书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也就是贵族社会,贵族社会的学问都可以归结为九个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宗法社会里,统治者的个人品德尤其重要,古人认为:上梁不正下梁就会歪,所以才会格外强调“正心诚意”。

这种观念与宋朝的观念完全是相反的,所以那些理学家在这些问题很是纠结过一阵子,他们对于古代经典的解释大部分存在“观念错位”的问题,都是抱着“通经致用”的办法来让经典符合当下实际。

朱熹最后一句名言(朱熹补写大学和将)(5)

“大、小之学”

在宗法社会中,凡是有封地的都叫做“君”,“君”的儿子就叫做“君子”。所以:“君子”代表的贵族,“小人”就是平民。《大学》的意思也就是贵族的统治学问,在朱熹的时代让“小人”去学古代“贵族”的学问,实在是有点勉强,所以朱熹不得不与时俱进,把“大人之学”的概念模糊化。

在朱熹的理论下,无论王公大臣的孩子,还是平民百姓的孩子,从8岁到15岁就要读小学,主要培养的是处理事务的规范,15岁以后就可以学习大学了,大学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朱熹最后一句名言(朱熹补写大学和将)(6)

那时候人的学业是由“事”及“理”的过程。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小学的时候,上课要先问老师好;但是到了大学以后,老师就不再问了,而是要开始研究为什么要问老师好?

好了,关于“朱熹补写《大学》和将新民改为亲民,算不算破坏经典”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两点:第一、朱熹对《大学》的补写和改写,源自于训诂的音训学;第二、宋朝人研究古代经典其实有着观念错位的问题;第三、古代经典的发展方向是“通经致用”。

朱熹最后一句名言(朱熹补写大学和将)(7)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王庶文讲坛”致力于中西方文化、历史、美文、诗词创作,谢谢您的支持。#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