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久经不衰的三国题材

距离CA社旗下的系列作品《三国:全面战争》发售的时间已经很短了,对于这款经历了多次跳票游戏,玩家们其实给足了信心。

毕竟,从现有的实机视频以及预告片中配乐、台词以及种种细节来看,作为“非我族类”的英国人能够做出这样一款作品已经是令人乍舌了。

三国题材可以说是属于我国文化的隗宝,市场上有着无数质量参差不齐的三国题材游戏,但将这个题材在游戏中发扬光大的确是来自日本的光荣。

《三国志》系列追求的历史厚重感与主内政和策略的游戏性,《真三国无双》系列讲究的人物个人以及追求爽快感的动作系统,都深深的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三国爱好者。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1)

其实还有《三国无双》这个黑历史

然而光荣的旗下诸多的三国游戏,却没有一款能够体现那段历史时期中宏大的战争场面的,而这在这战争场面和战术这点上,CA社可以说是出道即是巅峰。

1999年,作为EA打工仔CA社做出了《幕府将军:全面战争》,采用了全3D的视角配合即时战略和回合制混合的游戏模式。

要知道在RTS游戏还是斜角45度视角 2D画面(《红警》、《星际》)的年代,给玩家们带来了这种全景式的战场环境几乎是颠覆性的。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2)

《幕府将军:全面战争》(1999)游戏画面

追溯回千禧年初的国产单机游戏的巅峰时期,比起今天那些三国题材的粗制滥造的页游手游和山寨游戏,在那个时候依然是有不错的三国题材作品出现的。

说道这里顺便提一下“玩法抄袭”的问题,我认为“玩法抄袭”与“换皮”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现在市面有的自走棋类的游戏几乎都是原封不动的“换皮”。

而在那个时候,不少国产厂商会选择借鉴先进游戏的玩法,在其基础上加以创新,就像《刀剑封魔录》有着独有的世界观与动作连击系统,并不是纯粹的《暗黑破坏神》换皮。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3)

可以看到左上角的连击数

同样的三国题材游戏《三国赵云传》也是其中之一,战斗系统看似和《暗黑》差别不大,但其内含的优秀故事和三种独有的武器系统等等也不乏是如今回想起来的一款佳作。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4)

《三国赵云传》

三国群英传

我今天要讲的这个系列游戏也属于这类游戏,《三国群英传》是融合了世嘉土星上的游戏《龙之力量》(1996)与光荣旗下的《三国志》(1989)二者特点打造的策略游戏。

诞生于1998年的初代《三国群英传》在排兵布阵和体现战争的宏大场面这两点上可以说是走在了今天的CA社的前列。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5)

战斗画面

对于在那个时代的我而言,光荣的《三国志》虽然看似有深度但玩法过于“文绉绉”有些枯燥,而卡普空的《吞食天地》也显得有些简单粗暴不够耐玩。

倒是当时还未与万代合并的南梦宫的《三国志2霸王的大陆》有那么一丝印象中三国游戏的味道,直到奥汀公司的《三国群英传》的出现,我心中的三国游戏终于有了样子。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6)

《三国群英传》游戏画面

可以从上面图中看到,《三国群英传》的战斗场面在一张横向的大卷轴的进行,双方可以在战前排兵布阵,不用的阵型存在不同效果,在战斗中和可以随时对部队发出指令。

初代《三国群英传》的兵种相对较少,后续作品也丰富的兵种的种类和效果,加入了类似藤甲兵、象兵甚至女兵等等多样化的兵种,且有着不同的效果和克制关系。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7)

《三国群英传7》中已经很玄幻的各类兵种

这样以集团为单位来操控的部队的战斗方式以及超脱了传统RTS游戏的玩法,跟后来的《全战》系列有那么点相似了。

战斗面板上除了对显示士兵的数量之外,主要是双方武将的面板,不同于较写实的《三国志》,《三国群英传》中武将在战场上的作用也是让玩家喜爱这款游戏的一点。

对于三国,有人喜欢的是其中剧情的百转千回,有人喜欢的是其中权谋的尔虞我诈,也有人喜欢的是在那个时代诞生的一个个几乎被“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三国群英传》提供了这个可以操控和培养这些历史上的名将驰骋沙场的机会,并加入了RPG游戏才有的成长系统。

武将到了一定等级可以获得更高的官职,对应就能学会更多的可以在战场上使用的武将技,在后期的作品中武将技几乎可以在战场上做到力挽狂澜的作用。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8)

《三国群英传3》中的五岳华斩

武将们可以装备不同的武器、兵书以及坐骑,一些像我们熟悉的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方天画戟等知名的武器自然也会被关羽、张飞以及吕布天生持有。

作为君主,玩家也可以把这些武器、兵书和名驹赏赐给其他武将以培养武将的属性以及忠诚度。

《三国群英传》系列一共推出了7代游戏作用,其实二代与三代因为在国内网吧有较高的普及率有着较高传唱度,也是被玩家最认可的两代。

二代与三代一点一滴的在初代《三国群英传》的基础上改进,不断更新出的新的内容,直到四代开始是这个系列的一个分水岭。

首先《三国群英传4》因为其光盘加密技术,传播力大大的低于前几代作品,玩过四代的玩家并没有二代和三代那么多。

再加上当时加入了MOD支持的前代作品,玩家在各种改版中乐此不彼的同时并不会想去尝试售价昂贵激活麻烦的《三国群英传4》。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9)

《三国群英传4》游戏画面

《三国群英传4》一改曾经类似回合制游戏的系统,改成了更像今天《三国:全面战争》一样武将带部队大地图自由行走随时可暂停的玩法,遭遇与收获也会变得更加突然。

二来,与前几作差别最大的地方是从《三国群英传4》开始,游戏在史时的基础上开始加入了玄幻设定,主要体现在新系统火影忍者中忍术一般的“必杀技”和各种“神兽”。

这里也引出了系列的弊端,虽然这是一款综合性很强的三国“爽游”但其的内政部分比起战斗部分和武将培养实在过于薄弱。

虽然每一代就在不断改进内政部分,但比起其他部分的大改,内政部分显得特别没有存在感,无非就是册封、征兵、开发城市、搜索人才宝物,外交与计略可有可无。

在加入了玄幻设定之后,武将的个体能力变的异常强大,又一人之力横扫千军在游戏的后期更是不在话下。

古代神话传说中“龙马”,上古凶兽“穷奇”等神兽可以成为武将的坐骑,“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麒麟等神兽也能成为武将的召唤兽有抵挡三军之神力。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10)

玄幻的战场

这样的设定,让游戏显得有点过于的“超脱”主题,让游戏在后期丧失了调兵遣将,排兵布阵的感觉,纯属神仙打架,成为了系列的“槽点”之一。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11)

Bug兵种“铁人”和朱雀

还有与光荣精美的人物头像相比,《三国群英传》系列的人物头像除了初代的3D渲染版本显得诚意之外,二代的风格迥异与后来的写实风都是可以说是系列的“黑历史”了。

二代采用的是一种漫画风,但是画师似乎有点过于放飞自我,导致大都督周瑜变成了蓝发杀马特,赵子龙将军变成了一张奸诈脸,大将文丑真的已经丑到超脱人类的范畴。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12)

略显鬼畜的二代头像

而三代的写实头像实在过于写实,基本一眼就能看的出是谁来,我就不直接了,找一个对比图你们看看吧。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13)

古天乐“饰演”太史慈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14)

本拉登“饰演”张角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15)

“刘备”“饰演”迷当大王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16)

吴建豪“饰演”马谡

结语

随着国产单机行业的日益衰落,《三国群英传》系列的创新越来越少,五代六代七代几乎看不出是三个游戏,而其中仅有的变化也让游戏变的越来越面目全非。

由于当时的市场原因,这款游戏并没有面向海外发售,对比脱离了EA傍上了动视大腿之后一飞冲天的CA社,宇峻奥汀的结局显得有些凄凉。

《三国群英传》系列与《幻想三国志》系列都因为自身的能力、市场的趋势等多种原因没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沉寂在里历史的长河之中。

2017年宇峻奥汀推出的《幻想三国志》系列的最新作《幻想三国志5》,而且游戏素质平平,剧情老套,评价非常不乐观,连玩家的情怀也消费不动了。

想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却是靠的日本游戏在向国外输出,而偌大的中国市场竟没有一款能拿的出手的三国游戏。

在惊叹于CA社的《三国:全面战争》处处细节的同时,一丝悲哀油然而生,在去年台北电玩节上宇峻奥汀正式宣布《三国群英传8》立项,然后自此以后游戏再无音讯……

从《幻想三国志5》的质量上来看,《三国群英传8》的未来令人堪忧,或许这就是一个系列真正衰退的现实。

当然就像老版《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唱的,岁月带不走熟悉的姓名,我们的记忆中会一直存在着这段三国游戏,这段中国单机最辉煌的历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很久之前的一款关于三国的游戏(这款十多年前的三国游戏)(17)

欢迎关注本号,定期更新各类游戏资讯与原创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