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

河南文化频频出圈

从春晚的《唐宫夜宴》到端午的《洛神水赋》

听听这是不是真正的河南话(还在说河南话土)(1)

从《龙门金刚》到中秋节的《中秋奇妙游》

穿越千年,沉浸式展现传统文化之美的表演

每一次亮相,

就会刷爆各大平台热搜榜,

引来网友直呼:

没看够!绝了!

听听这是不是真正的河南话(还在说河南话土)(2)

而在卫视节目之外,

具有鲜明特色的河南方言

也越来越受到各地人们喜爱。

德云社相声演员岳云鹏,

更是为它起了个名字“豫语”。

其相声作品豫语版《泰坦尼克号》

中那句经典台词

“你看你这个妮儿,长的可还怪带劲”,

让观众大笑之余,也感受了河南方言的魅力。

作为一个河南人,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古老、优雅的河南话,到底多有韵味!

听听这是不是真正的河南话(还在说河南话土)(3)

宋代大诗人陆游说:

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

事实上,隶属于官话方言体系的河南话,一直都是是语言正朔。

《论语.述而》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听听这是不是真正的河南话(还在说河南话土)(4)

什么是雅言?

就是以洛阳方言为标准的语言。

“雅”、“夏”古代互通的佐证很多:《左传》“公子雅”,《韩非子》作“公子夏”;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简《孔子诗论》“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

“雅”、“夏”泛指以中国历代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由此可见,孔子在讲学的时候说的也是河南话。不光教学,他在诵读《诗经》、《尚书》和执行礼仪的时候说的都是河南话。

听听这是不是真正的河南话(还在说河南话土)(5)

而且,明、清以前,河南话一直都是官方通行语。

秦国,李斯(上蔡人)、吕不韦(濮阳人)都是河南人,秦王府盛行的是当时的豫北话,而民间是关中的秦语。

后来李斯等人推行的语言、文字合流,就是以当时的河南话为基础的。

到汉代,河南话成为扬雄《方言》提及的“通语、凡语”。

魏晋南北朝时,《魏书咸阳王禧传》就有关于北魏孝文帝通令“断胡语,用正音洛阳话”的记载。

隋朝时,隋炀帝杨广以洛阳为首都,推广以洛阳为代表的正音和正语。

唐代,标准语也是以当时洛阳、长安两京的方言为基础的。

北宋,定都开封,洛阳为西京,宋代河南方言比唐代略为简化,由于首都的原因,宋代开封洛阳的方言仍为全国通行语。

北宋败于金,中原一带的大量移民对南宋首都杭州的方言产生巨大影响。

金元之后,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北京,但河南方言仍然是通行全国的官话。

明代中期以后,由于明成祖朱棣把都城迁往北京,遂以北京方言取而代之,后渐改以北京方言为标准音。

……

听听这是不是真正的河南话(还在说河南话土)(6)

现在,我们说惯了普通话,很多人就认为河南话土,真的是太误解了。

如果你懂河南方言背后的内涵,你一定就会大吃一惊。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噫(yi)

河南人表示惊叹会说“yi", 土吗?。

很多人没注意到的是,这个语气词是古已有之,表示惊叹等强烈感情冲动。

《论语》里说到颜渊死了,孔子感叹:

“噫,天丧予!”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也说: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听听这是不是真正的河南话(还在说河南话土)(7)

就说人类生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河南话的措辞表达,也可以说是极雅了。

首先是衣。

河南话管脱下衣服的动作叫——"tun”。

很多人一听这个字,就觉得特别村,特别土。但实际上,tun就是“褪”字的古代发音。

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

听听这是不是真正的河南话(还在说河南话土)(8)

这么一解释,是不是就文艺多了?

食,在河南话中,也有文化人摆首弄骚的感觉。

比如饿了这件事,在河南叫“饥”,饥肠辘辘、如饥似渴的饥。

吃过饭不饿了,叫“吃罢饭”,欲罢不能、罢战息兵的罢。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生活中的一饱一饥,都满是深意。

而河南话里,关于住的用词,是最能体现汉语本味的。

比如小房间在河南话里叫做“glo儿”, 可能很多读者都无法读出这个拼音,没错,这是一个古音,其实写作“阁”。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听听这是不是真正的河南话(还在说河南话土)(9)

如果不在房间里,去外面的街上,河南人会怎么说?

mer上。

这个同样不好读的字,其实写作“陌上”。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一个陌字,这就把逛街压马路这一件事,说得高级得不得了。

还有指代南边的“南me” 。

唐代韦庄的《清平乐》有“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的说法;宋朝欧阳修《渔家傲》中也留下“宝马绣轩南陌路”这样的句子。

听听这是不是真正的河南话(还在说河南话土)(10)

再说行,这个事在河南话里,也很雅致。

比如你去“这边、那边”,河南话的说法是这ciang、那ciang, 实际上写出来是“这厢、那厢”。

“我只索坐幽亭梅花伴影,

他那厢还只管弄笛吹笙。

初不信水东流君王薄幸,到今朝才知道别处恩新。”

戏文里经常出现的“这厢、那厢”便是这两个字了。

此外,还有一些不太被人熟知的用语,其实都很有诗意。

比如,河南话里,把船桨叫做“zhao板”。

一听可能会觉得有点摸不到头脑,但当你读到苏轼《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元好问《浣溪沙》“一片青天棹过”的时候,是不是有点明白了?

听听这是不是真正的河南话(还在说河南话土)(11)

还比如蟋蟀这种东西,在河南话就叫“促促”音cyu cyu。

实际上促促便是“促织”的简称。

杜甫诗中就有“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这样的咏物佳句。

“我们在南边的湖里划桨,停在了河岸边上抓蟋蟀”,不过是很普通的一句话。

但是,用河南话翻译一下:

“烟波南陌桂棹分,岸寻促促翠色深”。

这样的诗意,还觉得河南话土吗?

听听这是不是真正的河南话(还在说河南话土)(12)

方言不仅是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独具有特色的文化。

方言形成有其原因,受地域、传承等各种影响,同时,又能体现出地域性格、文化风格等。

就比如,河南人爱说“中”(zhóng)。

这一个“中”字,背后就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渊源。

1、地理因素

大河之南,天地之中,是为河南。

从地理位置上,《周礼》中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为九州之中。”豫州即为河南。

有一种说法(当然这一说法值得推敲)是,“中国”一词的由来就是河南人爱说“中”说出来的。

听听这是不是真正的河南话(还在说河南话土)(13)

出土于陕西宝鸡的何尊

专家在何尊铭文上发现了目前所见最早的“中国”一词——“宅兹中国”

2、历史因素

河南人爱说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河南本身就很中。

河南商丘人仓颉,创造了文字;

漯河人许慎,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开封城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让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里光彩照人;

老子、庄子、韩愈、杜甫、李商隐、岳飞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文人大将,都诞生于河南这块土地上;

孔子当年讲学,用的就是中原官话,而不是鲁国方言;

教最先传到的是洛阳,然后传遍全国;而,道家老子本身更是河南人;

如今,在佛、道、儒三家的传播中,多多少少还能看到河南话的影子。

试问,还有哪种方言,能有如此的底气和厚重?

河南话里的这个中字,也体现了中原文化在整个华夏文明中的中心地位。

3、文化因素

历史上出现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彼此诘难,其发生地虽然广泛,但都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此时,人们不断反思自我行为,“中庸之道”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逐步形成。

何为中庸?

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这和“中”的本意其实是相通的。受中庸思想影响,久而久之中原地区人们的言谈之中,自然就离不开“中”了。

这样一个词也体现出,河南人质朴、忠厚的特点,也体现出中原文化中道而行的特质。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今天的中原文化恰是达到了这样的中和境界。

一个“中”字也代表了河南态度,可谓掷地有声!

有史学家曾说:“五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两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河南”。

这些原汁原味,看似很土的河南方言,若是追溯到它颇有深意的历史源头,你就会发现,其实它是真的酷!

如今,咱河南方言也该支棱起来啦。

活动

碧桂园自2013年进入河南,历时8年,

已进驻全部地市,布局200余项目,

已交付100个社区,超10万户业主。

深耕河南的碧桂园,

努力参与到河南的城镇化建设中来,

致力于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

提供好房子、好社区,

一直以来碧桂园希望与河南的城市

发生更深度的对话。

此次碧桂园联合都市频道、封面河南推出

“乡音起处是家乡”的方言主题活动,

从地域文化出发,

希望能引发更多年轻人对方言的关注和了解,

让更多人了解河南方言,

了解中原文化,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一份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