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和男博士相亲(但是更多人看到的却是这条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1)

前段时间,一组毕业晒娃的照片走红网络,可当人们还在羡慕毕业生带孩子拍摄毕业照时,985高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又猝不及防地出现在世人面前!今天,我们就搜罗了几则关于毕业领证和鄙视链的小故事,不知道年轻的你对于相亲、结婚这事儿,又有怎样的看法?

大学本科和男博士相亲(但是更多人看到的却是这条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2)

那些让人绝望的985鄙视链

目前,高学历人群正面临单身、相亲难等各种问题。有资深红娘称,特别是高学历的人群,更难选到心仪对象的原因是,学历不能少,别的也全要。

他们会说:“我就是觉得这个男生挣钱少”,“户口我也不能放弃啊!”,“我钱都花了,还不能什么都要吗?”

大学本科和男博士相亲(但是更多人看到的却是这条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3)

大学本科和男博士相亲(但是更多人看到的却是这条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4)

图片来源:凤凰WEEKLY

• 985之间也存在内部鄙视链

一个北大毕业的男生看中了一个女孩,照片、条件都很满意,但看到女孩是华东师大毕业的,他觉得学校不好,决定不见。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人们倾向于排名靠前的学校。一些相亲机构,只审核一个人读过的最好的学校;但很多会员会挑“第一学历”,也就是本科读的学校是什么。还有一些中介,只为985、211学校毕业的会员服务。

大学本科和男博士相亲(但是更多人看到的却是这条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5)

• 男生先看年龄,女生先看收入

男生的排序一定是,年轻、漂亮,然后是学历、家庭,收入往后放。女生第一看收入,房车,有没有户口,然后要看男生的学校。有一位复旦男生只想找27岁以下,身高1.65米以上的本校学妹。

男生没有不看照片的。女生有很少一部分会不看照片,只看条件。一些特别有钱的男孩会故意把收入写低。

大学本科和男博士相亲(但是更多人看到的却是这条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6)

• 相亲女性比男性更多

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优质女生是相亲会员更多。

女生不容易找到的原因是女生想要的比男生多。她们先要看经济能力,还需要男生长得顺眼、学历高,有房有车,能挣钱。她们还要安全感,要男生会聊天。

大学本科和男博士相亲(但是更多人看到的却是这条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7)

• 30 岁是一个分界线

30 岁以上的女生不太好推荐,男生会觉得 30 岁一定很着急;年龄大的女生经历很多,hold不住;性格已经定性了;将来可能是大龄产妇。

女生认为男生超过 30 岁收入一定要很高。二十几岁的男生收入在 25 万到 30 万可以接受。一旦到 30 岁以上,她们会觉得 40 万也很一般。如果年薪 40 万,要有房有车,年薪 50 万没房没车也不行。特别现实。

大学本科和男博士相亲(但是更多人看到的却是这条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8)

•能入他/她眼的人往往不会选择他/她

相亲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非常少的人对自己有正确认知。有人会觉得只有这样的男孩/女孩才能配得上我,但相亲后,他们会发现,能入他/她眼的人,都不会选择他/她。

大学本科和男博士相亲(但是更多人看到的却是这条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9)

关于那些令人羡慕的爱情故事

虽然这些鄙视链让许多人愤愤不平,但还有很多人选择相信爱情。比如——

一、水到渠成的校园爱情

“在一起的第1314天,我们去扯证了”

@吴可乐,女,1991年,2017年6月16日领证

“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记起,曾与我同行,消失在风里的身影……”,这是告白的那一天,他给我唱的歌。那天比较晚,教室里只有我俩,他靠着桌子问我,“你愿意当我女朋友吗?”,好像偶像剧,我答应了,然后他凑过来吻了我。那时候,我们已经同学好几年了。

我们的爱情,就像告白那天一样,完全是校园恋爱的样子。上自习、一起吃饭、运动、实习,我俩性格很合得来,在一起觉得特别开心。

真正面临问题,是临近毕业找工作那会儿。虽然都在北京念书,但他就是北京人,也准备留在这儿;我是浙江人,会考虑留哪个城市。我的简历投了北京和浙江两个地方,他认真考虑后,和我提出了结婚

我一直觉得婚姻是人生大事,但我愿意赌一下。工作以后,和一个陌生人吃顿饭、看看电影,然后就见家长、结婚,相比我们认识好几年,岂不是更仓促?我们两边的家长也很支持。2017年6月16号,我们扯证了,那是我们认识的第1314天。

我的观念里,结婚证代表一种决心和信心,可以检验爱情有多深刻,因为有这份承诺,才能更好地相守。他觉得扯证不重要,不过是社会进化中约束人类行为的一纸凭书,保证不了任何事情。但我觉得想要,那他愿意给。

他的爸妈早就为他准备好房子了,我们虽然刚毕业,但现在生活条件蛮好。不过,未来我们还是想奋斗一下,用自己的钱,构筑自己的小家。

大学本科和男博士相亲(但是更多人看到的却是这条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10)

二、“按部就班”的生活爱情

“领完证好长时间,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结婚了”

@林西西,女,1991年,2017年4月1日领证

我的老公是低我一级的师弟。我们去领证结婚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非常不“浪漫”,没有求婚,没有戒指;似乎也非常不“现实”,因为也没有房子。但我俩都不觉得那些东西会影响我们扯证,相处舒服是我们最看重的。

毕业之后我们准备同居,家人朋友都建议先扯证。我们也早就互相认定,觉得个性合适,那就顺便去做了这个事情。在我们学校饺子摊对面的小店里拍了结婚证件照,学校对面不远就是民政局,我们就自然地扯证了。

领了证好长时间,我都没意识到自己是“已婚”的身份。但我俩相处有一点和之前不一样。没扯证之前,我老公从来不让我帮他洗鞋子,觉得不好意思;扯证之后,他终于“放心”把鞋子交给我了。我们相处的感觉,和恋爱的时候没什么差别。

关于未来,我们也认真考虑过。我是四川人,他是福建人,我们都想留北京。我找了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工资低一点,但可以解决户口;他在互联网公司做事,工资会高一点。我们准备稳定下来,过一段时间在北京买房。现在租的房子,是我们实习、兼职赚的钱负担房租,大概3w多,交完就吃土了,但我们没管家里要过一分钱。

大学本科和男博士相亲(但是更多人看到的却是这条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11)

“扯证前有矛盾总让他哄我,现在觉得能忍就忍、能算就算”

@许晓菲,女,1990年,2017年1月3日14时领证

我们算是学长介绍认识的,还算有点“相亲”的意味。吃饭、看电影、告白、见家长,我俩是特别规矩的“按部就班”式相处。

他这个人非常好,人老实,心在我身上,我能hold住,是我理想的样子。唯一一次“不老实”,是求婚时候的惊喜。那天我冲他撒娇说“你怎么从来没送过我花呀?”,他回答“你那么漂亮一定有人送”。我们正在学校散步,有个小师弟突然走过来送给我一束花,说“师姐,你好漂亮,送你一朵花”。从学校的西门走到东门,一直不断有人送花。就在那一天,他向我求婚了。

我俩之间有蛮多小问题。比如,我是贵州人,他是山西人,我们在生活习惯上有很多差异,但一步步都走过来了,现在水到渠成去扯个证罢了。

扯证之前,我俩有点小矛盾,都是他哄我、宠着我;扯证之后,我会觉得两个人要走过那么漫长的一生,应该留点空间给彼此,对他的一些小习惯,能忍就忍、能算就算。这算是我们扯证前后最大的变化了吧。

我们都彼此见过家长,家里也支持我们在一起。我们以后准备留在北京,现在他已经拿到了北京户口,我们家里资助在北京也买了房子。我们准备明后年要孩子,我还想出国再念个书,准备在国外生孩子,我老公那一年就不工作了,陪我去生孩子。关于未来比较大的几件事,我们都有认真规划过。扯证不是一时冲动,我们早就准备好了。

大学本科和男博士相亲(但是更多人看到的却是这条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12)

三、疯狂唯美的青春爱情

“我们见面的第二天就买了情侣装,瞒着我爸妈领了结婚证”

@江黎,女,1996年,2017年1月领证

我在感情上不是传统的类型,一直都喜欢比我大的、成熟的对象。可能和我的家庭有关,小学的时候我爸妈就离婚了。我老公是1983年的,比我大13岁。严格来说,我们不算“毕婚族”,领证的时候,我大三。

我们是在工体的一个酒吧认识的,那次我喝多了,吐到几乎不省人事,躺在洗手间的椅子上。他的朋友开了一个卡座,给经理钱,让经理把我带到他们的座位那边。模模糊糊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一直靠着一个人的肩膀,嗯,就是我老公。他给我吃解酒药,陪我聊天,第二天早上把我送回了学校。前一天喝多了,我的口红丢了;隔天他又带我去西单那边买了口红。那是我们认识的第二天,他买了情侣装。

很快我们放暑假了,我家在天津,而他在北京。每天下班后,他几乎都开车来找我,经常给我买零食。两千块的零食,我一晚上就能吃完。时间久了,我越来越喜欢他、离不开他。

扯证的时候,我没有紧张、害怕,是我主动提的,当时好像是说“我们去领证吧,我跟你求婚,要我吧”;领完结婚证,我只有一个感觉,“他以后是我的男人了”。

后来,我把他带回去看我家人,开始没敢和家里说已经领证。他会陪我外公下象棋,给我妈妈买净水器,带我弟弟玩王者荣耀,家人说,“感觉我们家里又有个男人了”。相处久了,跟家人说我们扯证的事,家里也都支持。

他是公司高管,财务自由,是老北京人、有房子,经济上我们不用太担心。他在我心里是一个高大的爸爸形象,我和他在一起特别有安全感。以前我比较自私,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他会教我很多东西,让我一点点去面对外面的世界,而不是把自己包裹起来。

明年的5月26日,是他的生日,我们看过黄历,也是良辰吉日。那一天,我们准备办结婚酒席

大学本科和男博士相亲(但是更多人看到的却是这条985学校毕业生相亲鄙视链)(13)

看了他们的故事,你还会相信爱情吗?

欢迎在评论区和小编交流哦~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内容整合自微博、中国新闻周刊、新世相微信公众号

本文编辑:张宸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