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人 律己宽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意思是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用宽宏大量的胸怀对待他人、包容他人,即《增广贤文》中所强调的“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古代人如何选官员?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古代人如何选官员(古代官员如何律己宽人)

古代人如何选官员

王树人

律己宽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意思是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用宽宏大量的胸怀对待他人、包容他人,即《增广贤文》中所强调的“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宋代陈亮《谢曾察院启》中,有“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之说,可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最早说法。中国古代官员历来讲究恕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不少古代官员的处世哲学。

吴隐之饮“贪泉”之水而不贪

据《晋书·良吏传·吴隐之》载:隆安中,吴隐之赴任广州刺史,经石门,“有水名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吴“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就任后,吴“清操逾厉”。

晋代时,广州是个十分偏远但又十分富有的地区。此地出产奇珍异宝,为官一任,只要稍稍带上一些回来,便可受用不尽。因此,大多数官员往往都是为了搜刮民财才到那里去的,担任广州刺史的人,一般都有贪赃枉法的行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晋安帝下决心改变这种局面,就特意任命当时以廉洁著称的吴隐之为广州刺史。

吴隐之奉命去广州任职,在走到离广州还有二十里的一个名叫石门的地方后,看见有一泓泉水,便跳下马,想喝一口泉水。正当他要举瓢舀水时,一名老者走上前来劝他不要喝,并告诉他,这泉水名为“贪泉”,传说不论是谁,只要喝了“贪泉”的水,都会产生贪得无厌的欲望。吴隐之听了,哈哈大笑,对周围的人说:“我不相信这样的传说。我来上任,一路上见到了许多的奇珍异宝,我已经知道了为什么官吏越过五岭就会丧失清白的原因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节操,就不会为之所动,又害怕什么贪泉之水呢?”说完,他连饮了三瓢“贪泉”水,并吟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诗的大意是说,古人说喝了“贪泉”水,就会变得贪得无厌,这话并不可信,如果给志趣真正高洁的人喝了,他仍然是不会变心的,表明自己要像商末的伯夷、叔齐一样,坚守节操,决不变心。

在广州任上,吴隐之确实实现了他的诺言。他为官一尘不染,甚至比在其他地方为官时更加清廉,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平时,不义之财,一文不取;一日三餐,仅食蔬菜和干鱼。任满以后,吴隐之从广州返回京城时,随身带的仍是自己上任时所带的一点儿衣物等。他的妻子带了一斤沉香,这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吴隐之见到后,马上把沉香抛到了河里。回京后,朝廷对他的廉洁奉公十分赞许,加封他为前将军。

后来,人们就依据这个故事演绎出了“饮泉清节”的成语,常用其指廉正清白的节操。

娄师德不计前嫌举荐狄仁杰

据宋代王谠《唐语林》载:“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这则故事说的是,有一次,女皇武则天单独召见宰相娄师德,问娄师德有没有可以推荐担任辅政大臣的人选时,娄师德未多考虑,就极力举荐了狄仁杰。武则天采纳了娄师德的意见,把当时还在外地的狄仁杰召回京城,和娄师德一起担任宰相。

狄仁杰当了宰相后,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当上宰相是娄师德举荐的;相反,他心中倒是总记着过去和娄师德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而且还因为自己不久前遭到过一场政治迫害,总怀疑是娄师德在其中起了不好的作用,所以就经常在武则天面前说娄师德的坏话。

因为狄仁杰总说娄师德的坏话,时间长了,武则天感到有必要和他“摊牌”了。于是,有一天,当武则天同狄仁杰闲谈时,就非常随意地问狄仁杰:“你说娄师德的品德好不好?”狄仁杰马上话里有话地回答说:“他带兵守边时,有过战功。品德好不好,我是不很清楚。”武则天又问:“他能发现和举荐出色的人才吗?”狄仁杰说:“我和他在一起,没有这方面的感受。”武则天听罢,哈哈大笑,然后说:“你能当宰相,正是由于娄师德的举荐呀!依我看,没有比娄师德做得更好的人了。”随即找出了娄师德的举荐表,让狄仁杰过目。

狄仁杰听了武则天的话,看了娄师德的荐表,吃惊之余,又非常惭愧,欲引咎辞职,没有得到武则天的允许,于是感叹道:“娄师德的度量这么宽大,一直容忍包涵我,自己却从来没有骄矜的表现,我比娄师德差远了!”

从此以后,狄仁杰就主动接近娄师德,共同辅佐武则天管理国事,二人还曾一同率兵北上抵御敌兵。

子思劝卫侯宽以待人

据《资治通鉴·周纪》载:“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这段话的大意是,有一次,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苟变的才能可以当大将,让他统领五百辆车作战,他一定能完成任务。”

卫侯回答说:“是的。我也知道他有大将的才能,是个好将领。然而我听人说苟变在做收税官吏的时候,有一次到乡下征税时,吃了老百姓的两个鸡蛋。因为有这个污点,所以我才一直不用他。”

子思听了卫侯的话后,对卫侯说:“原来如此啊!我的想法是,为人君者应该宽以待人,尤其是对有才干的人,应当取其所长,弃其所短。苟变即使真的吃了老百姓的两个鸡蛋,这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呢?我听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选用木料一样,就像几个人才能合抱的那种很粗的杞梓,不能因为它有一小块腐烂的地方就把它扔掉。特别是现在正处在战乱不息的时期,您应当选择那些有真才实学、能执干戈来捍卫国家的武将,来充实国家军队的力量。怎么能抓住两个鸡蛋不放,而扔掉一个真正能捍卫国家的大将呢?这件事,千万别说出去,我想若是让相邻国家知道了,会笑您气量小的。说不定还会导致人才外流呢!”

卫侯听了子思的话,一再拜谢,并说:“我接受你的指教。今后一定宽以待人,并起用苟变。”

(据《领导之友》)

,